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欲将心事付瑶琴 - 愿逐月华流赵君 - 烟雨如雾

第四章 欲将心事付瑶琴 - 愿逐月华流赵君 - 烟雨如雾

其实登台表演哪里是说说那么容易,况且确实已搁置许久,技艺不免生疏了许多。赵君不禁有些后悔,自己一时冲动应承下来,要是在台上出丑该如何是好。可是她又不想让人失望,尤其不想看到尤老师失望。所以除了日夜加紧练习,还有什么其他办法呢。

担心练琴会妨碍到家里人,赵君索性把古筝搬到了学校的活动室,一有空就去练习。待到下次社团活动时,月华也带了洞箫来,二人试着合奏了一曲。琴音悠远婉转,箫声低回幽咽,琴箫和鸣,如高山流水,珠落玉盘。余音袅袅,在座的众人亦不觉听得醉了。

一曲罢了,连蕙首先拍手叫好:“真是太美、太好听了!赵君你太谦虚了,弹得这样好,之前还百般推托,说什么技艺生疏。依我看,你的琴艺不但没生疏,反而进步了许多呢。我就说难不倒你吧,可是一点也没夸张啊。”

赵君被她夸的有些不好意思,尤其是当着大家的面。她赶紧道:“你别乱说,其实我还差得很远。你又不懂琴,怎知我没有弹错啊。”连蕙分辩道:“我是不懂弹琴,不过我会听啊。而且在座这些人,都为你鼓掌,大家的眼睛雪亮嘛。对了,我们这儿不是有懂音乐的吗,先生你说,赵君是不是弹得很棒?”

连蕙可算搬出了一个有说服力的评判,赵君也一下子紧张起来。她偷偷苦练了这些天,为的就是不让尤老师失望,所以此刻尤老师的评价是至关重要的。月华先是浅浅一笑,而后反问连蕙:“你说得这么热闹,有没有听出是什么曲子呢?”

连蕙不服气的道:“先生你还说呢,上次你们弄得很神秘,谁也不肯透露,原来是想考我啊。我好歹也在文学院呆了四年,这首曲子又有何难,不就是《春江花月夜》嘛!”“不错,你也很有进步”,月华微笑颔首,而后话题一转,“不过,我在想,如果这四年呆在文学院的是赵君,那又是另一番样子了。至少,我不必等到现在,才寻得一个好搭档啊。”

“哇,先生,我知道你偏心赵君,那也不用这么明显吧。”连蕙大声抗议着,惹得在座众人哄堂大笑。赵君心里却暖暖的,充满感动。只要尤老师一个肯定的评价,哪怕只是一个赞许的眼光,那么她这些天的努力就没有白费。而尤老师那句“好搭档”,对她来说不就是最好的肯定么。

汇演的日子越来越近,赵君更加勤于练习,因此也牺牲了不少业余时间。她和月华私下也排练过几次,慢慢培养起合作的默契。可是最近,她发现尤老师似乎有些不对劲。

首先,他变得越来越忙,经常见不到人影,有时约好了排练的时间,他也会临时爽约。总算等得他来了,却是眉头紧锁,似乎满怀心事。有时正排练一半,他突然接个电话,皱着眉说了几句便挂断,然后对大家说句抱歉,就匆匆离开了。

赵君暗自有些担心。虽然尤老师表面上好像不拘小节,什么都不在乎的样子,可一旦做起事来,就十分投入,精益求精。对待学生更是耐心,甚至一个音符、一个动作,他都会陪着赵君反复练习。可如今,他似乎完全不在状态。

赵君曾悄悄问过连蕙,尤老师最近是不是遇上什么烦心事。可连蕙却说什么事也没有。也许是因为尤老师太忙了,学院的课程本就排的很满,又要兼顾三个社团的活动。而且以他的个性,本就非一般人所能理解,或许是赵君太敏感了。赵君虽将信将疑,但也只好作罢。毕竟自己和尤老师交情尚浅,对于他又了解多少呢。

每年的社团汇演这晚,都是热闹非凡。除了本校的学生,还吸引了许多外校的社团来此参观交流。赵君以前也看过几次,但一直都是以旁观者的心态,作为参与者还是第一次。

今晚所有的同袍们都穿上了汉服,像参加什么重大的聚会似的,所以他们这群人在后台也是格外引人注目。月华身着一袭淡蓝色直裾,外罩一件白色半臂,手里握着支深色的洞箫,不仅给人一种儒雅的名士之范,更有种潇洒飘逸的隐士之风。

连蕙在赵君耳边悄悄道:“你看,先生这身打扮,像不像古龙小说中浪迹江湖的大侠呀?”赵君点点头,没有作答。但见到他神色如常,眉头亦舒展开了,心里才略略镇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