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内选 - 锦宫春阑 - 于柒柒

第二百一十章 内选 - 锦宫春阑 - 于柒柒

  端煜麟的风寒终于赶在正月前痊愈了。为了弥补去年的缺憾。今年的新年过得异常热闹;正月十五。皇后的千秋节也是办得隆重。算是皇帝对凤舞的补偿和嘉奖。

  许是一年來的几场灾病动摇了皇帝的某些坚持;又或许是阖家团圆的气氛。唤醒了他对亲情的渴望。在这举国欢庆之际。端煜麟终于解除了太子的软禁并加以抚慰。

  虽然尚未恢复太子的职权。但是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那都是早晚的事儿。***喜极而泣。感念皇恩。皇帝总归还是舍不得这个优秀的皇长子的。

  二月廿八。双生皇子寿诞。端璎庭设宴麟趾宫。皇帝并未亲自出席。但一道复职的圣旨足以表达父亲对儿子的祝福。

  麟趾宫上下一片欢腾。这种喜悦氛围也蔓延至了泰王府。然。几家欢喜几家愁。

  凤舞表面恭贺。内心又开始了各种盘算;徐萤硬下心肠将吵着要出宫的端璎平狠狠教训了一顿。恼怒之余加紧了与楚家的联系;那些打着“太子妃”之位主意的人。又开始蠢蠢欲动了……

  太子复位。众人不由得将目光齐聚到风光一时的晋王身上。然而。端璎瑨喜怒不辨、淡然如水的表现惊讶了所有人。此等宠辱不惊的态度。惹得满朝文武啧啧称赞。唯有端璎瑨自己知道。他在笑脸迎人的时候。手中的酒杯险些被捏碎。

  转瞬间。顺景十三年的春天如约而至。太后和皇后想着该把选秀的事宜提上日程了。

  永寿宫里。姜枥和凤舞坐在客榻两端。中间隔着一方矮几。姜枥默默看着备选的名册。凤舞则悠闲地饮着新贡的碧螺春。

  “今年参选的秀女还真是不少。光是这永安城内的京官女眷就不下十数个。更别说加上外官选送的了。”姜枥将名册从头翻到尾。这秀女的人数少说也有上百人。

  “年年如此。只不过今年好像特别的多。姨母您瞧瞧这几个……”凤舞指了指几名年纪不过十三、四岁女子姓名。讥讽道:“她们都尚未及笄。可家里却迫不及待地送她们來参选了。”

  “哀家先把这几人除名了。稍后你再送去给皇帝看看。”此等急功近利的行为。姜枥亦是十分反感。当下提起笔在这几名小女孩的名字上做了剔除的标记。

  阖上名册。凤舞不屑地笑笑:“这些人无非是想效仿贞嫔之流。借助后宫的力量。來达到飞黄腾达的目的罢了。”

  “皇帝年岁越长。疑心就越重。他忌惮外戚专权。看到这样的一份名册。还不得气个好歹。唉。”姜枥长叹一声。不知是替姜、凤两家担忧。还是为待选的秀女悲哀。

  凤舞巴不得端煜麟气死。她只恨这一本薄薄的名册要不了他的命。凤舞整理一番思绪。突然想到一事。便向太后打听:“姨母。姜氏一族可还有适龄的女子。如果有。我们该想办法助她选入宫中啊。”

  “容哀家想想……”姜枥沉思了一阵。想起來貌似还真有这么个人选:“哀家有一位远堂亲戚。他家的孙女今年刚好及笄了。只不过……”姜枥欲言又止。

  “舞儿猜猜姨母在担心什么。姨母是怕堂伯伯不同意将孙女嫁给年纪相差巨大的皇上。”少女十五岁。可端煜麟已经四十二岁。足可以当女孩的爹爹了。

  “倒不是担心年龄的问題。哀家是担心皇帝见了姜家女子的名字又多生疑虑。你要知道。如今的姜家已大不如前。哀家实在不敢拿全族的前程赌博啊。”纵使皇帝年过花甲。也还是有大把的妙龄少女。挤破头想要入宫。相信姜氏也不例外。但是姜枥还是想求个稳妥。

  听到姜枥如是说。凤舞立即拾起名册重新浏览一遍。果不其然在一个叫“姜可”的名字下看见了标记。

  “姜可……难道说。这个姜可就是姨母的那个远堂孙女。”姜枥居然把她给除名了。真是老糊涂了。

  凤舞无奈地收好名册。起身告辞。

  在去往昭阳殿之前。凤舞先回了趟凤梧宫。她将秀女的名册又重新誊抄一遍。这一次。姜可的名字下再沒了剔除的标记。凤舞这才满意一笑。揣上新名册直奔皇帝寝宫。

  端煜麟正在批折子。凤舞阻止了方达的通传。径自悄声进了大殿。而他对此一无所觉。

  “皇上也该歇歇了。别累坏了身子。”凤舞接过方达送上來的的茶。亲自奉给皇帝。

  “皇后何时來的。怎么也不通报一声。害得朕怠慢了。”端煜麟瞟了方达一眼。发达亦是无可奈何。

  “臣妾见陛下正聚精会神地处理政务。不愿打扰。故而擅作主张不让方公公通传的。还望陛下见谅。”凤舞又说了几句恭维话后。便直奔主題:“皇上看看。有沒有合意的。”凤舞将秀女名册递给皇帝。

