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 代嫁王妃10 - 女帝成长指南(快穿) - 夏风清水

99 代嫁王妃10 - 女帝成长指南(快穿) - 夏风清水

“放肆!她不过是个小小王爷的正妻, 而且也不知道是以什么手段嫁进去的, 能不能得到祖宗的承认还未定论呢!我是太后,她岂能当得起我颔首回礼?”太后右手重重拍在凤椅的扶手上, 凤眉倒竖一脸怒意, 画着精致妆容的脸上因为怒意明显终于露出了她这个年龄本该有的细纹。

嫣然突然掩唇一笑,这笑声在太后发怒后显得有些寂静的慈安宫中显得极为明显, 嫣然笑吟吟的抬头看着上首的太后,眉目精致婉约,目光灵动柔和,不带一丝恶意:“不是太后娘娘说的,今日是家宴吗?既然是家宴,论的自然是家族礼法。太后娘娘您如今虽然已经是贵为太后, 但是毕竟是庶族出生,想必对于大延的礼仪法律还是有所欠缺。不过这也是难免的事情,太后娘娘当年不过是后宫中的一个小小妃嫔, 也不用像母后那样打理后宫, 哪里用得着学这些呢!”

“你放肆!”太后被突然提及当年深感耻辱的事情,已经顾不得形象直接出言骂道。

嫣然垂下头,蹲身行了个福礼:“臣妇若有言辞不当的地方,还请太后娘娘恕罪。毕竟臣妇可不像是姐姐那样胆大,什么都敢算计, 臣妇胆子小的很,被太后一下就有些失了分寸,想必太后娘娘当年也有这些体会, 想必不会对臣妇的失礼多加责怪了。”

宴荣脸色沉下,直言太后出身低微,最打脸的不是太后,而是如今的宴荣!大延不仅讲究母凭子贵,更讲究子凭母贵,只有出身尊贵教养非凡的母亲才能教养出尊贵的孩子来。在大延,嫡子嫡脉与庶子的地位差距之大,两者之间的沟壑之深,都是其他朝代所不及的。严苛的律法的家族礼法确保了嫡子的继承权,这也是为什么,宴荣作为长子即位却受到各方面的排斥和抵触的原因。

而且,嫣然突然提到宁熏然,这不得不让宴荣心下怀疑他和宁熏然的事情是不是已经被宴清知道了,他自然是知道这件事情是瞒不住的,可大家心知肚明和当众说出来,那可完全是两回事!

若是继续让这个女人说下去,只怕就不好收场了,宴荣如是想到,立刻便给太后使了个眼色,示意她尽快结束这个话题,不要再和他们纠缠此事。既然老王爷摆明了要在此事上护着他们,那他们便暂且退让一步,又有何妨。

太后虽然心有不甘,但是她却知道她如今的地位大半都依靠宴荣,便也只能开口笑道:“三皇爷不愧是族中的宿老,刚才是我失礼了,先帝去世后,哀家的精神就一直不大好,若是有些什么不当的话语,还请三皇爷见谅。今日是小六的好日子,也不能因为我这个老太婆搅和了,既然新媳妇已经敬了茶,那便是我们宴家的媳妇了!”到底是在深宫中生活了多年的人,变脸什么的完全不在话下。

“安王既然已经成婚,按照我大延皇室的礼法制度,合该为他选取一块合适的封地,封王称孤道寡了!”老王爷话音一转,果然如同太后所希望的那般不再紧抓着她的错漏不放,转换了话题。只是这新提起的话题反而更让太后气得凤目喷火、愤怒难当。

一旦安王就藩,那便是天高皇帝远,远在皇都的宴荣和太后将无法再对安王做出有效的限制,就算朝廷有旨意下达,远在封地称王的宴清也大可以听调不听宣,完全可以视朝廷的旨意于无物。因着宴清嫡子的身份,朝堂上对于宴荣继位这件事情终究是有些质疑,将宴清放在皇都,固然是碍眼又碍事,但是宴清就在他们眼皮下发,即使暗中有些布置,在皇都中势力已经扎根成网的宴荣太后也不怕他翻天。

可若是宴清就藩,不管这藩国地势多么偏僻、出产的粮食矿产有多么的少,但这到底是一个独立的小国了,宴清便是这王国的王,可以主宰藩国内一切的事物,有了可以尽情施展自己能力的领地,宴清的势力膨胀几乎是可以预见的事情。

但在宴荣和太后看来,这才是他们最不能容忍的地方!况且,一旦他们同意了宴清就藩,那么宴荣的那些只分封了藩国,却仍旧因为宴荣的旨意滞留在皇都不曾就藩的兄弟们,也有足够的理由和底气递折子请求返回藩国了!到时候,从皇都放走的可就不止宴清这一头狼了!

太后胸脯重重的起伏了几下,她强压下脸上将要浮现的恼怒和愤恨,露出温和慈祥的微笑来,右手带着护甲的手指已经牢牢掐在凤椅的把手之上,仍旧白皙纤细不见多少细纹的手此时青筋暴起,显然已经是极度愤怒了:“三王爷这话说的即是,按理来说,安王成婚了已经可以成家立业了,是该分封藩国了。只是,安王是先帝最小的孩子,最是任性娇惯,又被先帝宠得不像样,你看看,他还未行冠礼,又是刚成亲,把他就这样送去藩国,我实在是不能在这个节骨眼上前往藩国,他哪里受得住藩国的苦啊,我实在是放心不下他去那么艰苦的地方。”

“且还是在皇都历练几年,等他及冠了,再就藩吧!这几年,就让安王多陪陪我,也让哀家享受几年的天伦之乐。先帝也曾夸过安王孝顺,想来安王不会违背先帝的话吧!”

“太后说的有理,王爷确实是孝顺的,对于先帝的教诲王爷自然是无敢不从。”嫣然上前一步深深福礼,姿态恭谨柔顺,语调平和语气却很坚定激昂,“只是身为男子,自然是要以家国大事为重,先帝生前对王爷多有悉心教诲谆谆教导,是希望有朝一日能看到王爷能成为国家栋梁,为国事分忧解难,而不仅仅是一个承欢膝下的幺子。如今王爷就藩正是王爷出力为大延、为朝廷、为百姓谋事的时候,便是藩国清苦艰难,王爷与我也绝对不会胆怯害怕。”

“能为陛下和太后娘娘分忧国事,是王爷心中志愿,这也是王爷,对太后您的一片赤忱孝心,太后娘娘您如此慈爱和蔼,对王爷也是爱护有加,想必一定不会置王爷的孝心于不顾!”

宴清接过嫣然的话头,万分默契的继续煽情,他脸上流露出几丝追忆和怅然,但却没有任何的黯淡悲哀,而是充满了坚定和不移的信念,他慨声而叹:“宴清自总角之年,父皇便教导宴清要以国家大事为重,要成为宴家的麒麟儿,多年以来,宴清一直以父皇的勉励鞭策自己。如今父皇逝去,宴清只有竭尽全力达到父皇的期望,成为让父皇骄傲的儿子,才不负父皇多年来对我的一番悉心教导苦心栽培。”他转身,面对着先帝陵墓的方向远远躬身拜下,表情诚恳神情坚定,竟然给他的动作添上几分肃穆和神圣。

宴荣肺都要气炸了,却还是努力按捺着怒气和将要脱口而出的怒骂,作出一副疼爱弟弟的友好温和兄长的模样来:“六弟有此份宏愿志向,朕甚是欣慰。但六弟有此大才,区区藩国如何有足够空间能让六弟大展身手为国效力?朕如今即位,正是要大力推行新政的时候,朕还需要几位弟弟留下来帮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