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成亲和继承爵位 - 穿越大唐之变化 - 白发苍颜五三
第五章、成亲和继承爵位
永徽元年开始了,去年开的冰店收益很不错。不但热天时候生意火爆,就是天冷下来了也还有人吃个新鲜。各种加糖加奶加时令鲜果干果的刨冰冷饮最对有钱人胃口了。所以去年除了扩大店面外,孙悠然还分到二百贯股红,按这年代的购买力,算起来也是大生意了。还有程家用新法子炒茶获得好收成,给孙悠然送来了丰厚的礼品。单是这礼品就够孙家种几年地了,可见程家去年过了一个肥年。也可见这年代的奇怪思想:看不起行商的,又都因为利益暗地里行商;所谓的重农轻商,又是重视商业轻视商人,而且商税轻,农税就高得多,好像越重视就越要压榨一样,搞反了对象;而明明土地出产少,大家还一窝蜂的大笔投资地产,也不管多少年才能收回成本,处处体现着矛盾的行事作风。相对来说孙悠然打算在江南和岭南投资地产算是低投入高回报了。就这还是受古人思想奥义的影响,打算多打几处根基,就算以后孙家在京城混不下去了,到江南岭南去也饿不死。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就好像崔家等百年大族一样,你倒了他上,总有子嗣流传下来,而且站在高处。当然,孙悠然来自后世,不打算学现在流行的分家方式,也不打算娶妾,以后分家就大致公平点算了。这一思量,以后还得再分家前弄出一部家规出来以适应新的财产分割。不过现在还早得很,先考虑眼前的事情吧。赶在春忙前,先将地窖挖出来再说。
本来孙悠然家庄子上农户就不少,这两年又有些新加入的,再加上新式犁的运用,相对就多了。有了这么多庄户,就要好好用起来。去年在庄子边上建石灰窑和砖窑,除了卖一部分外,都是庄户自己用来修补自家的房子了,这也是去年冬天没有开建其他项目的原因。今年趁农闲庄户没事做,招集起来在坡脚把地窖挖好再说。地窖一可以藏酒;二可以大量储藏其他东西,要知道这年代保鲜手段太差,而如果弄出保险技术,是一注大财源;三孙悠然现这年代木耳非常稀少且贵,都是当做补药来卖的。如果在地窖里种木耳成功,同样是一个好点子。
跟李湖讨论过后,说干就干。庄户是非常积极的,主要是这两年农闲时候主家时常有项目开展,庄户的收入与往年相比不可同日而语,加上庄稼丰收,养鸡养猪,日子过得比自耕农还好,都快赶上小地主了。有事情干就有收入,甚至附近庄子的庄户和自耕农都趁农闲来挣点口粮或者挣两钱补贴家用。
老管家赵伯有几十年丰富的从业经验,最近两年有在各种项目中管理水平再一次得到提高,分派起来得心应手,都不用孙悠然在旁边插嘴了,最多就是对地窖设计提一点可行或不可行的建议。
府里下人了解了地窖的容量后,都突然更积极起来,办事度明显提高,走路风风火火。就连李湖带来的两丫鬟都时不常的往跟前快走过。一下子好像让孙悠然到了传说中****时一样,就差一个放着激昂革命歌曲的大喇叭了。
孙悠然问李湖道:“大家好像打仗一样,怎么回事啊?”
