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散文 - 先前的风气 - 穆涛

乡土散文 - 先前的风气 - 穆涛

“乡土散文”这个概念,该是从田园诗演绎过来的。田园诗,是古典诗歌里的大户,也是中国传统文学里的基本面。田园经济是旧中国的核心,土地的内涵是单一的,就是土里刨食,种田吃饭,继而安身立命。以前,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是从土地出发,最终再回到土地。军人讲解甲归田,官员讲告老还乡,读书人讲耕读传家,商人讲置办良田多少多少顷。土地的拥有度是身份的标志,以前皇帝给臣僚发奖金,最耀眼的也是赏赐土地。皇帝是最大的地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旧文学里写“袅袅炊烟,鸡犬相闻”,写“带月荷锄归”,写“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田园风光,都是围绕着当时的核心价值,是写当时的“主旋律”。

今天的乡土散文,该如何写乡村、乡情以及故土呢?仅仅寻找一份心安,找一份诗意,够吗?

越来越清晰了。当代中国社会改革进程的焦灼点之一就是土地以及土地上的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