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游览宁北(二) - 草根警察 - 一笑也是乐

第二百三十八章 游览宁北(二) - 草根警察 - 一笑也是乐

孟师傅说话的时候。周围的邻居。也在随声附和。

他们之中。也有亲戚、朋友或者是同事的孩子。得到了挽救。提到这种事情。当然都是感慨万端。

“孟师傅。话可不能这么说呵。工作是大家干的。我也只是其中的一分子哟。要谢就谢我们局长吧。是他领导得好。谢我可不行哦。”

听到孟师傅和邻居的夸奖。龙若海也是打心眼儿里开心。不管怎么说。自己总是帮宁北人民做了一点好事。

听到龙大队长到了自己的家。孟师傅的儿子。专门从单位里赶了回家。说是要谢谢龙大队长上次在车上对父亲的帮助。

这位比龙若海年龄小三岁的小伙子。也是一个爽快人。交谈之中。两人一见如故。相互之间。Www。。com很快就以弟兄相称。

小孟在宁北宾馆做大堂经理。也是见过世面的人。各式各样的消息自然听得不少。对这位龙大哥当然是佩服之至。当龙若海请他多关心有嫌疑的旅客。特别是南方来人时。立即拍着胸脯应承了下来。

费了好多口舌。才算是谢绝了孟家一门老小的热情挽留。好不容易脱身而出的小俩口。继续在宁北城里溜达。

“龙哥。宁北的寺庙文化很有特色的哩。走不了多远的路。就能看到一处寺庙。虽然香火不是很旺盛。但作为观光的景点来说。还是很有欣赏价值的地方。”很快。婵娟就发现了宁北的与众不同之处。

“呵。我家娟妹的眼光。可不是一般的敏锐。要不要让我为你一一解说哟。”

“龙哥。。”叶婵娟拉长鼻音。开始了自己的撒娇。

听到自己妻子的娇嗔。龙若海知道不妙。再拖延下去。那就要接受老婆的温柔修理。他不敢再加刁难。连忙开始了自己的解说。

“这个宁北城。在历史上也曾经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经济发达。人才辈出。历史上的范仲淹。在这儿做过盐官。还有七仙女的传说也很有名。除了不少遗迹之外。郊区还有一座董永庙哩。”

“哦。有这么多的美丽传说。真是一个令人难忘的地方。”

“据说。唐代征伐附属小国的时候。也曾经在这里留下了不少美丽的故事。唐皇李世民跨海征服一个小国时。从这儿经过。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驻扎洗马的地方。就叫着‘洗马池’。 ”

“真的吗。竟然会有这样的地方。我还从来没有听说过。”

“当然。老公我还会哄你吗。这儿还有唐代大将薛仁贵行军时。战马被陷住的地方。称之为‘淤泥河’。就连这个寺庙文化。也只是经济文化发达时。随之而生的一个衍生物。”

“对。我听爷爷说。经济文化发达的地方。才会带来佛道的兴旺。”

“最为兴旺的时候。这个小城有九庵十八庙之说。庵是尼姑。庙是和尚。各有不同。那场大革命的时候。寺庙被毁坏了不少。这几年来。沾了经济发展的光。寺庙也恢复了一些。香火最为兴旺的要算是‘天王寺’了。怎么样。要不要去看一下嘛。Www。。com”

婵娟对老公最佩服的就是这一点。

不管到了哪里。都要研究当地的人文地理。不管什么事。到了他的嘴里。都能说得出那么一点道道儿来。

让人听了以后。止不住的浮想联翩。

刚到宁北这么几天功夫。工作还又那么忙。就这样。他都没有忘记学习和吸收地方上的风土人情知识。

想到这儿。她不禁把自己的脑袋。往龙哥的肩头上靠了靠。

“龙施主。今天是哪阵风把你给吹了过来。”刚进‘天王寺’没多大一会。就把一个大和尚给引了出来。

看到龙若海有点迟疑。有一种生疏的样子。

大和尚不以为意地洒脱一笑。连忙自我介绍道:“龙施主。我是小寺的主持达能和尚。”

“哦。原来是达能大师。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我失礼了。”

龙若海连忙打招呼。

人家这么热情的出面接待自己。而自己却不认识对方。确实是有那么一点不好意思。

不过也难怪。龙若海到了宁北以后。整个心神都扑在案件上。根本没有时间与社会各界进行交往。

达能大师很是热情。把两个人让进了方丈室。刚一坐下。就有小和尚进来帮着泡上了茶。

“施主。请用茶。”

“谢谢大师。”

接下来的时间。一僧一俗开始了交流。

还好。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龙若海平时读书涉猎很广。对佛家的著作也有自己的心得。和达能大师交流起来。倒也不落下风。喜得叶婵娟将一对美丽的双眼。笑成了月牙。

