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三章:会见八龙部 - 上苍伐谋 - 左文太子爷
赵东林目送着那些侍女离开,看到她们的背影已经消失这才回过身来,可是一回头他吓得差点惊叫了起来,原来此时赵东林的身后突然站了好些人。
不等赵东林反应,这些人突然集体下跪,同时口中呼道:“我等八龙部拜见二皇子殿下,愿殿下洪福齐天……”
眼见诸般,又听眼前众人言语,赵东林顿时回过了神来,心知眼前众人的身份,却是赶紧上前一边搀扶一边恭敬着道:“诸位爷爷休要折煞小子了,都是自家人何必如此,我父皇见到诸位爷爷尚得以父辈之礼相待,何况小子呢?且快快请起——”
龙颈王程万里率八龙部所有人集体下拜赵东林,这是罕事,即使是赵九沧也不曾有过如此待遇,正如赵东林所说,赵九沧见八龙部得以父辈之礼相待,这是赵云天说给赵九沧的,尽管因为赵悟道的原因八龙部不敢相受,但是在赵悟道在世时,赵九沧每次在见到八龙部众人时还是会恭敬相待。
当然现在的赵九沧已经贵为天下至尊,即使他想以父辈之礼相待八龙部也是不可以的,毕竟赵九沧秉承天意,一身皇道,他只能拜天拜祖先,寻常之人不敢承受其一拜,轻者折寿损耗修为,重者死后不入轮回。
当然话又说回来,八龙部见到赵九沧也就只是欠身礼拜,并不行跪拜之礼的,这是赵悟道赐予八龙部的特权,即使赵九沧登基为帝也没有更改,不但如此,赵九沧在此之上更是册封八龙部众人为异姓王,待遇与‘紫禁九贤王’等同,使节的金赦下达时还带来了白旄,黄钺。
何为黄钺?此示奉帝命行征伐之事,是权力与威望的象征;何为白旄?此示权利,对军队有绝对的掌控权。赵九沧如此是什么意思?很显然,赵九沧的意思是说八龙部享有封疆之王的待遇,可以自行组建军队,更可以借助自己的命令对天下诸侯行征伐之事,这是绝对的权力象征,八氏族的八位诸侯王的待遇也不过如此,区别是八氏族乃是盘古圣皇亲自册封,是世袭爵位,而八龙部则就不是了。
赵九沧如此大胆放权也是有所依仗的……八龙部对于赵悟道是绝对的忠诚,也就是说他们是绝对不会反叛的,假以黄钺白旄只是为了给他们足够的荣耀和尊重。
还有一个原因,八龙部中有大多数的人都是王族世子,比如说龙体王冯江山,其是当朝靖侯冯宇独子;还有四爪龙王的王氏四兄弟,此四人为同宗兄弟,其先祖王西山,王西山乃是天都皇朝的首帝盘古圣皇亲自册封的神武将军,军中一级将官,因为战功卓著,王氏一族被封地天门三关,世代镇守三关已近千万年……也就是说,八龙部众人都不是喜欢权利之人,要不他们也不会抛下所有跟随赵悟道,所以说他们是不会行反叛之事的。
再说这八龙部跪拜赵东林之事,八龙部见赵九沧尚且不必行跪拜之礼,可今日见了赵东林却又行如此大礼,这是何意呢?
