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第三世16 - 规则怪谈:我在惊悚世界嘎嘎乱杀 - 拂刀

第二百三十二章:第三世16 - 规则怪谈:我在惊悚世界嘎嘎乱杀 - 拂刀

正闹着,从京城方向来了一辆骡车,裴珩一身粗布衣裤,戴着顶草帽,远远朝黎灵笑着挥手。

黎灵突然感到眼眶发热,扭过头快速眨去眼里的泪水,回给他一个暖暖的笑脸。

裴珩赶上来,先从怀里取出一包银子打点官差。

“几位辛苦,请几位喝杯水酒,几位别嫌弃。”

银子沉甸甸地压在手上,官差的脸上有了笑容。

“懂的懂的,不嫌不嫌。”

裴珩请黎家四口坐在骡车上,自己挥着鞭子当车夫。

黎灵凑到他身边问他,“你怎么来了?”

“你在这里,我自然要来。”

裴珩从怀里摸出一小包糖果,递到黎灵手里。

“记得你喜欢吃这个,吃吧。不过要省着些,我只带了这一小包。”

黎灵取出一颗放进嘴里,土法制的糖,甜度并不高,却一直从舌尖上甜进了心里。

青骡速度不快,胜在耐力强。

车轮不紧不慢的滚动声中,裴珩说起家里的事。

“我已经说服父母,要和你一起同甘共苦。”

“咱们家里不缺银子,考进士不过是证明自己没有虚度时光而已,不考也没什么打紧。”

“而且我相信泰山大人是清白的,以后总有真相大白的一天,到时如果想考,再去考就是了。”

黎灵念笑听着裴珩碎碎念,感觉心里暖暖的。

似乎流放的路也并不是很难行。

三千里路,骡车足足走了一个月。

路上下人有逃的,有病死的,也有想逃被抓回来打死的。

黎灵一概不予理会,也劝父母和裴珩当没看见。

一路上相处,裴珩也渐渐了解了黎灵的为人,知道她并非冷漠无情。

只是对与自己无关的人和事,不会太过关注。

起初觉得她这样不好。

贤圣书上都在教人向善,常怀慈悲心。

后来也渐渐明白了她的心思。

她和她的家人如今身处泥潭,待下人再好,下人未必领情。

若是领情,不忍背弃旧主,不免要陪黎家人受苦。

所以,还不如各管各事,各寻活路。

到达流放地当天,正是原本定的两人成亲的日子。

如今自然不会有人再提成亲的事。

裴珩也没提,却把自己身上所有带来的银子都交给黎灵。

一家人在流放地租了个小院子住了下来。

这里是一个由官兵管理的屯堡,所有不是官兵的人都是流放的犯人。

也有一些是遇上大赦天下重获自由身的,只在这里待久了,习惯了,也就继续在这里住着。

近年天朝无战事,犯人们不需要充作役夫运送粮草,修筑工事。

主要工作是开荒。

女人很少,大部分犯人家属都充作官奴,很少有全家流放的。

少,却也还是有。

工作内容也便是给官兵们洗衣缝被。

也有一些女子不想过苦日子,或者被玷污了破罐子破摔,做起半公开的皮肉生意。

黎夫人和黎灵在这里就像两朵生在荒漠里的鲜花,引起所有人的注意。

官兵有事没事便往小院来一趟,说是送洗衣服,其实就是想趁机揩油。

裴珩看着不是办法,和黎灵商量,想让人给家里带个信,再捎些银子过来打点,让她们可以不必再做工。

黎灵没同意。

不是做不做工的事,这里天高皇帝远,官兵就是土皇帝,想做点什么,是没办法用银子阻止的。

裴珩很发愁,黎宰相不止发愁,更多的是内疚。

如果不是他招惹上奚洛儿,也不会连累妻子儿女陪他一起受罪。

一路奔波加上心事重重,黎宰相病倒了。

裴珩用银子打点官兵帮他请了几天假,又买了一些药给他吃。

银子就见了底。

不禁愁上加愁。

“这里的东西贵得离谱,银子用得如流水,我还是写信回家,让家里再捎一些银子过来吧。”

黎灵笑了笑,变戏法一般变出一包银子。

“给你先用着。”

“不过坐吃山空也不是办法,你说这里东西贵,何不辛苦做个行商?”

裴珩惊讶地看着黎灵。

“你是怎么做到的?”

抄家时所有东西都不能带出来,能带几件换洗衣服已经是官兵好心了。

黎灵竟然有法子私带出这么多银子,这是有官兵故意放水吧。

黎灵笑眯眯的没解释。

她早在官兵封府,不许内外交通时,就考虑到可能会被抄家,早就将细软收入空间。就算黎家人什么都不做,也足够舒舒服服过一辈子。

只是没办法说给裴珩听。

“你别管这些了,只说愿不愿意做行商吧。”

行商辛苦自不必说,路上难保不会遇到劫匪之类的。

裴珩却也没有推辞。

“做行商却也是条门路,只是我要召集一些人手,一起行路才更安全。”

当行商什么的,不过是让她空间里的银子合理化的一个借口而已。

“不急,这事的确要好好斟酌。”

在流放地安置下来的第二个月,裴珩主动向黎灵父母提起成亲的事。

黎灵父母很感动,自然也没有理由拒绝。

两人办了场简单却温馨的婚礼。

第二年三月底,裴珩置办了一些当地出产的毛皮,药材,正式做起行商生意。

同年七月,裴珩从京城回来。带回几车货物的同时,也带回赵行舟取代黎灵的父母,成为新任礼部尚书,并且进入内阁的消息。

而且也有人传说,赵行舟与三皇子走得十分近,三皇子有意纳赵行舟的长女为侧妃。

是谁诬陷黎宰相,答案已经昭然若揭。

裴珩想到自己之前为了赵行舟的案子,还曾联合同窗一起去官府门口静坐,对黎宰相多有不敬的事,不禁十分内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