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 我是修真女大佬 - 夏日寅寅
堂夏会见时机一到,兴奋的去请巫王观看这一幕。心里欢乐着,总算可以除掉比古剑了。
比古剑与黑衣力战了三个回合,不分上下。黑衣明白比古剑武力在他之上,之所以平手,是因为比古剑分心,一直在担心那名刚刚差点被他杀掉的女子。比古剑想着,再这么缠斗下去不是办法,这里是巫王府,战的越久越不利。
比古剑请神附体,请了战神刑武附体,顿时手中弯刀一挥,将黑衣振出三丈外,又用刀气振开了缠斗玉藤壶的小兵。正带着玉藤壶、秦楚风出巫王府。被堂夏会带来的巫王拦住。
巫王气的胸膛起伏,说:孽子,还不束手就擒。
堂夏会添油加醋的说:三弟呀,你真是糊涂,竟然为一个女人,背叛义父,与叛党同流合污。
巫王玉芷前说:今日只要你杀了玉藤壶,本王便既往不咎,你还是本王的好儿子。
玉藤壶瞪大了双眼,说:大伯父,你真要杀我。
巫王别过脸,脸上似有悲伤之神情。
比古剑转过身,面对玉藤壶,哀伤的说:对不起,不能再保护你了。
玉藤壶惊吓道:比古剑,难道连你也杀我。
比古剑请风神苍穹附体,用风力将玉藤壶与秦楚风送出了巫王府。
玉藤壶最后看到了比古剑愁惆又祝福的笑容,心理既哀伤又因为比古剑的保护而感到温暖。比古剑将玉藤壶和秦楚风送走后。比古剑放下弯刀,跪在巫王面前,说:孩儿有负巫王所托,请义父责罚。
巫王怒道:将逆子拿下,押入地牢。
小兵上前用锁链锁住比古剑的琵琶骨以封住功力,避免比古剑反击。比古剑没有反抗,任由小兵锁琵琶骨,押入地牢中。
之后的事情就是林晓月看到的,比古剑受刑,堂夏会落井下石。
弄清楚事情后,林晓月觉得比古剑是难得的重情重义之人,来到地牢见比古剑。
比古剑正虚弱的躺在草地上休息,琵琶骨被锁,无法运功疗伤。但警觉性还是有的,听到脚步声,坐了起来,防备道:谁?
比古剑看到一位面貌清秀,神情淡然,眼神慈悲的女子,想着这女人不像坏人,放松了几分戒备:姑娘为何来此地牢。
林晓月说:比古剑,我来救你出去。
比古剑稍感惊讶,说:不用了,是我做错事,我辜负了义父的信任与器重,理应受罚。我己经背叛了义父一次,不能再背弃义父而逃。只是我与姑娘素未蒙面,为何帮我。
林晓月说:因为你是一个重情义的好人,我不忍看到这样的人遭罪。
比古剑稍感欣慰,说:谢姑娘好意。姑娘能这般不声不响来到地牢,想必身手不凡。如果姑娘真要帮助在下,就请姑娘帮忙照顾好小壶。
林晓月叹了一口气,身陷囹圄还不忘玉藤壶,说:好吧。
比古剑说:小壶从小娇生惯养,在外漂泊必得吃苦,真怕她受不住。起初,帮她逃跑时,我暗中派人一路协助她。但三个月前,我被抓进地牢。有道是树倒猢狲散,只怕暗中协助她的人己经撤了。不知道秦楚风有没有照顾好她,我很担心她。
林晓月说:我明白了,你放心。
比古剑抱手作辑,说:多谢姑娘。姑娘恩情,他日必偿还。
林晓月问道:玉藤壶有什么外貌特征。
比古剑说:小壶容颜娇美,脸庞圆润,右嘴角下一颗黑痣,很容易认出来。
林晓月隐身退去,说:知道了,你多保重。
林晓月离开巫王府后,坐着扫把,向东南方飞去。之前从巫王府仆人口中得知,玉藤壶向住在东南方飞鹏寨寨主王晴明求救,王晴明是玉芷江的好友,又受过玉芷江的恩惠,但王晴明却派人向巫王府报信,出卖了玉藤壶。
林晓月飞到飞鹏寨,用天眼查探,没找到玉藤壶。又飞到四周,用天眼寻找。找了一个多小时,终于在一个树洞中找到了玉藤壶。树洞口用树叶掩盖着。
林晓月拔开树叶,走进树洞,看见玉藤壶半昏迷着,脸颊通红,口中喃喃道:阿爹,小壶好难受。
玉藤壶双手抱着膝盖,以婴儿睡恣昏睡着,听说用这个恣势睡觉的人没安全感。
林晓月用手摸了摸玉藤壶的额头,正在发烧,身体在微微擅抖,应该是畏寒。林晓月给玉藤壶把脉看诊,应该是身心劳累,加上感染风寒而病倒。
林晓月用绿灵针给她扎针治疗,又采了一些草药熬给她喝,还用火焰术点了一个火球给她取暖。
