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好成人之美(2) - 古境笙歌祭 - 折耳一叶草

第一百三十七章 好成人之美(2) - 古境笙歌祭 - 折耳一叶草

玉琼飘入拦着破帘子的屋子,屋内光线昏暗,且多数的家用都不成形,实在很是贫困――而作为这间屋子的主人,那名叫做清桦的女子坐在几片破帘布后面,手里不知道在做些什么。

玉琼凑近了,才瞧见昏黄的灯光下,清桦正在一针一线地勾着什么,等了一会儿,渐渐成形的是一只站在枝头的凤凰。只是那明艳的绣线与衬底的灰黑色旧布全然不搭――玉琼猜测那衬底的布料也许来自一件衣服。

完工的清桦又修了修,将手头的东西在灯光下比对了一下,又瞧了一眼门口处毫无动静的破布帘子,看到长乐并不曾有进来的迹象,长出了一口气,轻声道,“还好赶完了。”

说罢又将那衣服展开来,在灯光下细细比对。

玉琼这才注意道,这确实是一件衣服,而且还是破旧的男式:而这里唯一的能够穿的上这件衣服的就是外头的长乐了。

“真是的,身板突然长大,家里都没有准备衣服,还得我给你拼一件出来。”清桦轻声自言自语道,伸手拂过那衣料上的每一个针脚。

与穷鬼飘在旁边,因为清桦实在是实打实的凡人,所以不管是玉琼将脸贴到那图案上去瞧看还是将下巴搁在清桦的肩头听她自言自语,清桦都是毫无察觉,根本不知道在这间屋子里除了她还有一个灵体的存在。

按照清桦所言,怕是长乐这一回与上次见到的时候完全不一样,应该是对方阴差阳错用了仙术将自己的成长速度提升了吧?她本来还奇怪,前代长乐花了五万年才从一位小孩童长成成年人的模样。

有些神仙是要经历这样一个成长过程的,有些却不需要。她与前代长乐出现的时候都是小孩子的模样,这势必就要花上许多年来成长。而有些神仙是后来得道后位列仙班的,便一直保持成仙那一刻的模样,所以仙界有的神仙看上去甚是苍老。还有一种情况,便是类似九九那样的妖仙,精怪成仙多半是不需要成长的那一种。

而那群需要自己成长的神仙中,有的神仙成长速度飞快,只需花上几百年几千年,而有的神仙却要花上几万年――她和长乐就是这一类的。

她与长乐是很小的时候就遇见的,他们花了十万年一起陪伴长大。

现在相想就通了,为何这一代的长乐十年便长得如此大了――原来还是一夜的变化。

不过玉琼身为灵体并不能直接与清桦对话,自然也是探不出清桦真实心意,只是不管怎么样亲手为了对方缝制一件衣服说不定就是真爱了。

玉琼决定附上清桦的身。

要这么做的原因自然是为了更好地了解清桦的心里想的是什么,九九所言长乐的成全,其实她自己这么做又何尝不是成全?

前代长乐已然成为过去,现代长乐忘不去的又是别人。她这个本就是过去的人又谈何什么不成全呢?

融入清桦身体的那一瞬间,她感到了一股暖流包裹过来――那是属于这具身体主人的温暖。

仅仅是融合的那一瞬间,玉琼就看到了大量的扑面而来的情感与记忆碎片。

年幼的孩子牵着一只苍老的手,漆黑的瞳孔深处折射出的是一男一女背着巨大背篓离开的背影――这应该是她的父母出门采摘药草养家的画面。

破旧的家里到处是破旧不堪的东西,小小的孩子摆弄着面前的几个泥块,这就是年幼的她的的玩具了――清桦的童年过得虽然贫穷但似乎也并不是十分不堪的。

再然后,出现在面前的是两台巨大的棺材,满眼都是头上扎着白布的村民走动着,四下里都是起伏的哭声,孩子的面孔上传来的是滚烫的触感――清桦的父母在她幼时因为上山采药不慎滑倒,双双殒命。

那个苍老的背影也消失了,不知从何开始孩子背上了那个比她大上许多粗上许多的背篓――小小年纪父母双亡,这个不大的孩子已经承受了生活的重担。

片段飞快地转着,大多是孩子一个人生活的艰苦,慢慢地,孩子长大成了女孩,也有了十四五岁的模样,然后她在那山间遇到了一个身着白衣的俊俏少年――那就是长乐。

女孩与则名少年在一起生活了十年,十年间,少年从语无伦次甚至不知如何交流的野人到如今会关心也懂得人际交往的正常少年,经历了太多太多。

清桦的走马灯不长,却看得玉琼严重酸涩。

长乐的现在,清桦塑造了很久,换句话说,她值得长乐的爱。

再说清桦对长乐的感觉,更是别说,说一句入乡随俗的话,长乐就是清桦当童养夫养的,更别说十年来一起的感情了。

玉琼决定帮扶一把。

两人现在的关系实在是发展缓慢,按照前代长乐的性子,现代长乐想必也一定是十分慢热的,再加上迷迷糊糊的清桦,两人的关系发展到一定的阶段还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呢?

