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章:这就是皇宫 - 渔色大宋 - 阿巽
真是好的不灵坏的灵。徐子桢猜对了。赵桓果然是來找他进京的。只是來的这位钦差让徐子桢沒想到。居然是有一阵子沒见的信王赵榛。
赵榛一进门就笑道:“徐大哥。多日不见。你可好。”
徐子桢又惊又喜迎上前去:“殿下。怎么是你來了。”
赵榛佯作不快道:“小弟称你大哥。可大哥却唤我殿下。莫非不愿与我交这朋友么。”
堂堂亲王放低身段跟自己交朋友。况且徐子桢一直对赵榛的印象不错。这个年轻王爷一点沒架子。学问好不说。而且性子也爽直得很。当初自己刚到应天学院时被秦松阴了一把。多亏他出手相助才免了一劫。这事徐子桢一直都记在心里。
徐子桢本就不是矫情的人。大笑道:“胡扯。你这朋友我交定了。是我一时错口。呆会儿当哥哥的自罚三杯。”
赵榛干笑一声:“恐怕这酒得先寄下了。圣上说让你即刻入京。今日多晚都等着你。”
徐子桢顿时毛了:“我靠。今天是中秋。我这一大家子都已经等着吃团圆饭了。这当口让我赶去汴京。”
赵榛苦笑道:“哥啊。你当我想來当这恶人么。沒辙。您还是赶紧收拾收拾随我上路吧。”
徐子桢不吭声了。皇帝发话金口玉言。就算他再怎么鄙视赵桓也不敢明目张胆的抗旨。只得郁闷地回进厅里。跟众人交代了一声。厅里一下安静了下來。他们和徐子桢不同。对御旨不敢有丝毫违抗。只是好好一顿团圆饭少了徐子桢。谁都心里不舒坦。
未时将过。天色随时都会黑下來。从应天府快马疾驰到汴京怎么都得几个时辰。估计见到赵桓时都该是子夜了。
徐子桢心里很郁闷。去年是自己來到这里后的第一个中秋。可却是在跑路中度过的。本以为今年能过了。结果还是在跑路。这他妈……回头见着赵桓非得狠狠敲他一笔银子才解气。
温娴在一旁微蹙眉头沉思着。随即來到徐子桢身边。与他低声耳语了几句什么。徐子桢本还一脸郁闷。可听着听着神色忽然变得轻松了起來。甚至是愉悦。等温娴说完后忍不住抱住她狠狠亲了一下。随即哈哈大笑着出了门。
三匹马驰出了应天府。沿着官道往汴京而去。徐子桢只带了个苏三。这是苏三自己要求的。因为当初真定府的知府和守将都是梁师成的走狗。金兵杀來时他们连抵挡都沒抵挡一下就弃城而逃。苏三的两个兄长就是在那次永远的离开了她。所以在她看來这笔帐自然要算在梁师成头上。
……
赵榛的马是上等御马。徐子桢的小白菜更是不差。就连苏三骑的也是大野亲自挑选的一匹三河马。一轮银盘似的圆月终于挂上了天空。三匹马风驰电掣般的在官道上疾驰着。朝着汴京而去。
徐子桢终于还是忍不住发起了牢骚。为了今天的团圆饭他特地少吃了午饭。现在早已饿得两眼冒金星。肚子咕噜噜叫了老半天。
“妈的。回头非得把雍爷的胡子揪下几绺來。这么巴巴赶去告诉圣上。害得老子连团圆饭都捞不着吃。现在还饿成狗。”
赵榛失笑道:“大哥你可错怪开平王了。圣上知道这事时他老人家还未回京。哪有他什么事。”
徐子桢一愣:“不是他。那圣上怎么知道的。”
赵榛古怪地看了他一眼:“大哥难道以为圣上深居宫中只知天天看奏折理政。”
“呃……也对。”徐子桢自己也笑了出來。赵桓再怎么窝囊也是个皇帝。有自己的情报來源一点都不奇怪。他想了想又问道。“对了兄弟。那圣上是怎么想的。能先透个风么。”
赵榛道:“具体的小弟也不知。不过圣上对梁贼不满已久。这厮自恃太上皇恩宠。便不将圣上放在眼里。”
他说到这里沒再说下去。徐子桢也明白了他的意思。赵桓好歹是个皇帝。对他嚣张跋扈还不是找死。只是情况恐怕沒那么乐观。要拿下梁师成还是要好好合计一下才行。
徐子桢沉吟了片刻忽然问道:“宫中的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叫什么名字。若论派系的话算是哪一路的。兄弟你知道么。”
赵榛一愣。马上反应过來:“大哥你问这何意。莫非……你担心一旦对老贼动手京中会有变故。”
徐子桢道:“当然。不管怎样都先防一下的好。”
赵榛沉默了片刻道:“大哥说得确有道理。老贼党羽众多。须得小心行事。这都指挥使我知道。此人姓石。名雪河。此人原籍闽南。据说与梁贼同乡。”
“石雪河。石雪河……”徐子桢念了几遍这个名字。低声说道。“到京后你替我暗中打听一下。有沒有相熟人的跟他认识。”
赵榛奇道:“大哥要做什么。”
徐子桢意味深长地笑了笑。却沒说话。赵榛是个聪明人。当即识趣地闭上了嘴。
……
有件事徐子桢算错了。当他赶到汴京时早已经过了子时。梆子敲的是四更。在赵榛的带路下徐子桢终于來到了宫中。又经历了不知多少道盘查。眼看天都快要亮了。
这还是徐子桢第一次进宫。说起來西夏吐蕃的皇宫他倒已经去过了。可大宋的还是头回见到。可惜天还沒亮。无法一窥全貌。但即便这样。这座巨大的建筑还是给徐子桢带來了不小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