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盛安老总辞世 - 迷案 - 三门

第211章 盛安老总辞世 - 迷案 - 三门

回去后,他又拉着我喝酒,喝着喝着,他竟然哭了起来。他说他痛恨老天的不公,他的妻子儿子那么好的人,竟然离开的那么早,而那些伤天害理的混蛋,却能活的好好的。

我听出他这句话话里有话,便问他指的是谁,老黄摇了摇头,不想在这个问题上多说。他让我先回去上班吧,不然要被人穿小鞋了,并且他隐晦的提醒我,一定要小心局里的一些人,免得被人背后捅了刀子。

随后他就下了逐客令,将我从他的房子里赶了出来,站在门外,我心里还在思考着刚刚老黄的忠告,莫非要变天了?

盛安建筑投资公司的老总死亡的消息,如同一阵风席卷了江城,大小媒体,人民日报,去都是这条消息。所有的人都称赞他为江城做了很大的贡献,没有他们的建筑投资公司,就没有现在的江城。

可是这些一致的声音中,却突然传出一个不和谐的声音,没有人知道他是谁,只是一封信寄到了各大报社和媒体。信中说盛安老总是一个丧尽天良的混蛋,草菅人命,应该不得好死。

信上说的有理有据,他说每次施工都会出事死人,并且很多地方都偷工减料,大头都被他们自己独吞。并且还牵扯出了很多的领导,不过没有一一点名,说他们也参与了瓜分项目工程款的罪行。

这件事很快就被各大报社压了下去,但一些小报社为了博人眼球,还是铤而走险发了出来。一时间,盛安老总就再度登上了头条,良心企业还是虚有其表,盛安建筑投资公司不得不说的内幕……等等一系列的跟风报道接踵而来。

不只是媒体,就连贴吧,论坛等网络交流平台,头条也被这条消息占满。市民分为了两方,一方认为江城发展到现在少不了盛安建筑投资公司的有力扶持,就算有些地方稍微有些过线,也可以原谅。另一方认为犯罪就是犯罪,更何况出了人命,应该彻底调查。

这件事到底还是闹到了省里,省里下来文件让我们彻底调查此事。这是一个烫手的山芋,没有人敢接,如此大的一个公司,怎么可能没有一点儿黑幕,想要调查也能查出蛛丝马迹。

可是没有人嫌弃自己活的长,在会议开始时,我发现他们竟然默契的集体缺席,结果这场会议只有局长副局长,江处长,和我。所以这个案子理所当然也就落到了我的头上,这个时候我也反应了过来,为什么之前他们会对我如此不待见,恐怕在就预谋了此事。

我摇了摇头,笑笑,将这个案子的文件拿到了手中。在接手这个案子之前,我提出了一个要求,任何人都不可以干预我这次案件的调查,并且我要求成立专案组。

江赫处处和我作对,他第一个跳出来说不同意,说只是调查又不是抓捕,没必要成立专案组。我基本已经确定他就是狼群组织的人,可奈何他是我的上司,这个时候我也不好反驳。

好在郑局长将成立专案组的文件审批了下来,我可以自由抽调人员,不过时间只有一周。郑局长说务必要在一周内调查清楚,无论是什么结果,都要给市民一个交代,消除舆论的影响。

我没有理会江赫,狼群组织将这样一个愣头青打入江城的刑警队就是一个错误。在我看来,如果坐在那个位置上的是方经理,现在局长恐怕都已经易主了。

拿着文件离开了会议室,郑欣和小刘围了上来,他们脸上还挂着怒意,恐怕已经知道了我被他们摆了一道的事情。

我笑了笑摆摆手,说没关系,我们是人民警察,有案子就要去查,不求每个案子都能查清真相,但不能愧对自己身上的警服。

我这句话说的很大声,整个市局的人都能听到,他们的脸色铁青,头都要低到了桌子下面,虽说愤怒,却又无力反驳。我冷笑一声,让郑欣和小刘去找吴猛和技术科的科长,然后到我办公室集合。

回到办公室,我正准备看案子,忽然想起来昨天老黄给我的那封信我还没有看。拉开抽屉,那封信还静静的躺在那里,上面还残留着淡淡的余香。

这股香气我很熟悉,正是陈美伪装成李雪时,她身上的香水味。之前在朝阳县分开的时候,我就知道她会来找我,只是没想到这么快。

拆开信封拿出信纸,上面用娟秀的字体写着一个地址,我看了后拿出打火机将信封和信一起烧掉。

做完这一切后,我才打开装着这起案子的档案袋,档案很厚,关于盛安建筑投资公司的资料都在这里。

盛安建筑投资公司的老总名叫王文盛,他的儿子,也就是现在的接班人叫做王文安,这也是盛安公司的由来。

资料上说,王文盛在三十多岁之后才创立盛安建筑投资公司,之前他不过是工地上的一个工头,每天风吹日晒,却挣不到多少钱。有时候工人出事,他自己还要倒贴钱赔给人家,一年下来,还了房贷基本剩不了多少。

于是他就升起了创业的心思,那个时候他已经有了儿子,就是王文安。所以他决定这个公司叫做盛安建筑投资公司,也算是他的老本行,这些年他也算积累了不少人脉,拉来了赞助。

虽说起初这家公司是东拼西凑才开起来的,不过确是一家私有企业,也就是说王文盛至少占了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拥有绝对的话语权。起初公司确实很困难,连员工都招不齐,一个人顶着三四个班,每天只有两三个小时的休息时间。

因为他们的公司刚刚建立,又没有太大的单子,所以很快就亏空。为了补上这个缺口,王文盛再度借钱,很快就欠了几千万的债务。

眼看着公司就要倒闭,江城的市长忽然找上他们,将城市的绿化建设交给了他们。虽说官方的活不好干,但对于当时的盛安公司来说,就是落入水中的救命稻草。

他们拼命的抓住,终于从死亡线上爬了上来,赚了十几万,终于将员工的工资发了。当时王文盛也是一个果断的人,剩下的的钱他没有自己留着,而是全都作为奖金发给了手下的人,抓住他们的人心。

可以说,现在盛安公司的高层,全都是当时留下来的,跟着盛安公司度过了最困难的一段时光。从那之后,盛安公司慢慢回暖,总算在第三年补上了亏空开始盈利。

据说当时王文盛的妻儿差点儿睡马路,因为换不上贷款,他们的房子被查封,后来是回到了农村的老家里住着。

他当时娶了一个好女人,他的妻子为了他做出很多牺牲,却没有一句抱怨。可惜的是,他们可以共苦,却不能同甘,在公司开始盈利后,一个噩耗传来,她的妻子患上了胃癌。

因为创业的那段时间很多时候都是没时间吃饭,二人都烙下了胃病,而他的妻子要严重些,发现时已经发展成了癌症。

王文盛的妻子离世后,盛安公司发展的愈发的迅速,很快就成为了江城的龙头企业。可是王文盛并不满足,他开始进军房地产,承包各种项目,只要是能接下的,他都不在乎吃相。

有人说他之所以这么拼命,是为了给儿子留下产业,他已经对不起他的妻子,不想儿子也跟着他吃苦。

如今盛安公司终于壮大起来,他也到了晚年,昨晚他在观看一栋歌剧院的图纸时候,终于坚持不住,突发脑溢血,发现的时候,已经是一具冰冷的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