当日周天化身石龙后曾与八龙部留有一段记忆,在这段记忆中周天给八龙部叮嘱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是让八龙部在努力修炼的同时打造出一支属于八龙部的军队,第二件事便是与赵东林有关的,他说赵悟道在炼狱魔塔的第九层给赵东林留有东西,并且让程万里寻找一个合适的机会的将紫金神壶送给赵东林。
为什么要将紫金神壶送给赵东林呢?周天说这是赵悟道的意思,紫金神壶,这是赵悟道的伴生神器,而且程万里从周天的叮嘱中大概已经猜出了一点事,这紫金神壶内有着赵悟道封印的一丝残魂,将紫金神壶给了赵东林,这从侧面反映出了赵悟道的意思,他是希望八龙部归与赵东林。
炼狱魔塔的第九层是为何物?程万里跟了赵悟道那么多年大致也猜得出几分,而周天还说,关于这此中的诸多原因,只有等赵东林从炼狱魔塔的第九层内拿到赵悟道所留下的那件东西后自然会见分晓。
所以说,此刻八龙部跪拜赵东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是在跪拜赵悟道,虽然他们的心里很清楚,赵东林远不能和赵悟道相提并论,最起码也是就他们的个人情感而言,可是赵悟道点名了赵东林,那么这事就有得琢磨了。
刚才赵东林站在亭中,程万里等人早就将赵东林观察了个遍,不过看过之后,众龙王顿时心中惊诧不已,却也暗暗欣慰,赵东林的气度和修为天赋都是让他们大吃一惊,就单论其修炼天赋,在此之上竟是丝毫不比赵悟道当年差,在就气度而言,威态俨然,雍容有分寸,器宇轩昂,此从赵东林细嗅暗香和与对那些侍女的态度上就可看出几分来。
说来也是奇怪,不管是人间界还是祖界,人看人,人对人,都是从其言谈举止和气度上来分别的,关于气度,可以分开来说,一个是‘气’,一个是‘度’,气是指‘气质’;度是指‘风度’。
气质与风度……
前者是与生俱来,加之后天培养所发掘和释放出来的一种态度,什么态度?对于世间之理的态度,此是一种典型的稳定的动力特征,不以其他事物的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心理活动,一个人可以单靠气质影响和改变其他人,甚至可以影响到周围自然乃至天地造化,但是这些外界因素却很难将这个人影响,所以说气质对修炼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修炼修心,俯仰有度有节,不为外物所动。
再说风度,风度是一个人内在实力的自然流露,也是一种魅力,它包括人的言行举止和神情姿态,比如说走在路上迎面走来一群青年人,你可以很直观地就能判断出这些人中哪些人是学生,受过教育和没受过教育的人在风度上所体现出来的是很不一样的。
想看清一个人的本质,首先得从其言谈、举止、神情、姿态上来看,这是外在的,可观,然后就是看气质,对于任何事物所持有态度,如此便可看清一个人,甚至可以看清这个人的未来,所以说,程万里等人在经过一番仔细观察后却是发现了赵东林的与众不同。
听到赵东林如此说话,程万里先是一番推辞,而赵东林也是好一番再劝,眼见赵东林如此执着程万里随同众龙王只好站起了身来。
当八龙部众人站起身后赵东林这才看清了众人的面庞,为首一个身高九尺,皓首苍髯,狮鼻阔口,童颜紫目,双目神光,虽然气度俨然,但是战场上所养出的戾气却是极重,虽然一身气机内敛,但是依旧给赵东林的感觉犹如面对高山、大海,不用猜赵东林也该是知道此人是谁,不是程万里却该是何人?农户出身,战场上搏出了一世威名。
程万里之后是一个头发花白,黑瞳红髯的老者,老者面容饱满,仙风道骨,满面威严却又不失温和,隐有王者气度,举止神态又有儒家风采,不是冯江山又是何人?赵悟道曾钦点的状元郎,文武全才,靖侯冯宇的独子。
程万里之后是四个年龄不一的老中年人,四人相貌相似,皆是生的孔武,一看便是将门出身,四人身高八尺上下不一,而且神采各异,一个面色威严,一个面色温和,一个面色阴郁,一个面色冷静,赵东林知道,此四人便是那四爪龙王,王氏四兄弟。
站在王氏四兄弟之后的是一个美男子,此人生的面如冠玉,唇红齿白,八尺身高,虽然眉宇间有几分沧桑和哀伤,但是那种沉着内敛的气度却依旧让赵东林折服,赵东林知道此人,龙尾王槐月,曾经的‘玉面君子’,后来的‘玉面阎罗’,在容颜上是与赵东林的奶奶沈凌霄(赵悟道的妻子)齐名的,一生感念红颜之死,曾不惜抛却一生追求隐匿深山避世,后被赵悟道寻得出山。
将这八龙部众人一一辨认后赵东林随即倒身下拜,口气谦恭,如是拜道:“诸位爷爷在上,小子赵东林,在此一拜,愿诸位爷爷洪福齐天,寿与天齐……”
言毕赵东林便拜,三跪九叩,赵东林此礼并不重,他觉得这是自己应该的,不管是从哪个方面讲他都应该好好地叩拜一番八龙部,为这个天下,为自己的家族,也是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