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回 忆往昔多磨多难 - 白马辞太平 - 玄鱼幻梦

第二百一十一回 忆往昔多磨多难 - 白马辞太平 - 玄鱼幻梦

说到底那些州府也无有多少过错,毕竟那时承天府深陷重围,岌岌可危,随时都有可能覆灭,根本无法传出消息,而周围各州府大都以被那身前控制,致使承天府成了一座孤立无援的孤城。江南各州府得不到消息,根本无法判断承天府此时的情况如何,若是派出信使,往返少说也要数月,根本无法及时分辨情况。而正在这生死存亡之际,江南各州府提心吊胆,严阵以待,可却偏偏跑来一个自称是贤临王的家伙,手执一份血书和一枚看似普通的玉环。

而江南各州府的知府大多数没见过贤临王本尊,又未曾见过洪文小皇帝的手书,那血书又无有玉玺加盖,根本无法辨明真伪,至于那一枚玉环,看似普通,准是路边随手淘来的地摊货,根本无法作为证据。故而各州府的知府为了保险起见,杜绝那贤临王乃是北军奸细的情况,便将他当作疯癫之人,赶出府去。

而世道纷乱,道路坎坷,那贤临王一路行来,原也是住客栈吃酒肉,奈何初入民间,人生地不熟,被宰的被宰,遭骗的遭骗,每每愤怒之时,想要亮出自己的真实身份,却又没有人相信他的话,见他风尘仆仆,靠一双肉脚出行,哪里像是出门便有八抬大轿的达官显贵,更何况还是圣上的皇兄,当今的王爷之尊,故而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招来一顿嘲笑讥讽。

到后来身上所带的盘缠都用尽了,便当衣服当首饰,甚么都敢当,唯独不敢当那玉环。想来若是有个识货的当铺,见了这玉环,虽说布满裂纹,但至少也能开出三百两的价格,足以让那贤临王一路舒舒服服的,虽说比不得做王爷时的荣华富贵,但至少要比现在沿街乞讨要强得多。可他却时刻谨记着洪文小皇帝的交待,不敢违背圣意。

不想当了那诸多衣裳首饰,换了百余两银子,刚一出城,便在荒郊野岭遭那山贼抢了去,可怜的贤临王登时又变成了穷光蛋,为了保住性命与玉环血书,他只得任由那些强盗贼寇胡乱施为,而不敢反抗,无可奈何之下,身无分文的贤临王姜郢便只得沿街乞讨,一路靠着他人的施舍才来到江南,一两天吃不上饭,也算是常事。他本受不得着许多屈辱,也想过自杀以谢天下,尤其是承天府陷落,洪文帝自尽,沈钦一统漠北及北方,建立卫国之时,那姜郢只觉自己愧对列祖列宗,愧对洪文小皇帝的重托,便想着以死谢罪。

但转念一想,若是自己真的自我了断,江南各州府无主,定然大乱。家不可一日无主,国不可一日无君,故而那洪文小皇帝的托付成了贤临王姜郢苟且偷生,活在世上的唯一支柱,即便是要谢罪,也该是等完成了洪文帝的嘱咐后再死不迟。这也让原本失去目标的姜郢重燃信心,被各州府赶出府衙后,他本不知该往何处去,这下他又有了目标,便开始寻找那安怀王的后人是否还留有血脉存世。

故而他便踏上了这一眼望不见尽头的漫漫征途,他深知千里寻人无异于 大 海捞针,更何况他找的还是一家已然惨死的人的存世血脉,更是难上加难。但姜郢并未放弃,哪怕是找一辈子,他也心甘情愿,至少在自己百年之后,归于黄泉之下,面对列祖列宗的质问之时也能无愧于心。但他也并非蠢笨之人,乞丐们遍布天下,他们的消息永远是世上最为灵通的之一,故而他也借着这个身份,与四海八荒的乞丐打交道,做朋友,谁能想到这个与乞丐们称兄道弟,玩玩闹闹的叫花子竟然是堂堂大姜国的王爷。

即便如此,他也没能得到安怀王后人的消息,但却从未放弃,而是一路打听一路寻找,不想今日偶然来到东陵府,实在难耐腹中饥饿,本想上门讨些吃食,见无人应门,正要离开,却被老天突降大雨所阻,想来或是冥冥之中,万事自有定数。上天不肯亡我大姜,方叫这有心人相见。锦帆与姜郢皆激动非常,故而那锦帆当即便将姜郢请到屋中歇息谈话。

且说那正在屋中忙活的巧儿姐见了那叫花子竟随锦帆进了屋,只当是锦帆劝动他进来歇息,本是欢喜非常,但又见他二人喜笑颜开,欢喜非常,全然不像是刚刚认识,只像是故人一般,故而颇为好奇,便瞪着一对清潭似的双眸盯着那姜郢。姜郢自然察觉到了那灼灼目光,便循着目光来处望去,也冲着那巧儿姐微微一笑。这二人之间倒没甚么,只是那锦帆警惕起来,当即转身将姜郢挡在身后,并对那巧儿姐说道:“巧儿姐你且先去忙罢,我与这位兄弟乃是故交,有几句话要说。”

那巧儿姐闻言便转身离开,锦帆这才回过神来谦恭一拜,说道:“方才言语多有冒犯,还望王爷恕罪。”姜郢倒不甚在意,故而摆手说道:“不妨事不妨事,这些日子来我为了生活,为了找到你们,不惜和乞丐一起生活,称兄道弟,甚至成为乞丐。你看看我这个样子,哪里还有半点王爷的架子......”说罢,那贤临王神色黯淡,长叹一声,嘴角则勾起一抹苦笑。那锦帆则安慰道:“王爷你受苦了,不过如今我等既有缘在此相见,想必定是天意不绝我大姜,江山有幸,社稷有幸,百姓有幸。”

但姜郢的注意力却还在那已然离开的巧儿姐的身上,故而指着其背影问道:“这位大姐是?”“她名叫巧儿,我们都称一声巧儿姐。她原是此间一农户的女儿,我们隐居在此后,曾与那农户交好,不想农户早亡,这巧儿姐无人照料,无奈之下,便寄住在此,托我们照顾。平日里做些杂活,以此为生。”姜郢恍然大悟,点头说道:“原来如此,但不知,年岁几何?”

“莫要看她生的有些年长,其实不过一十六岁。”锦帆如实说道。姜郢闻言大惊,原来这哪里是甚么妇人大姐,分明是一位姑娘,这不禁让姜郢对自己先前的言语有些惭愧自责,但转念一想,那姑娘方才也称自己为老叫花子,想来定是见自己浑身上下,脏污不堪,破衣烂衫,蓬头垢面,多少时日未曾打理过的乱发与胡须遮蔽了自己的本来样貌,加之风吹日晒,不仅皮肤黝黑苍老了许多,更是让他的声音也略显沙哑。让自己这个原本不过一十七岁的少年,变得好似老人家一般,也不怪那巧儿姐误会了。

想到此处,姜郢不禁苦笑着摇了摇头,而此时锦帆又迎他进屋,他便不再逗留,与他一同上前。不想刚一进屋,那正在厅中休息的姜遇鹤见锦帆折返归来,只当他已然办完了事,便噌的蹿起身来,快步跑到其身前,一把将其抱住:“锦叔,你回来了!”锦帆还未开口,那身后的姜郢便望见那小小的姜遇鹤,颇为惊讶的说道:“这,这......此子莫非是大皇伯的孩子?”锦帆微笑着点头说道:“不错,他正是我家主人的长子,姜遇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