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夏津府和宿月园 - 公主您说了算 - 会飞的大头驴
时间回溯到六年前。此时的崇茂大陆已有千年历史,整个大陆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北有高山直入云霄,南有大海一望无际。在这片大陆上分布着十六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有三大强国,从北至南依次是季禺国、周绕国和幽覃国。接下来的故事就发生在最北方的季禺国。
---------------------------------------------------------------分割线-------------------------------------------------
季禺国是大陆北方的强国,也是大陆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地处大陆东北角,三面环山,西南一隅与周绕国等诸国接壤。国内气候偏寒冷,大多数地方一年只有两个季节——冬季和夏季。冬季冰雪铺天盖地,夏季虽能冰河开化但草木生长却十分缓慢。冬冷夏温、冬长夏短,这样的气候条件使得季禺国大部分地区都无法进行农业种植。时间久了,季禺国便渐渐发展成为一个游牧业为主的国家。不过季禺国西南一隅倒是个例外,那里靠近富饶的周绕国,地形相对平坦、土壤较为肥沃、气候也是四季分明,适宜种植农作物,又因与周绕国相接,商贸十分发达。
别看季禺国整体的生存环境十分糟糕,季禺国实际上却是崇茂大陆上少有的富庶国家,不过季禺国的国民就没那么好运了,相互间的贫富差距十分严重,少数的富人掌握了大量的财富。这种国富民穷的状况之所以能出现,主要是季禺国地下丰富的金、银矿产造成的。整个崇茂大陆上近半的金和银均产自季禺国。季禺国政权统治阶层因知道金、银矿产的重要性,早将矿产牢牢的掌握在他们自己的手里,每年只靠金、银矿石,季禺国的统治阶级就能换来无数的财富。为了保证金、银矿产的开采和冶炼,季禺国的当权阶级对参与采矿、冶炼的百姓也相对重视一些。季禺国国内大多数百姓都从事着夏季放牧冬季采矿的生活。两项相加,多数百姓还是能勉强度日的。如果能成为政府招募的冶炼师,那这个人每年的收入便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无奈季禺国气候状况过于恶劣,百姓们即便比较富有,但是物质条件并不丰富,再加上当权者对百姓的教化手段十分有限;季禺国国民过得日子并不和美。大陆上许多国家的百姓,特别是南方国家的百姓更是视季禺国为狄夷之国,嘲笑季禺国国民多是粗鄙之人。不过碍于季禺国民风剽悍,当权者更是喜欢兴兵弄事。近年来,他国百姓在季禺国国民面前也并不敢大放厥词了。即便如此,与季禺国西南领土相邻的一些小国每到秋收之季,都会遭到季禺国铁蹄的侵袭,这些小国早已不胜其扰。
然而季禺国内也有一处例外,那便是沈大将军守卫的部分西南边陲。这里气候相对温暖,通过商路,季禺国国中百姓与邻国——周绕国——接触的机会比较多。积年累月,百姓们渐渐被周绕国的文化所折服,在季禺国内形成了一个小范围的农耕文化圈。
而我们的故事就发生在季禺国西南这个农耕文化圈内的一个小而重要的城镇——夏津府。夏津府是季禺国与周绕国相接的边疆重镇。两国在此处仅隔着一条不宽却十分深的苍耳河。
夏津府做为边关小镇,却成为季禺国的西南经济重镇、交通枢纽,盖因这条苍耳河。夏津府此地背靠岚山,面对苍耳河,地势相对开阔而平缓。沿苍耳河逆流而上可到达季禺国的政治中心——逐日城,顺苍耳河下行则可到达周绕国的重镇川城。苍耳河水深,可载大舟,一年里通行时间可达近十个月之久。如此天然的航道使得夏津府的商贸渐渐的繁荣了起来。商贸繁荣带来了人群,加之此处与周绕国相邻,积年累月,夏津府便慢慢的成为了季禺国西南边陲的重镇,有着不可取代的经济、军事和文化地位。