李湖抿嘴笑了笑才道:“都希望分到地窖干活呢,前两次鱼塘那里和饲料作坊派过去管事的都是表现好你指派过去的。在那边不用像在府里那么多规矩,还清闲,工钱高,出去也体面。这次地窖挖得大,都知道肯定有新活干,就算不当管事,打杂也行。那里比鱼塘和饲料作坊干净,也比在府里洗衣扫地好。都盼着能去呢。”
孙悠然恍然大悟道:“怪不得老是从我跟前过呢。这样,你来安排去地窖的人,叫他们不要老是在我跟前晃。”
府里现在供奉增加了好几个。护院里两个高手转成了供奉,兽医成了供奉,铁匠木匠也因为孙悠然时不常做些新玩意各有一个技术高的成了供奉,加上原有的管家、账房、医生,现在有五个供奉了。供奉当不上,但下面的管事,或者跟着供奉当学徒又或者从新学一门手艺是大家非常向往的。当了管事拿高待遇、体面不说,就算会一项手艺也拿高工钱。而端茶倒水扫地洗衣这些是没有前途的。
相对来说先前开展的这些项目对男仆人好,打铁木匠兽医学徒都是男的,女的最多的是跟着医生学医,那这次地窖就紧女的来,反正地窖是平挖进去,搬运都用车。孙悠然决定道:“那这次就先紧丫鬟来,女娃心细,正合适尝试种木耳、做罐头这些。反正挖地窖用不了这么多人,就再弄一个小蒸酒作坊。”
蒸酒作坊孙悠然本该早想到的,后世穿越小说中回古代高价卖蒸馏酒的段子不少。可孙悠然得到的这身体还小,还没有尝过酒的味道,要不是这下灵光一闪,还不知什么时候才想起呢。
相对来说,蒸馏酒在这年代是一个好明。不但可以卖个好价钱,多次蒸馏后还可以用来给伤口消毒,就算是达不到后是标准,但在这个没有双氧水的年代,也是伤口消毒的好东西了。而且烧时还可以用来物理降温。还可以泡药酒。在医疗上应用广泛。
而蒸馏这个方法很好,很强大,如果摸索出来蒸馏石油的方法,那不但有沥青路可走,还能让军队战力大增。想象一下,如果在攻城或者守城的时候,一顿烧烤盛宴怕是立刻浇灭敌人的对抗之心,俯称降。
这一散思维,孙悠然突然现这个远远越其他民族和地区的古代文明最不缺的是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最缺的是科学家。这是非常奇怪的事情,远古时候,那些明家改变着这个民族的生活,甚至都成了神话人物,比如有巢氏、燧人氏等等,可从什么时候起搞明成了奇技淫巧?搞明靠没有文化的匠人摸索。可以说中国整个封建社会,明末西洋文化传入中国后,才有徐光启等重视技术的革新和系统阐述,可惜也仅仅是昙花一现,明朝灭亡了。再就是清末李鸿章等。其他时间,上位者、有文化的精英,就算认识到技术的重要性,也放不下身段去操此贱业。于是,中国成了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侏儒。虽然形成了其他民族无法比拟的巨量文学成果,可技术上渐渐落后了,甚至越拉越远。后世只好四大明这些仅有的成果大加赞扬。而四大明,没有一个是文人明的。改进造纸术的是蔡伦,文人最看不起的太监;活字印刷术是毕升,一个祖上来到中原的少数民族栗特人,是在印刷作坊做工的。火药是道士弄出来的,宋朝用火药却添加无数没用的东西。就算文官曾公亮等编撰《武经总要》收录了火药武器,却也是照本宣科。就算不是照本宣科,有改动却没有改进。指南针同样与文人无关。整个封建社会就算从秦朝开始,到清朝灭亡结束,培养了多少读书人,如果这些人中哪怕有半成从事明创造这些奇技淫巧,就算没有系统的物理化学,中国也不会堕落到一败再败差点灭亡。
这下,孙悠然也不知道应该为自己后代有了自己留下的物理化学而能一直富裕的延续下去而高兴,还是为这个走入歧途的民族悲哀。反正走一步算一步吧,自己只是一个后世流水线下来的产品,智商一般,情商一般,知识储备一般。从军不是被敌人杀死就是被自家老大下令弄死,从政就算不扰乱民政,也会被政敌弄死。
李湖等孙悠然清醒过来,才轻声问道:“怎么了?”这一会儿孙悠然沉思的时候,脸上表情变换,脸色也差。
孙悠然摇摇头道:“想起一些不好事情。也没什么,你去忙吧。”
经过讨论,蒸酒作坊就建在府里原有的院子里,但要改造一番,而蒸馏器也要木匠铁匠共同完成。这比挖地窖快得多。六七天时间,蒸馏实验开始,早就购买回来的廉价低度酒原料倒入锅里,实验开始。火不能烧大,酒精沸点比水低,要小火持续加热。经过几次对比,算是找到了有效的蒸馏方法。然后就安排蒸酒人工继续,孙悠然还要安排泡药酒。孙悠然只知道几个简单的药酒方子,这得益于前世村里老人的教授。把药材按方子弄好放入烈酒中,再密封。新地窖还没有挖好,就搬到老窖中,没有泡药的也同样放入老窖。毕竟原料是买的刚酿出来的新酒,烈酒刚蒸出来暴烈,后世名酒都要经过窖藏。比如茅台要窖藏十五年,泸州老窖更长,六十年。说来当时村里喝的酒都是刚酿出来的,按国家白酒标准,是真真的假酒,国内的白酒标准用的是泸州老窖的标准。
新地窖完工,春种结束,亲事就摆上日程了。这一下都忙起来了,孙悠然要接受结婚程序的训练,李湖也要回去准备。说起来,孙悠然和李湖算是这年代最坏规矩的一对了。虽说民风开放,但成亲前男女也只是时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