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驼子村 - 青乌摆渡人 - 鹑火
从谭爷爷那里出来后,顿感谭爷的命运比我坎坷多了,至少我以前还有外公和母亲疼着,不觉中对他老人家的敬畏之情增添了几分。
次日清晨,我们如期来到了县科考局,进到那个集体办公室就听到周凯在接着电话。
“我说过的现在不能请假,没办法我不能批,要么你自己去跟局长说。”
看样子是有人请假了,今天的办公室我只看到了张小龙,胖子,刘老幺和我,其他三人却并没看到,没过多久周凯从左边的办公室出来了,嘴里还抱怨的说道。
“都请假,不是喝醉就是生病,以后都别来了。”
他拿着文件边走边说道,并示意我们去办公室集合。
在办公室周凯安排了工作,让张小龙带队去秦岭以西考察五色土之事,并将手里整理好的资料给我们每人发了一份。
“这些资料你们拿去看看,是关于这次考察的,还得辛苦各位涉足一趟了,希望可以得出更多有科研价值的东西。我在这里等待你们凯旋。”周凯话语铿锵有力,透出中年男人浓烈的阳刚之气。
我拿过资料看了看,上面写着在秦岭中西部地区的驼子村发现了五色土,而这次的主要目的就是考察此地五色土的蕴藏量和形成的主要原因。不过看了看上面的印章似乎是从市里转下来的。
“这次科考没有具体时间,也许一个星期,也许一个月,大家最好带足所需的东西。准备一下一个小时以后出发。”周凯说完着些话后示意大家去准备。
我回到宿舍,任然将从老家收拾好的行囊装上了科考车,里面有很多东西,大多都是外公以往留下的,罗盘,挎包,墨斗,还有制作的一些药丸…………
临走时周凯还跟张小龙说:“有什么需求随时打电话,切记有解决不了的事不要硬撑着,这次任务很艰巨,领导也很重视。”
听完此言后,心里竟感有股暖流湍过,想来这个组长还是蛮体恤下属的。
由张小龙带队加上司机,我们一行五人便朝秦岭山脉驶去。秦岭相距市区不是太远,差不多也就半天的车程。
司机也很开朗活泼,一路上我们几人有说有笑,一般有胖子的地方往往笑点还是比较高的,以往在学校也是。
没想到时隔五年,当年在校轰动一时的铁三角,今天终于齐聚一起,为同一个目标而奋斗了,想想心里还一阵美滋滋的感觉,希望这种兄弟齐聚的日子可以长久下去。
临近傍晚时分,科考车驶入了秦岭山脉,看了看高速路口的路牌,相距驼子村一百多公里,由此便下了高速,明显感觉道路崎岖狭窄了不少,一坑一洼的,而且公路上四处还散落着碎石,和掉落的小块水泥。
“看样子前面在搞什么建设。都把路搞成这样了。”司机小王扶着方向盘,随着一凸一凹的地势慢速行驶着,转头对着我们说道。
“是呀王哥,还是开慢些吧!”坐在副驾驶的张小龙应道。
“这里的人真没环保意识,弄得满地都是也不清理清理。”坐在后排左边的胖子打开了窗户看了看外面,吐槽着。不过随即又关上了窗户。
我坐在后排的右边,刘老幺坐在中间,我们着胖瘦搭配,还不算太挤。在这条路上大约行驶了近两个小时,前方出现了两个岔路口,看了看四周并没有标识的路牌,和民居住户,大家都是第一次来,还真不知该走哪条路好了,而且看外面的天色似乎也快临近落幕。
.那两条岔路,一条是水泥公路,另外一条则是泥土路。都不是很宽敞。四周除了茂密的树林大山还是大山。
此时泥土公路不远处驶过来一辆农用拖拉机,那一颠一簸的样子看起来很是费劲。司机小王忙将车子停靠在了另外一条路边上,下车询问了一下开拖拉机的中年男子,片刻后小王回来了。
小王告诉我们那位村民说,驼子村正是从土路进去,大约三四十公里处,费了好半天劲方才把车子开上了土路。
着坑坑洼洼的路面,小王更加放慢了车速,又行驶了约一个多小时,天已经黑了,突然在一个拐角处,从土路的那头驶过来一辆三轮柴油车,车上拉着满满的一车木头,三轮车的速度很快,似乎想来这路上定不会有其他车辆经过。
小王早就放缓了车速,可那个拉木头的三轮速度太快,拐弯的瞬间便差点撞上了我们的科考车,还好小王技术也不奈,猛往外边的庄稼地里打了过去,车子是没撞上,可陷入了庄稼地里。
那开三轮的倒也还仗义,我们四五个人合力费了好大劲方才把车子推上了土路。那个开三轮的司机告诉我们,他就是驼子村的,前面再拐几个弯就到了,还让我们回头去他家做客。语言和态度很是客气。一看这里的乡风就不错。
天黑时我们的科考车方才驶入村落,今晚的月亮很圆很亮。常言道:“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这话可都是有理有据的,那圆圆明亮的月光照亮了整个村落。
把车子停靠在边上后我们便下车了,几股乡野的凉风吹过,着实有几分寒意,一般晚上这种情况就预示着次日天气晴朗,村民看到有车子进村,好几户都出来观望了一番,张小龙打听了一下村长家的住处,随后我们便朝村长家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