------------------------------------------------------分割线--------------------------------------------------------
季禺国居摄三年,夏津府的初雪来的要比惯常早一些。农历十月初七这天早上,夏津府的百姓们一开门,便看到了一个银装素裹的世界。说起来,夏津府也是个一年里四季分明的地方,可以说是“春有百花夏有月秋有凉风冬有雪”的好地方。雪,对于夏津府的百姓来说,自然不是什么新奇事物,但是隆冬大雪对于夏津府的百姓来说,就是罕见的稀罕事儿了。许多老人终其一生都没见过这般隆冬厚雪。而今年的夏津府,却被盖上了一层厚厚的雪被。上至耋耄老人下至垂髫孩提,无不因这场大雪而满脸兴奋。
然而在夏津府的东北角,却有一方土地,并没有感染什么兴奋劲儿。那就是夏津府内曾被人津津乐道了五六年之久,后来渐渐被夏津府百姓仰视的宿月园。
对于夏津府土生土长的百姓而言,宿月园一直都是个让人印象深刻的地方。十几年前,这园子还是夏津府里臭名昭著的“鬼园”,荒废许久。后来一对儿打南边来的夫妻带着襁褓中的孩童和几个护卫买下了这园子。夏津府的百姓们私下里便流传起这对儿夫妻被人蒙骗的多个话本。有些好事儿的人甚至还开设了赌局,赌这对儿夫妻能在这园中住上多久。
百姓们之所以如此,皆因这院子已经倒手了五六家,每家都在园子里住不久,此前最长的一家也就住了小半年。没成想这对儿夫妻还真的住了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渐渐对这对儿很少与外人来往的夫妻失去了兴趣。这对儿夫妻如何被骗、多久会离开这园子的话题渐渐被其他新鲜事儿所取代。就当大家渐渐遗忘了这个园子的时候,这对儿夫妻又做了一件“大事儿”,使得他们重新成为了夏津府百姓饭后最热门的谈资。
夫妻俩住进鬼园的第二个春天买了三十亩良田和五十亩林地,接着便在鬼园门口张贴了告示说要招募长工。招募长工本不是什么怪事,毕竟这么大的园子要打理,夫妻俩买的田地也需要照看,人手不够是很自然的。但这夫妻俩招募长工的要求简直让人惊掉下巴。
这首当其冲的便是年龄要求——长工不分男女,但需在十二到十四岁之间。招募园子里的长工要一两个孩子也是有的,可是还是需要以成人为主,至于田间地头干活的长工,自然是需要年富力强的了。哪成想这鬼园的主人却偏偏要半大不大的孩子。这第一条就让夏津府的百姓们感到十分诧异。不过,自家半大的孩子若是得了这份工作,家庭收入也能多上一笔,所以夏津府甚至周遭的百姓听后都十分踊跃地领着自家孩子来报名。
然而到了报名现场,许多百姓便开心不起来了。这对儿夫妻的招募条件是一条比一条诡异。接下来这第二条是隐性条件——报名者五服之内亲人俱无为佳——当时报名的人们并不知道还有这么一条。这对儿夫妻先是要求报名者填报五服之内的全部亲属姓名及其他信息。经过多次暗地里核实及查证后,夫妻俩留下那些亲戚较少甚至没什么亲戚的小孩子。
这轮筛选的结果一出,百姓们自然觉得这鬼园的主人有些不可理喻。本来报名的小孩子有将近九十人,这轮筛选过后就剩下三十来名了。就在被留下的人以为自己安稳无虞之时,鬼园夫妻二人又搞了第三轮筛选。
这第三道关卡便是长工们的身体状况,准确的说就是根骨。鬼园的男女主人亲自把关,查验剩余人员的根骨状况。这轮过去,又筛出去六七人。
而这筛选根骨还不是最后的考验,考教识文断字的能力才是最后一关。等到这第四轮筛选下来,宿月园只留下了十一名小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