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九章 处置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夜深
“混账!”
盛京的皇宫,皇太极脸色铁青气得不行。
在他面前跪着几个人,这几人就是刚刚从北边回来的席特库、济席哈、索海和几个蒙古将领。
不久前出征的时候,这些人是多么意气风发,眼下就显得有多么狼狈,瞧着他们垂头丧气跪在那边,皇太极心里一团火就有些按捺不住,恨不得直接抽刀子把这些混蛋一个个全砍了才解恨。
原本十拿九稳的部署现在落空,本以为这一次能彻底打败索伦部,从而把索伦部收归己有,可没想两路大军却全部战败。尤其是西路军不仅损失巨大,就连主将也战死了,南路军虽比西路军要好,可却和索伦部的战争中被对方生生击退,损失同样不小。
死伤和逃散的蒙古人皇太极不关心,对他来说蒙古人只是附庸部落,只要察哈尔东部和整个科尔沁在手,这些蒙古人要多少有多少,可损失的八旗却让皇太极实在心痛。
先后两仗,八旗精锐损失了近两千人,这可是八旗啊!整个八旗才多少兵力?八旗不满万,满万无人敌!想当年两千八旗精锐就能追着几万明军穷追猛打,而现在却一下子就损失了这么多,皇太极怎能不怒?
“皇上,不是奴才无能,是索伦人不知从哪里得到了大明的军械,如今索伦人的装备已不同往日可比,大明不仅给了索伦人大量精锐军械,居然还给索伦人送了火炮,索伦人本就彪悍善战,再加上这一次北上大意分兵,给了索伦人可乘之机,这才有此败……。”席特库咬牙回道,他虽战败,实际上却是主动撤退,从战损来说其实和索伦军队相差不多,仅此足以见他的本事。
如果不是自己手里的军队太少,或者说西路军先一步战败的话,这场仗假如全部由他来指挥的话胜负还两说呢。而且索伦军队多么能打八旗上下谁不知道?现在索伦人鸟枪换炮不仅有了精良军械,还拥有了大炮,在这种情况下他能打到这个程度已很不容易了。
“败都败了,还敢狡辩?”他不说这些还好,皇太极听了他的辩解更是恼怒,顺手抓起一物就直接砸了过去。
砰的一声,跪在地上的席特库丝毫不避,脑袋被皇太极随手抓起的玉如意给砸了正着,当啷一声玉如意掉在地上瞬间粉碎,而席特库的额头也砸破了,一缕鲜血顺着额头淌了下来,可席特库却连抬手擦拭的动作都没有,反而继续朝着皇太极磕头说着奴才该死的话。
见此,皇太极隐隐也有些后悔,其实他心里也知道这仗打败了怪不得席特库,以席特库的能力而言,他能在西路军兵败后打到这个程度已经不容易了,而且说实话南路军也不算真败,毕竟是主动撤退的。
目光停留在血流满面的席特库身上,接着又望向了已经在地上砸碎了的玉如意,皇太极心中叹了一声,脸上的怒色褪去了些许。
“皇上,此战我军战败之责不在席特库,如不是西路军先败,南路军也不会独木难支,席特库已尽力了。”一旁的礼亲王代善出言安慰道,他太了解皇太极了,在经历了原本十拿九稳锦州之围失败后,八旗内部又冒出了正红旗叛乱一事,这已让皇太极愤怒到了极点。
这一年来,皇太极没有出征,而是坐镇盛京对八旗内部进行清理,处置了不少八旗贵族,重新调整了八旗的划分,又启用了年轻一辈的将领替代,以彻底掌控八旗和稳固皇权。
费了好大的劲,皇太极这才把内部问题理顺,等安定了内部之后皇太极重新把目光放到了征战天下的大局上。皇太极知道他的大清根基远不如大明,哪怕他已称帝已久也改变不了大清底子薄弱的问题。
占据辽东的大清想要发展,唯一的出路就是南下从大明那边获取地盘、人口和急需的各种物资,所以和大明的战争必须要继续下去,而要打败大明,甚至入主中原成为中国的统治者,大清首先就要彻底拿下整个辽东,但现在辽西走廊依旧在大明手里,锦州也由祖大寿驻守着,拿不下辽西走廊,打不下山海关,一切都是奢望。
反观大明这些年发生了诸多改变,尤其是朱慎锥以宗室身份入京后掌控朝政成为大明监国后一切就和以前不同了。这个朱慎锥可比志大才疏的崇祯皇帝难对付多了,大明在他的手中居然死中求活,不仅稳固了政权,还集中力量解决了为患大明多年的流寇问题,甚至连皇太极也没在他手中讨到好处。
现在朱慎锥已正式登基为帝,大明帝国换了一个新的主人,永明皇帝取代了崇祯皇帝,大明隐隐有了中兴的气象。
在这种情况下,皇太极感到了阵阵迫切和不安,如果大明不像以前那样糜烂下去,等内部彻底平稳后国力再一次强盛起来,他的大清是毫无机会的。
皇太极可不是努尔哈赤,无论是军事眼光还是政治手段皇太极可比努尔哈赤强太多了,之所以大清之前能压着大明打,甚至还领兵打到了大明京师,差一点直接拿下大明中枢,那是因为之前的大明问题重重,国力不断被内耗所至。再加上崇祯皇帝又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空有一个偌大的帝国和数不尽的良将能臣,却把国家搞成这样的烂样,大清才有了这些机会。
可当朱慎锥取代崇祯皇帝掌控大明之后一切就变的不同了,朱慎锥这个对手可不好对付,如果让他继续当这个永明皇帝,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明彻底中兴的话,那么皇太极不会再有任何机会。
这一次派出军队北上进攻索伦部是皇太极针对大明战争的重要一环,皇太极早就对能征善战的索伦部垂涎三尺,如能把索伦部收为己有,那么自己手上就会拥有一支最能打的军队,有这一支军队在,和大明接下来的战争就有了更多的把握。
所以收复索伦部,把整个索伦部吞并是皇太极一直想做的事,而且从大清和对索伦部的布局来看一切也进行的很是顺利,现在索伦部一步步被皇太极逼到了绝境,如果没有意外,等再一次击败索伦部,那么走投无路的索伦部唯一可选择的就是投降大清,从而成为皇太极手中的利刃。
而且在经历了内部清洗和即将后续展开的对大明战争,皇太极现在也需要一场胜利来加强他在大清的威信和统治基础,这也是皇太极现在并没有马上发动对大明的战争,而是调兵先打索伦部的缘故。
在他看来这一次北上进攻索伦部按理说是不会出问题了,可偏偏事实却给了皇太极开了个大玩笑,两路大军居然败了,尤其是西路军败的如此之惨,就连主将都没了,这几乎和在皇太极脸上狠狠抽了一巴掌没区别,让皇太极脸面全无,更谋划落空。
代善的话让皇太极回过了神,他微微点头心中气顺了许多,不愧是一直支持自己的兄长啊!这身边人中也只有代善真正明白自己的想法了。
现在再追究席特库他们的责任已没什么必要了,而且这个责任的确不在席特库,要真追究起来是西路军的主将萨穆什喀的问题,如果不是他大意战败局势怎么会到这个地步?可萨穆什喀这家伙已经战死了,就连尸首都没寻回来,如果严厉处置他包括他的家人的话也不合适,人心还是要安抚的,他这个皇帝总不能落得一个刻薄寡恩的名声吧。
想到这,皇太极冷哼一声,开口道:“席特库!济席哈!你二人作战不利罚银三千两,各降一级,削一牛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