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邪神诞生 - 远眺黎明 - 无心悠竹
创世神诞生,从一片混沌中建起世界的构架,山川河流,阳光空气,大地与海洋,最后创世神创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生命,龙神博隆基東斯并将战斗的神性赐予他。
创世神先后创造了十九个神氐,又亲手栽种了世界树赋予它生命的神性。
接着创造了大神国——失乐园,于是就有了那副画,那是死神亚伦.普鲁托完成的画作。
神话时代便从那时开启,创世神因为付出的力量太多,最后与整个世界同化,成为了世界意志。
诸神代表着创世神掌控着世界的运转。
为了扩大神的群体,使世界更加稳定的运转,诸神以纪元为单位选择天赋强大的人。
启示他们,给予他们自己的智慧,于是便有了你看到的传承之地。
神话时代,随着一个又一个纪元,神氐的数量在增长,世界变得越来越稳定。
这样一直度过了十七个纪元,直到那个人出现。
她的名字叫做伊比斯.博雷欧,从出生开始,这个精灵族的女孩就表现出了远超历代强者的天赋。
诸神预言,她必将超越所有的神氐,她美丽、善良、纯净,赢得了诸神的眷恋,甚至有一位古老的神祗为之倾倒。
而在她成为圣境之后,精灵族与兽族爆发了一场圣战。
圣战,精灵族兽族爆发过无数场圣战,两个接壤的国度,每隔一段时间都会爆发一场争端。
假如精灵族有什么缺点,那么这个被创世神偏爱的种族,他们的缺点就是太美丽,也太骄傲了。
美丽到世代兽人君主都把精灵之森作为开疆扩土的首选,骄傲到历任至尊都想要征服这个完美的种族。
于是一场又一场到的边境摩擦,部落冲突,局部战争,最后精灵族忍无可忍的宣战。
而在这场规模宏大的战役中的一场小小的遭遇,却改变了整个世界的未来。
卡尔森作为精灵族年轻的圣境之一,作为外援来到了这场战争的前线。
作为高层力量卡尔森的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盯紧对方的圣境强者,不让对方阵营的圣境强者出现在战场上,对于兽人强者来说亦然。
感受着胸口的护身符,卡尔森不由得露出了温柔的笑容,卡尔森一生最骄傲的不是在青年时代突破圣境,而是在最好的年华俘获了一颗芳心。
很快他们将步入婚姻的殿堂,只要圣战结束,把这群兽人赶出精灵之森,这片净土之上就将增加一个幸福完美的家庭。
然而,或许连命运都在嫉妒这对情侣,和他们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
那一代的兽皇至尊是一个自命不凡,雄心勃勃的皇帝陛下,为了这场圣战的胜利,断然违背了神圣公约。
在帝都留下一个替身之后,瞒过所有人甚至帝国大祭司,以兽皇之尊,半神之力君临战场。
王庭之下伊比斯突然感觉到一阵心悸,似乎有什么不好的事情要发生了,有什么重要的东西正在从自己的生命中消失。
王庭之中,闪过一道青色的光芒,径直向东飞去,那股心悸越发强烈了,从这个方向传来。
那种失去一切的恐惧感正在将伊比斯包围,她要去这股心悸的源头,她要阻止即将发生的事,在无边的绝望将她吞没之前。
然而....就在伊比斯向着东方狂奔的时候,战争.....打响了!
卡尔森注视着面前的对手,听着下方战场传来的喊杀声,他知道自己没有退路了,圣境强者投入到军团战争中,结果都是灾难性的。
假如投入一个半神呢?精灵族的人口远远少于兽族,根本经受不起一场惨败。
在感应到面前的强大气息之后,自己已经发出了求援的命令,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时间。
无论如何,要拖到增援到达。
兽皇也深知时间的宝贵,几乎在两军开始碰撞的同时,模糊了身形。
一力破万法,战斗一开始兽皇就以绝对力量,把握了节奏。
直到接战,卡尔森才知道,自己所想的是多大一个笑话,面对这样的强者,完全没有拖延的机会。
在绝对力量面前一切的技巧的都失去了用处。
利用一瞬的时间向西方投射了一道不舍的目光,大陆边境上升起一道强烈的光芒......
一种剧烈的疼痛从心中由内而外的猝不及防的袭来,仿佛自己都要裂开了。
眼泪模糊了视线,一种巨大的恐惧将伊比斯彻底包围,所有的力量都被从身体中抽离。
卡尔森凝结生命与灵魂的一击,将兽皇重创,代价是他的存在从这个世界上彻底泯灭。
违反了神圣公约的兽人帝国在诸神的注视下,归还了曾经占领的精灵族所有的土地。
“啊....”这场战争最后在一声绝望的哀鸣声中画上了休止符。
再次出现在大地上时,伊比斯.博雷欧成为了超越了众神的存在,因为她的存在,第一次诸神黄昏出现在大地上,为神话时代画上了休止符。
“而你和芙妮娅掌握着新的力量,是这个时代的种子,而我的使命是将这份力量完整的传递下去。”
“我的力量也源于精神力,但与芙妮娅不同,我只掌握了一种形式单一的精神力量。我称之为魔法。
这种力量有着极大的局限性但在所处的领域却表现得异常强大。“
以我为例,我觉醒的魔法名为超古文魔法。
能够通过体内的魔法古文书解析并收录我所见过的一切知识,武技,建造技术。
但我却只能记录,却不能够使用,但却可以将记忆印在其他人脑海中。
因此,在知识的渊博程度上,给我时间,我几乎可以匹敌这座神迹。
但是短兵相接,御敌对战,我的作用却几乎可以忽略......
合上面前的译本,开始每晚的修炼,和煦的光元素中,奥德拉不禁想起了今天图书馆内的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