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傩戏 - 非遗鉴赏 - 夏轩宇
任庄扇鼓傩戏是我国曲沃县任庄村民“遵行傩礼、禳瘟逐疫、祈福祛灾”,并于每年仲春进行表演的一种古老祀神戏剧。任庄扇鼓傩戏据考证形成于唐、宋时,曲沃凡有社的地方都设坛,设坛必献祭,献祭必演傩戏。1986年发现的宣统元年(1909)许文炳手抄本《扇鼓神谱》,详细记录了12折傩戏的演唱内容,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对任庄扇鼓傩戏科学地抢救、保护、挖掘、整理,不仅能够探知原始傩礼的历史本相,体现先民趋吉避凶、追求幸福的强烈愿望,还有利于中华民族古傩文化的研究,对丰富当地的群众文化生活也有重要意义。
北宋乾德(968)年间,从京都汴梁开封府到江州做官的潘氏三兄弟,带来了都城勾栏瓦肆中的歌舞杂剧花棚会—德安潘公戏。这种歌舞杂剧,当地人也称为“锣鼓潘太公戏”,或叫“潘太公游春”。
每年元春正月初一至十五,德安县吴山乡桂、胡、李、陶四大家族12个村庄都要举行花棚会,白天游春、祭祀,晚上演剧、聚乐。晚上整场表演约需两小时,演出9场节目,主要包括棚上杖头傀儡与棚前面具化装两种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