第133章 高先生眼中的泰安 - 晚清风云 - 青木双翼
冬季作战,行军就是训练,青龙白虎四军扩充,并不是均衡的,新任中郎将段一山和陈道有优先权,确保两军各一卫有他们想要的兵勇,缴获火枪也多集中于两军之中,各有火枪四千五。
玄武成为俘虏营,除了大小将领外,没有任何原来的玄武兵丁,一些人被神风要了去,那些曾经个人很厉害的兵勇,全部抽调出来,成立了亲兵卫,周林山兼任这亲兵卫指挥使,实际上由副指挥使韩鹏负责,另有原朱兰十二亲兵女护卫陈玲也为副指挥使,统领两营女兵,专门负责刘奇和何涴婧的安全,亲兵卫仍然是每都只有六十五人,每营两都,不设团,亲兵卫有十营,总计有一千三百多人。
重新整编的玄武编制和青龙白虎一样,只是不满员,类似的还有朱雀,考虑到朱兰这些亲兵女护卫一直忠心耿耿,且能力也没差多少,中郎将仍然由武香担任,其余罗小菊为副中郎将,殷芳为参军将,也是身居要职,朱雀特殊之处便是有女兵,共计有一团人,贾兰冬统领,这女兵团下,有一营骑兵,这也是和其他团不一样之处。
整编之后的破虏军按照刘奇要求,以战代练,朱雀由武香亲自统领,前往宁阳接替鲁忠,她们下一步的目标,是汶上。
玄武则由副中郎将孟云海北上接替潘清,做出进兵东昌府的举动,白虎全军前往泗水方向,一来是和鲁忠汇合,做些局部调整,二来是是给苏长水一些压力,三么,便是图谋沂州府。
只有青龙暂时无事,段一山等潘清返回之后,前往莱芜操练,等待出兵青州府的机会。
泰安城则有兰婧寨五百新兵协助神风、神火把守,归亲兵卫统领。如今神火手上也有四十多门火炮,就是数千人突然来攻泰安,也是不怵的,何况泰安城外,还有追了杨寿山一路得意洋洋的方大虎。
那日击败杨寿山后,留在黄坡的方大虎真真让杨寿山痛苦,他让协助他的五百兵丁负责盯着杨寿山,自己带着神风该吃吃,该睡睡,时不时在杨寿山手下兵勇射程之外露个面,溜达一通,让杨寿山寝食难安。
在耗了三日之后,杨寿山熬不住了,这样下去,饿死都是可能的,不得已,杨寿山只得寻找那马匹难过的小道,朝历城退。
方大虎也不傻,并未在山里和他周旋,而是沿着大路也朝历城而去,过了泰山余脉,杨受成还是得出山,为避免被方大虎冲击,他不得不化整为零,其结果便是有几哨兵丁被方大虎一通好砍,生生让他又损失了三四百人。
直到快到那柳埠镇,神风才收兵回去,也让历城百姓慌乱些时日。
如今方大虎升任中郎将,号称三卫骑兵,听听就吓人,当然了,他没那么多骑兵,搜刮几县能用马匹,从其余四军弄来些人,方大虎勉强凑够了两千多人,他和那亲兵卫设置有些相似,团以下不设营,每团骑兵有五都,全卫共有三个团,十五都骑兵,加上马夫后勤人员,和三都斥候,也是有些模样的。
整个神风骑兵在泰安城外东、北、西三处驻扎,神风军衙门设在泰安城外东十里河,原来清兵的宫里汛、尧山汛也由神风把守,其目的不设防御,而是警戒。
十二月十日,重新整顿后的破虏军开始了冬季扩张计划,通讯不发达,元帅府也只能看结果,不管过程。而那苏长水在攻克济宁州之后,本想歇息些时日再图兖州,此时嵩武军再败消息传来,生怕刘奇和他抢兖州,不得不顶着寒冬,朝兖州进发。
军事上有计划,刘奇便能够把心思放在他治下的泰安府,和苏长水合作带来的弊端也有,不管有意无意,那曹州军都将无用的流民往泰安府赶,好在鲁忠打宁阳有收获,上一年宁阳刚建了永丰仓,存栗七千余石,算是解了些燃眉之急。
不过这赈济也不能白给,正好破虏军急剧扩充,需要军服,刘奇将各县布料搜刮一空,交给流民缝制衣服,他希望兵进济南时,又是一支整齐的大军。
或许是看到破虏军势力越来越大,朝廷进剿无望,曾经一度观望泰安府本乡本土的人也不再生事、不配合,最为典型的,便是鲁忠兵抵宁阳,宁阳县令开城投降,那些乡绅大户也清楚刘奇在泰安的做法,居然主动来交了银钱,一些从泰安前往兖州,因苏长水攻打济宁州,又退回宁阳的泰安人,也来找鲁忠说回泰安之事,本因刘奇造反,整个南路少有人往来的大路,在这个严冬却有些热闹,大车将曾经交了离境费的人送回泰安城。
在泰安四处游荡的章高元便看到这奇异的一幕,让他感觉不可思议的是,兰婧王府出了通告,交钱离境之人,可向泰安县衙申报,再得到原有邻居作证后,可领回本已被收归兰婧王所有的自家宅院,缴纳的离境费也可领回一半。
只有心怀天下之人,才会注意到这些东西,不会因为蝇头小利,而不顾后果,若是这些大户人家,读书人也归心,章高元觉得大清朝江山怕是不大稳当了。
那日在济世医馆仓皇逃离,章高元觉得很没面子,何涴婧的做法在他眼中不但有失身份,而且有伤风化,可静下来,他忍不住还是又去了济世医馆几次,当然,不敢再去后院触霉头,在前院,看那梁从给人瞧病。
梁从和徒弟早就从儿子那里知道他是谁,只要他不捣乱,梁从也不管他,只是章高元忍不住,会在梁从休息时候和他搭讪,话语中隐隐有探听他对何涴婧在后院做那些事的看法。
听他口气中总是带着不屑,梁从也忍不住了,讥讽他是大老爷的同时,也将何涴婧的一些事情和他说了。
听了梁从说的,章高元才明白,他真小看了何涴婧,可以说破虏军一半的天都是她顶起来的。
其实破虏军几员大将也知道,没有何涴婧,现在的局面要大打折扣,破虏军越来越强,何涴婧占了一半功劳。
段一山和陈道就清楚,他手下不少兵勇,是为何涴婧打仗,自从在兰婧寨第一次照顾伤兵,第一次给阵亡兄弟下跪,何涴婧便将此事作为她自己重要的一件事,她知道,大哥有时候不能表露出仁慈,这怀柔的一面,只有她来弥补。
第一次守城之战,何涴婧虽说受伤了,但并未忘了此事,她包扎好伤口,便不顾彭起反对,带着武香她们一起照看伤兵,当看到她受伤之余,仍然指挥着一众女兵,给伤兵清洗包扎,当看到她又一次给阵亡兄弟下跪时,很多新加入,或者说被迫加入的兵勇便下了决心,要誓死追随。
曹州降卒、嵩武军降卒,也是这样被何涴婧征服的,曾经以为自己不过是低人一等的俘虏,然而,他们受伤被送回泰安后,依然还是得到何涴婧的照顾,战死的,依然得到何涴婧的拜祭,也许在一些人眼中,这不过是做戏,但更多人吃这一套,伤了,王妃娘娘会带人来照看他们,死了,王妃娘娘会记得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