  “这是何物。”端煜麟翻开一看。原來是今年的选秀名册。一转眼三年又过去了。上一届选秀的情形还历历在目。新的一届又即将拉开帷幕。端煜麟突然心生厌倦。他将名册往回一丢。道:“今年朕不想再耗费人力财力。大举选秀了。取消了吧。”

  “这怎么能行。选秀扩充后宫是为了让皇上能更多的开枝散叶。此乃关乎国祚之大事。望皇上三思啊。”凤舞还需要年轻的“花朵”來吸干皇帝这只“蜜蜂”呢。

  “朕年岁大了。消受不起美人恩了。那些年轻的少女。还是留给朝中的青年才俊吧。”端煜麟这句看似玩笑的话。实则半真半假。一來他是真的觉出自己的体力不支了。现在后宫的人数完全能满足他的需要;二來外戚尾大不掉。他不想后宫成为培育外戚势力的温床。

  “太后她老人家可是很看重这次选秀呢。皇上就这样取消了。臣妾如何向太后交代啊。”凤舞不得不将太后抬出來给皇帝施压。

  “这倒是。不管怎么说。也该给母后一个交代。皇后。你有无办法。”姜枥虽非他生母。但是对他称帝却助益良多。他不愿背负不孝不悌之名。

  “皇上若不想大规模的选秀。不如选取几名有功之臣的女儿、姐妹。接进宫里。这样既可以让太后安心。又省去了耗时耗力的繁琐。一举两得。”凤舞迅速做出反应。提了一个十分“合理”的建议。

  “这是个绝好主意。朕得谢谢你啊。皇后。”端煜麟感激地拍了拍凤舞的手背。随后又将名册塞回她手中:“这个册子朕就不看了。等明日朕列出一个功臣名单。皇后你再帮朕从他们的府中选取合适的女子;人数嘛……不要超过十名。”

  凤舞心下一惊。皇帝居然让她过目功臣名单。这岂非相当默许她干预朝事。凤舞不明皇帝意图。连连推拒:“万万不可啊。陛下。后宫不能干政。这是祖宗留下的规矩。臣妾万不敢违背。”

  “这哪里算干政。皇后不要紧张。朕说了许你看。你看就是了。秀女的事儿朕就交给你全权负责。务必要替朕把好关。朕相信皇后。”端煜麟捏了捏凤舞的柔荑。语气诚恳、毋庸置疑。

  “臣妾遵旨。”凤舞遂不再推辞。既然皇帝将点选大权交予了她。她也不能辜负了这个良机。定要将姜可弄进宫來。

  端煜麟说到做到。第二天真的派人把名单送來了凤梧宫。效率还真高。

  凤舞仔细阅览着名单。发现其中暗藏玄机。这些个所谓的功臣。品级都不高且以外官居多。官位最高的才不过从三品。

  好个端煜麟啊。防范外戚已经到了这种程度了吗。挑了这些家世不高的女子。自然也威胁不到他的政权。

  无妨。反正她也不在乎秀女的出身。低微些也好。至少不容易自恃甚高、惹是生非。

  “妙青。你來看看这些大臣家的女子都有谁。对照着秀女名册。帮本宫罗列出來。”然后她再细细地挑选。

  经过两个时辰的对校。妙青总算整理出一份完整的名单來。凤舞思考片刻。从名单里选出了五名女子。分别是:湄州宣慰使之女谢珊、云麾使之女陈露云、瓜州佐领之妹裴凝、内阁侍读学士之妹陶菲然和桐州同知之女顾盈盈。这五名女子虽说不是才貌惊人。但个个都是身量丰润、凹凸有致的“尤物”。

  凤舞对着姜可的名字犯了难。她的父亲只是兴州知府。功绩一般却与太后沾亲带故。不知道选了她会不会引來皇帝的质疑。

  仿佛看出凤舞的犹豫。妙青索性替她将姜可名字圈出來:“奴婢觉得皇上大概不会在意。即便换成皇上自己选。恐怕也会留用这位姜小姐。毕竟要给太后的娘家人几分薄面。”姜可的父亲资质平庸。即便有点野心也翻不出大风浪來。

  “你说得对。是本宫多虑了。姜可的入选名正言顺。”凤舞这才安心地提上了姜可的闺名。

  本想着这六名女子足够了。正要收笔。又被妙青拦下:“娘娘且慢。您还漏下一个人。”妙青指了指名单上的另一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