谈到平时捐赠的大施主时。龙若海本来对这个话题并不感兴趣。自己没有这么多钱。就是有也不会送到庙里来。多照顾几个孤寡老人。多扶持几个失学儿童。不是比这样的捐赠来得更有一点意义。

当他听到张跃进是大施主。逢年过节都要几万、十几万的捐赠给庙里时。暗笑了一下。坏事做多了的人。更信神佛。他们也要乞求佛祖的保佑。饶恕自己的罪行。

他在内心中恶搞地想道:“佛祖也要讲原则才对哦。不能看到金钱就心软。就去保佑坏人哩。”

说到二哥唐建军也是大施主时。他倒是吃了一惊。

这个长得象个教书先生的二哥。倒是真人不露相哩。只是知道他信佛。却没有想到会痴迷得这个样子。才刚刚走上致富之路不久。捐赠给寺庙的款项。倒也是一个可观的数字。

大哥石磊对他这种做法。大不以为然。说他是自私。只为自己求来生。就不能为老百姓的今生今世做一点实实在在的事。

昨天晚上。哥儿俩还为这事论战了一场。

“哈哈。在他们这些大善人面前。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就只能说一声‘惭愧’啦。”龙若海不好评判捐赠的事。只好打个哈哈。随口瞎掰了起来。

达能大师不接受他的观点。Www。。com正色地说道:“龙施主。你着相啦。善恶不是用金钱来作为评判标准的。如果是那样的话。我就不会只称他们是大施主。而应该是大善人哩。”

“有理。有理。确实是不能用钱来评判善与恶。这是我着相哩。”龙若海知道自己失语。连忙认错。

心中也在称道。这个大和尚有点道行。能不以钱财多寡看人善恶。也算是这个纸醉金迷年代里独树一帜的慧眼和尚了。

“从我佛的标准来看。龙施主才是大大的善人哩。”

“大师说我是善人。恐怕是失之毫厘。差之万里呀。我是执法者。手中拿的是刀与剑。与善相比。那可是风马牛不相及哩。”

“龙施主。你又着相啦。”

“哦。此言何解。”

“我佛慈悲。也常作狮子吼。佛门普度众生。却也要惩恶扬善。否则的话。护法金刚要之何用。”

“有理。有理。大师的佛理精深。让我佩服。”说到这时。龙若海也不得不佩服地合十为礼。

“惩恶方能扬善。施主手中的刀和剑。就是惩恶的法器。没有你们的惩恶。宁北怎么会有今日的祥和与安宁。”

“大师说得好。惩恶与扬善。本为一体。”

“有钱之人捐款。即使是出之于慈悲之心。也只是为了一已之私。保的是一家平安。只能称之为小善。施主乃我佛之大护法。维护的是人间之正义。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方为大善。”

“惭愧。惭愧。”

…… ……

两个人就这么一来一去的交谈了好久。

一个是有德高僧。一个是有识之秀。倒也是谈得投机。忽而是佛理。忽而是现实。引经据典。两个人都忘记了时间。

寺里屋脊上。传来了阵阵觅食归来的鸟儿鸣叫声。看到天色已晚。龙若海连忙起身告辞。

达能大师挽留说:“庙中虽然清苦。留贤伉俪吃上一餐素食。还能招待得起。只要不嫌老和尚简慢。就体验一下我们寺庙的生活吧。”

龙若海方欲推辞。传呼机就响了起来。

传呼是况超群打来的。不管这位老大哥如何对待自己。既然有了传呼过来。龙若海还是要立即回电话的。

所谓说礼多人不怪。花花轿子众人抬。

人家既然主动打来传呼。自己当然不能失礼的。他只好告罪一声。借了方丈室的电话。回起了电话。

只是他不明白。沉默许久的况县长。为什么会突然想起了自己这个小兄弟。

事情得从半个小时前说起。

张跃进到了况县长的办公室。如今的张老板。要进这间办公室容易得很。不要再象过去那样。总要厚着脸皮来忍受况县长的爱理不理。

“张大哥。你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哦。今天又是哪阵风。把你这种大老板吹到我这儿来啦。”况超群一边开着玩笑。一边让秘书小周帮着泡茶。

张跃进确实是有事来找况县长。

事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想请公安局治安大队长龙若海吃顿饭。为了让客人感觉有点面子。特意来请况县长作陪。

自从拿定主意和龙若海融洽关系以后。张跃进就在动脑筋。他的设想是把龙若海拉过来。让其变成自己的人。

如果能够成功的话。自己在今年的噩梦就能平安度过。用不着再大费周章的在外围做工作。即使不能成功。也不能让其成为自己的对手。更不能成为自己的敌人。

为了这个目标。他才会想到大动干戈的请客。

请个小小的科级干部。要让一县之长作陪。这个面子。确实是太大了一点。这种点子。也只有张跃进想得出来。也只有他才能做得出来。

换一个人来说。就是想到也做不到。想请况县长做主宾的话。还不一定有空哩。

请客的理由。倒也简单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