林晓月看着玉藤壶,有些羡慕她,从小被人爱着宠着,无忧无虑的长大。
林晓月出生于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女性的性别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不被欢迎。那时计划生育严格,后又因家庭种种变故,父母没有再生孩子。最不欢迎林晓月降生的是林晓月的奶奶。听说在林晓月婴儿时期,奶奶带着孙子出去游玩,将林晓月丢在摇蓝里,接受夏日太阳暴晒,这一晒就是四、五个小时。听说当时婴儿状态的林晓月被晒得嘴唇干裂、哭声嘶哑。但林晓月生命力顽强,没死也没病倒。村晓月奶奶回来后,还说:是个女娃,死掉了更好。
林晓月开始记事起,林晓月奶奶人前好长辈,人后刻薄林晓月。林晓月小不懂事,对奶奶发脾气,林晓月父亲以为林晓月不敬长辈,打了林晓月。
林晓月的成长很是艰辛。因为父母上班,林晓月不得爷爷奶奶喜爱,只能把林晓月一下送给邻居带养、一下送给亲戚带养,幼儿时候林晓月被许多人带养过,林晓月那个时候小没有记忆。
听人说林晓月小时候被人带养时被虐待,当时哭声悽悽,哭喊着要回家。
至到林晓月六岁时,开始记事了,父母把林晓月接回身边养。但父亲对林晓月漠不关心,常常不回家。母亲对林晓月各种不满意。
林晓月因此从小自卑内向。林晓月自记事起,便开始做噩梦,并且噩梦从小做大都常常梦见。梦中,林晓月在一望无际的黑暗中,林晓月在不停的逃跑,因为有鬼、有坏人要来抓她、欺负她。
这也是一直存在于林晓月心中的心魔。
夜晚睡觉时,潜意识开始发挥作用,使林晓月常常做噩梦。
林晓月的童年很苦,不被父母爱护,被同学欺负,身体因为营养不良常常感到不舒服。
到了青春期,压抑的痛苦开始暴发,常常与父母发脾气。父母不能理解,觉得林晓月脾气大又无理取闹。
青年时,林晓月走向社会,因性格缺陷、不懂人情世故、孤僻内向,而社会又现实、残酷,遭到了社会的毒打。
在婚恋方面,林晓月有过期待,希望通过爱情弥补从小缺失的感情。但是心理负能量的林晓月,没有男人爱过她。家人、亲戚也介绍过男友给林晓月,但林晓月在他们身上感受不到爱。那些男人虽然不爱林晓月,却愿意和林晓月交往、结婚。因为林晓月相貌清秀端庄,家境殷实,工作好,无不良嗜好,没有过多的物质需求,适合做妻子。男人可以把感情与婚姻分开。但林晓月做不到。林晓月没与那些人交往。家人、亲戚开始觉得林晓月挑剔。
林晓月经历了种种世态炎凉,对人世间的感情也不抱希望了。
后来,林晓月得了抑郁症,那是一种即便呼吸都觉得痛苦的心病。
林晓月内心煎熬,几次想自杀来结束生命。与父母说抑郁症,父母不知道抑郁症是什么,只觉得林晓月娇情。有道是苦海常作渡人舟,因为这份极致的苦,林晓月也从此开始接触道学、佛学,并学习了修真了。
在绝望中,林晓月写了一首词
今生己无望,世间己无恋,奈何寿命因果未尽了,不能随心飘然去,仍需人间受苦恼,来日甚可怖,终日心难安,欲念俗事缠心绕,求不得最最苦,万般放不下,日日复日日,年年复年年,六载光阴修行度,修心去恶做福德,修行精进境转佳,所求之愿终不成,回首悟半生,所求之愿水中月,欲念苦恼幻化成,顿感人生无意义,神明愿我慈悲爱众生,从未被人无私爱,半生孤独寂寞冷,如何爱他人,非吾己绝爱,爱深绝望深,心中至苦己尝遍,却无一人知,惟愿佛我能去乐土,永无来世轮回苦。
林晓月写这首诗时还是抑郁状态,希望自己永不轮回,再无来生。
后来林晓月在学习中以及禅定中悟道,自己之所以得抑郁症是因为怨恨又不能释怀,恨施加自己痛苦的人,怨父母没有满足自己的感情需求。不能接受心灵残缺的自己。
在顿悟的那一刻,林晓月原谅了所有人。原谅不是因为那些人的所做所为值得被原谅。而是这份原谅是对自己的救赎,不让自己永远沉溺在悲观情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