清桦或者说现在是玉琼了――原本的清桦因为她的强行挤入,已经暂时陷入了灵识昏迷的状态。玉琼控制着清桦的身体捻起桌面上的衣服,素手轻轻拂过上面的纹理,密集精巧的针脚正是显现了手艺人手工的精巧之处。

愣了半会儿神,玉琼才想起正事来,抬首朝外头唤了声,“长乐。”

外头人应一声,不多一会儿便瞧见长乐进来了,一边走一遍将手上还未擦干的水抹到衣角上。

――――――――――――――――――

男子坐在酒馆一禺,抬手叫小二给自己上壶酒。小二瞧着这位带着大斗笠看不清面容的客人,虽然心中疑惑,但毕竟这位客人出手阔绰也便转身给他上了壶酒。

男子握着酒壶的壶口,听见旁边一桌几个大口吃酒的汉子的言语,动作停滞。

“你们还记得那唐府的少爷不?”

“哪个唐府?这天下那么多有名有姓的唐家,大嘴,你别是又闯了什么祸端罢?”

“去去去,”先前那大汉切道,“我什么时候惹祸了?天下唐家虽多,但我说的唐家还就只是京城那家。”

“你先前是说过那唐家十年前丢了个儿子,怎么,这回又丢了一个?”说罢那人哈哈大笑起来。

角落里的男人听到这里不禁紧了手,手掌紧紧地裹住那壶口,斗笠下的面容微微松动。

“不是,唐府就那么一个儿子,丢了一个,怎么丢第二个?”

“那是怎么了?”

“还是这头一个。”周围便头不屑地出口气,大汉道,“你们别不乐听啊,我要说的,是后续。”

“那你就说说,这后续,唐府是找到了那个儿子?还是什么?”

大汉喝了口水润润嗓子,故意吊了一番胃口后才道,“十年前这唐府丢了个儿子,弄得满城风雨,就是圣上也下旨帮忙寻找,只是十年来毫无踪迹。最近,唐家老爷又升了官,这件事又被提了上来,有人报官说是前些日子在我们城里,见着一位男子。”

他拉长了音,故意顿了顿,便有人急着问,“然后呢?”

大汉伸出一根指头,在几个人当中指了一圈后落在问话的那个人身上,那人一惊,大汉道,“那男子,酷似那唐家小少爷,唐老爷得了信儿,带着家眷就往这里来了。”

“这别是谣传吧?这么多年了,那唐家小少爷骨肉怕都是烂在泥里了吧?”有人问。

大汉回道,“可是耐不住唐家老爷和唐夫人相信啊,人家一直信着自己的儿子没死呢。再说呢,据说每年都会有一份不知来处为何的署名唐未明的信儿报平安,这唐家人更不会轻易放弃寻找了。”

“不过要我说,好端端的,若不是被贼人拐了走,怎么会无端离家失踪?”有人半开玩笑道,“那可是唐家诶,换作我,每日享乐,绝对不会离开那个家半步。”

旁人便撮蹿笑他,说他没这个福气。

男子听到这个地方才缓缓松开了手,翻过倒放的杯子,给自己斟了一杯。

一晃竟是有了十年。

唐未明。

他轻笑一声,说罢饮下一口酒,喉中滚出几个模糊的字眼。

你有十年没见爹娘了吧?

唐未明是唐府失踪了十年的小儿子,而眼前的这个男子就是那个失踪了的唐府少爷唐未明。

当年九九不辞而别,只留下一张肖像,和上头写的几行诗。

那一年他十八岁,师父走后不久,唐府就和宫家正式定亲了,他看着盛装出现的宫家小姐,眼前出现的却是九九一袭红衣,艳丽若天下之春的样子。

“我不喜欢宫囝囡。”十八岁的他丢下一句话,就这样逃婚了――在订婚后不久唐府上上下下皆是一番喜庆的样子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