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靖王靖国难 - 一品状元 - 下官

第三百九十一章 靖王靖国难 - 一品状元 - 下官

  “存勖。胜败在此一举。你部可以冲锋了。“

  眼见李存孝冲乱了神策军阵形。已然有机可趁。经验老到的李克用立即抓住时机。断然下令。

  “末将遵命。”

  一语方了。早已按捺不住的李存勖便喜不自胜地答应一声。一举长枪。大喝道:“兄弟们。莫让存孝将军专美与前。叫他们瞧瞧咱们兄弟的手段。杀呀。”

  “杀呀。”

  三万骑兵分作两路。呈钳形向神策军主力包抄过去。与此同时。田令孜也下达了将领。两军两翼呈雁翅状迎了上來。潮水般的攻击。箭雨、刀山、枪林。汇聚成了一副悲壮的画面。

  神策军是在发动局部反击。李存孝和李存勖又像较劲儿一般亡命厮杀。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湘水般的压迫力。顿时椎动着神策军迅速整体向后退了片刻。

  仅仅是片刻的后退。同样是混战。气势便完全不同了。二李气势如虹。田令孜的大军已形成了被压着打的局面。这一点。对李存孝的一万骑兵强行突入敌阵。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可以说。这是心理战的一个极为成功的范例。

  此时神策军正处于攻城不下。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士气不高。这种情形下他们应该采取的战术就是一击不中立即远遁。一旦形成正面决战的态势。对无心恋战的神策军士兵们來说。是一件十分威险的事情。在这一点上。田令孜再度犯了错误。

  当河东军各部将领的共同统帅晋王李克用及时回援。亲自指挥了这场战斗。军令通达。上下一体。这也是在这场大会战中决定胜负的一个重要因素。Www。。com

  当然。河东军将士上下一心。顽强作战的战斗作风。在此战中产生的作用也是勿庸质疑的。

  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意外因素对战争的影响。比如在这场战斗中。河东军当中有一个小小校尉。名叫周德胜。周德胜此前是河东一个小小的盐丁。因为参加了河东军。成为这支军队的一份子。

  他在战斗中负了伤。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肠子都流了出來。他在不支落马后。随手拔出佩刀。折断了冲到面前的一匹战马的前腿。使得马上的敌军掉了下來。然后。周德胜就顺势一刀砍下了这个敌人的脑袋。而他万万沒有想到的是。被他一刀杀死的人居然是神策军的主帅田令孜。

  田令孜的意外死亡。使得该部神策军军心大乱。从而加速了神策军的溃败。Www。。com从而使得整个战局迅速向河东军方向倾斜。使得神策军以较小的伤亡代价换取了一场大胜。战场上瞬息万变。不到最后一刻不可轻言胜败。一个小人物、一件小事、一个意外。都可能彻底改变战局。蒲州城头的王重荣见状。立刻打开城门。率领三军杀了出來。

  是役。田令孜殁。所部主力或杀或俘。歼灭近七成。可以称得上是完胜了。但是二藩军队仍不依不饶。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神策军部下仍然有一些部将杀出重围。率本部残兵败将脱离战斗。依靠仍滞留在战场上竭死战斗的士兵争取的宝贵时间迅速后撤。撤退的方向是长安。但是王重荣似乎被神策军欺负得狠了。阴魂不散。紧追不舍。

  神策军撤出数十里。來到一处小山。名叫中南山。以居高临下的优势。神策军仍有难敌蒲州军的急攻。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王重荣也是马上起家的藩镇元帅。一但有了决一死战的决心就毫无惧色。王重荣率部登山仰攻。一场血战。迫使神策军放弃中南山。继续撤退。一日之间。四易防御阵地。而王重荣则始终咬紧了他们。战斗之激烈。从王重荣累死三匹战马。换骑四次继续冲锋陷阵便可见一斑。

  最后。神策军只有三百余骑从山谷中逃脱。所部为掩护主将脱身。全部做了蒲州军的俘虏。神策军的一个都尉率三百余骑残兵败将逃回长安城。唐僖宗李儇闻讯如五雷轰顶。这支长安主力的全军覆沒。对唐军士气的打击是重大的。前一次田令孜打下陕州城。有取巧的成分在内。还不那么叫人服气的话。这次两军主力的遭遇战。却是一刀一枪的真功夫。

  这一战。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神策军仍然是完败、惨败。长安上下悲观的气氛之重可想而知。

  金銮殿上。李儇气急败坏的道:“怎么了。都哑巴了。一群饭桶。朕对你们太失望了。”

  李儇气得浑身直打颤。朝上众官员面面相觑。都拿不出一个准确的主意來。

  “启奏陛下。臣有本奏。”左厢站出一老者。李儇定睛一看。乃是神策军左使杨复恭。神策军左军现在是长安的最后一支兵马。也是李儇最后的倚仗了。

  按捺下自己的情绪之后。李儇犹如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急忙道:“杨卿可有良策。速速道來。”

  杨复恭道:“回禀陛下。臣现在左军中实有兵马三万。长安城实不足守。另外。王重荣。李克用。朱兹已经合兵二十万。气势汹汹。微臣以为陛下应当速速撤离。先至陇右李昌符处。另外再令洛阳七王爷和段国公立刻率兵回援。大事方才可期。”

  李儇颓然的坐倒在龙椅上。两度迁出长安。大唐三百年的君王里。他可是独一份啊:“真的只能如此了吗。”

  杨复恭拱手道:“望陛下三思。”

  如今长安城就仿佛一座牢笼。一旦离了这牢笼。说不定我还有机会光复唐国。再莅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