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请仙女来助兴 - 渔色大宋 - 阿巽

第646章:请仙女来助兴 - 渔色大宋 - 阿巽

  徐子桢家的院子很宽敞。从门口到正厅的地面铺着齐整的长条青石。用水洗得锃明瓦亮几乎照得出人脸來。宾客们來到院里分两边站定。俱都好奇地张望。可是沒见有什么新鲜东西出现。

  厅门内一个老者笑吟吟地走了出來。行走间身形稳健。眼中精光熠熠。脸上虽有笑容但不怒自威。这就是今天的唱礼官。现任开封府留守的宗泽元帅。宾客中有认识他的顿时大感惊讶。

  “宗元帅居然是今日唱礼官。”

  “嘿。徐子桢面子不小哇。”

  “嘘……看看还有谁在。瞧这阵势怕是小不了。”

  徐子桢转身对出來的宗泽拱手道:“宗元帅。今日可着实辛苦你了。”

  宗泽故意作不快状:“子桢老弟如此生份。莫非在嫌弃老夫这忘年交不成。”

  徐子桢赶紧赔罪:“不敢不敢。我的意思是宗老……哦。老哥舟车劳顿。兄弟实在是不敢劳动你。”

  宗泽武将出身。性格爽快无比。朗笑道:“好了。老夫与你耍笑罢了。吉时已到。莫再耽搁了。”

  “好。那就辛苦老哥了。”徐子桢也不再客套。整了整衣襟站好。

  宗泽神色一肃。喝道。“火來。”

  两侧厢房的门忽然打开。从里边快步奔出几十个人來。从身上的打扮來看居然是应天学院内的学子。这几十人脚步整齐迅速來到院中。接着分成两队左右站立。背挺得如标枪般笔直。

  宾客们正在莫名其妙。宗泽又喝道:“预备。”

  几十人手里全都持着一根长约丈许的棍子。听令齐刷刷地插入面前地上青砖的缝隙中。

  “点火。”

  又一声高喝声中。几十人同时吹燃火媒。往棍子头上点去。然后在宾客们诧异的眼神中。那一根根棍子的顶端居然爆出了一朵朵绚烂之极的火花。他们又同时闪身后退隐起。象是从沒出现过一样。

  众人这才发现每一根棍子原來都是特制的烟火。相隔的距离也似是丈量过般的精准划一。从大门直排到厅门。中间隔出一条宽约两丈的通道出來。

  火树银花。几乎每个人心中都想起这个词來。由于火药的严格控制。大宋朝的烟火不是寻常人家能燃放的。因为不是想买就能买到。可是徐子桢有的是办法。学院里有理工系。做的可不就是这个么。

  宾客的情绪已被渐渐提起。就在这时宗泽又高声喝道:“乐起。新人入场。”

  只听一阵如山泉流淌般的清澈音符响了起來。紧接着清越嘹亮的笛声穿插其中。间中还有低沉的鼓点敲击着。

  所有宾客全都怔住了。因为他们谁都沒听出來这是首什么曲子。这首曲子很是怪异。不论是古曲还是时下的曲风都与之大相径庭。而且众人听着并不觉得有多好听。可奇怪的是。这样的曲子这样的穿插演奏方式。偏偏让人觉得在这样的场合下简直无懈可击。太合适了。

  他们当然沒听过。因为这是德国人门德尔松的《结婚进行曲》。这首本來该是管风琴演奏的曲子可是离现在还差好几百年时间呢。

  砰砰砰。

  大厅的其余几扇长门同时大开。众人终于发现了曲声的出处。只见厅内正门左右各排列着十几名女子。面容秀丽气质高雅。身上穿着清一色的袭地白裙。手中或捧琴或抚笛。长发飘飘衣袂翩跹。从院中望去竟象是数十个仙女下到了凡间。给人一种仿佛置身于瑶池之中的错觉。

  “來了來了。新妇來了。”

  不知谁叫了一声。宾客们的视线齐齐向大门转了过去。只见从门口婷婷袅袅走进三个身穿大红喜服的女子。鸳鸯衣红鸾裙。头上珠翠金簪。脸上抹着胭脂涂着唇红。眼中闪着娇羞之色。又有明显压抑不了的喜悦之情。

  满堂宾客顿时哗然了。徐子桢不是同娶两人么。怎么成了三个。而且这小子也太过无视礼法了。新妇尚未拜堂。竟然不顶红盖头就这么走了进來。

  徐子桢岿然不动。依旧笑吟吟地站在厅门外等着。眼前不远处三个新娘。中间的是高璞君。左手边的是温娴。而右手边的则是寇巧衣。

  早在上次与莫梨儿成亲时他就想过给寇巧衣一个名分。并且婚礼也是必不可少的。可是直拖到了现在。不过他特地隐瞒了起來。只暗中跟莫梨儿还有苏三商量了。就在今天下午寇巧衣还忙里忙外时。苏三忽然出手将她抱住。然后笑嘻嘻地拖进了屋里。不管她怎么喊叫讨饶。跟莫梨儿林朝英一起给她换了喜服弄了喜妆。给了她一个天大的惊喜。

  寇巧衣等这一天已经很久。虽然她心里只求能跟在徐子桢就足矣。可天下沒哪个女孩子不希望自己有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沒个热闹华丽的婚礼。她也不例外。

  望着厅外笑望着自己的徐子桢。寇巧衣心中感动之极。眼泪即将不争气地流出。脚下也有些颤抖。一不小心比高璞君和温娴快了半步。

  高璞君扑哧一声轻笑。低声道:“巧衣妹妹。脚下缓着些。莫忘了徐子桢与我们说过什么。”

  寇巧衣顿时惊醒。啊的一声轻呼俏脸已涨得通红。刚才不经意的举动显得她好像急不可耐地想要嫁人。那可得有多丢脸。她赶紧低下头。尽量与高璞君温娴的脚步一致。这么一紧张眼泪倒收住了沒流出來。不过很快她又抬起了头。因为她想起临出來时徐子桢吩咐她们的话。

  “记得抬头。哥会请仙女來助兴。”

  高璞君对徐子桢的话嗤之以鼻。温娴将信将疑。可寇巧衣却坚定地相信徐子桢所说的话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