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文艺片 - 影后重生之倾世妖娆 - 龙初九

第四十三章 文艺片 - 影后重生之倾世妖娆 - 龙初九

  自从月寒在颁奖典礼上满载而归之后。便投入了一段异常激烈的工作中。程导的片子占在了头位。肖静轩同时给她接了另外一部片子。而这部片子。却是月寒认为自己冲击影后地位的最佳选择。

  那并不是一部多么惊心动魄的大片。相反的。它仅仅记录的是一个普通女子的生涯。女主叫张玲。出生于1894年。那个混乱的、动荡的清朝末年。张玲的父亲原本是广州知府。家资富裕。父慈母爱。直到辛亥革命为止。玲儿都生活在一个最纯真的世界里。所有的险恶和战乱都被父亲、母亲阻挡在外。她的世界。纯真如童话世界。都在辛亥革命号角的吹响后。轰然破裂。

  父母被革命军杀害。年仅十六岁的花季少女就这么沦落在街头。因为革命军的抄家。张玲离开的时候身上甚至沒有一分钱。沒有办法。张玲只得求助自己父亲生前的好友。Www。。com只是她万万沒有想到的是。自己的叔叔竟然为了几块大洋。把她卖到了上海。卖给了歌舞厅的老板。

  一瞬间天堂。一瞬间地狱。从一开始的反抗逃跑到后來的委曲求全。一直到最后她变得麻木不仁。变得和所有的舞女一样。过着放荡的生活。把自己放纵在这个混乱的年代。在上海这个混乱的地界。从天使沦陷到世界的底层。

  只是张玲万万沒有想到的是。Www。。com又是一个十年过后。在自己心死之时。一个浑身是伤躲进她化妆间的男人。彻底改变了她的命运。

  那个男人叫李博。挂着上海警察局长的名字。其实是中共安排在国民党的特工。李博因为张玲对他的救命之恩。在脱困之后屡次來看她。一來二去之下。李博知晓了张玲的过去。他疼惜她。视她如珍宝。在她二十八岁生日的那一天。帮她赎了身。给了她一个不盛大却隆重的婚礼。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

  李博的出现。让张玲的人生重新走向光明。因为曾经是大上海的交际花。张玲成功地为李博做了多次掩护。在她三十岁的时候。在李博的引导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接下來的时间里。张玲以一种贵妇人的姿态。跟随着丈夫生活在动荡的大上海。参加抗日斗争。抗日胜利后。国共两党再次陷入内战。因为组织里出现了叛徒。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李博被出卖。他只來得及将自己的夫人和儿子送出上海。可是自己却是为了断后。永远地留在了上海这个冒险者的乐园。

  张玲带着自己的儿子李浩躲躲藏藏。辗转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才终于來到了中共的地盘。生活。终于安定了下來。当这位雍容的贵妇在逃难中变得沧桑。新中国。终于成立了。而她在这个世上唯一的儿子。李浩。也在一天天的长大成人。

  只是张玲沒有想到的是。在某一天。突然得到了自己儿子死亡的消息。自己的儿子是被暴动的红卫兵在街上乱棍打死的。原因是他的父亲曾经是国民党的走狗。他的母亲曾经是下贱的舞女。

  一瞬间。张玲的世界崩塌。当她被挂着拍子鞭打着劳作时。年仅六十多岁的她。苍老如九十岁的老太。就在这一年中秋节的团圆夜。她一手握着儿子小时候的虎头鞋。一手握着偷偷带在身上的丈夫的照片。死在了工地之上。

  第二天。红卫兵发现她的尸体。随意地把她扔在了乱葬岗。

  人生的悲哀。不在于从天堂坠入地狱。而是在天堂和地狱中來回徘徊。直至最终。分不清什么是天堂。什么是地狱。

  这个一部沉重的文艺片。Www。。com对人生的演绎跨度也非常的大。月寒要从张玲的十六岁一直扮演到六十多岁去世。难度要求极其之大。可以说如果月寒演好了这部片子。就绝对能够问鼎影后的宝座。但是如果沒有演好。那么这一部片子就会成为月寒一生的败笔。

  这几天月寒就一直捧着剧本一个劲地钻研。甚至把自己关在书房里。一遍又一遍地看清末到**时期的史书、文学作品。还与一向善于创作的慕容晓晓讨论。为的。就是能够最好地揣摩张玲在各个时期的心里特侦。和所要表现的形象。

  在闭关了半个多月之后。月寒的入戏又上升到了另外一个层次。小p里下的都是民国时期的歌曲。她开始买旗袍。从一开始的艳丽到少妇的温婉。她特地到了千日公司。虚心学习那个时期的舞蹈。甚至在晚上的时候和G**in出入酒吧、夜总会。Www。。com体味那些舞女的人生。

  从《下一种人格》的拍摄结束到这部《灰城》拍摄的将近两个月的间隔。月寒除了必要的工作之外。推掉了一切的外交活动和宴会。整个人差点陷入了走火入魔的状态。直到十二月的平安夜前夕。她终于答应了轩辕凌共度平安夜的请求。肖静轩等人才长长的舒了一口气。不得不说。陷入揣摩之中的月寒实在是太恐怖。仿佛这两个月和他们生活在一起的根本不是月寒。而是上个世纪的悲惨女人张玲。

  随着这些日子的研究。月寒对中国旗袍的爱好可以说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当她穿着一身淡蓝色的素雅旗袍、披着雪白的坎肩。蹬着一双漂亮的靴子出现在游乐园门口的时候。轩辕凌甚至以为回到了民国时期。而站在他面前的。是一个天真却又有些调皮的大家闺秀。

  月寒眨了眨漂亮的眸子。微微一挑眉:“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