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真相 (二) - 然意迟迟 - 钩月儿

第九十九章 真相 (二) - 然意迟迟 - 钩月儿

“然儿来了,娘亲一直在门口等着你呢。”董玉清轻轻握住了竹然的手,眼里的情愫除了慈爱还有别的东西。

竹然回握住董玉清,看着董玉清的眼睛,叫了声:“娘亲。”

董玉清下意识的去躲闪,眼眶瞬间红了,轻轻道:“进屋来,娘亲有事情和你说。”

竹然忍住眼睛的酸涩,低头道:“嗯,我们进屋说。”

进屋后,屋中的氛围安静的让人透不过气来。直到约儿为竹然端来了银耳莲子汤,董玉清才说道:“然儿比先时清瘦了不少,平日要多吃些东西才是。”

“母亲也要多吃些东西,身体才能康硕些,这样女儿才能少些记挂。”竹然放下粥碗,看着董玉清形容憔悴的样子,心疼的说道。

“你们都先下去吧,我和侧王妃说说知心话,不叫你们谁也不许进来。”董玉清看着身侧的丫鬟和站在竹然一侧的若依和梧桐道。

待到门被出去的丫鬟带上,董玉清才将视线落在了竹然的脸上,想说什么,可叹了一口气又不知如何开口。

竹然见状,笑着对董玉清道:“母亲可是有什么难言之隐,即是难言,不对人说起,未必是坏事。”

“然儿”两行清泪已经从董玉清的眼中流出。董玉清忙用手帕擦拭,开口道:“你虽是长大了,可有些事情本也是不想和你提及的,只是现如今,不可不与你说了,就算娘亲不告诉你,也挡不住别人在背后说起。与其听别人的只言片语,倒不如我这个当事人将事情和盘托出。”

二十年前的仲夏,天朗云稀……

董宅的书房里一个倔强的中年男人正和两个意气风发的翩然少年讨论着学问。那个倔强的男人就是我的父亲,垣谳国名噪一时的清骨大儒,董浩杰。而那两个年轻男子,一个叫杜言卓,一个叫竹长郡。

身为府中的小姐,我和他俩不免会时常见面。第一次见杜言卓时就觉其仪表堂堂,长相英俊,特别是两眼上方那微蹙如山的浓眉,英气夺人。

父亲董浩杰老来得女,对我十分偏爱。虽然迂直,但从不干涉我出入府门。

有时杜言卓来请教父亲学问,我便在外偷听,有时自以为心中已有高见,自告奋勇,进屋陈述,每每是一家之言,父亲对我偏爱不愿说穿,杜言卓风度翩翩更不会说穿,我便洋洋得意。一来二去,便互生了情愫。

父亲董浩杰和当朝宰相钱延泽年少时曾为同窗好友,布衣之交,后来钱延泽走了仕途,但两家依旧时常走动,所以我与钱府的小姐钱婳婳自小相识,关系甚好。

平日闲暇无事,我与杜言卓,钱婳婳,竹长郡等人也会私下相聚,弹琴赋诗,品茶作画。

然后便到了七夕佳节的晚上。我和钱婳婳结伴而出。街道上灯花通明,人流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我们每年都去对对联,而每次都是大胜而归,赢完银子去酒馆买酒喝,直到天明方归。

那一次我们遇见了对手,杜言卓确实是才华横溢,轻而易举的接上了我自认为晦涩难接的上联。晚上,我们三人一起去了酒馆。最后,我们都喝醉回去。在回去的路上,我踉踉跄跄的走着,忽觉背后有一双手稳稳的扶住了我,回头,便见是杜言卓。

互诉了钟情,那晚我便没回府去,而是和他去了客栈。第二日的谣言铺天盖地而来。当朝大儒董浩杰之女和自己的门客做出有辱门楣之事,父亲得知后勃然大怒。

解决事情的最好办法,当然是杜言卓上门提亲,将我迎娶入门,可…可他却躲着我不见,而我却倔强的顶着天大的压力,等着他来找我,来娶我。

直到两个月后,我发现自己已怀有身孕。父亲派人端来了一碗堕胎汤药,说让我自己选择,要么服下此药,然后送我去乡下,平息此事,要么和我断绝父女关系。

而我选择了后者。在一间破漏的茅屋里,我变卖了身上所有值钱的东西,生活了一个多月。

但最后还是被冬天的严寒所打败,我给他写了书信,无果,最后不得不去找他。

原来他已有家世,他娶了当朝太傅之女颜铃钰。找到他,我问他只要他肯娶我,我愿意做他的妾室。可是他竟是不敢直视我的眼睛。充满希望的心死了,我喜欢的这个男人,竟是如此懦弱。最后拂袖而去,没有告诉过他我已有身孕。

在凋敝的破屋里,在刺骨的寒风下,就在我以为自己已走到山穷水尽,走投无路时,竹长郡来了。

他迎娶了我,但却是妾室,因为他也已经娶了妻子赵怡红。我到竹长郡家时,他还只是县官旁的师爷,在我生下你后,他已经升迁做了八品官员。

我对他自是十分感激,他当日迎娶我时,也对我说明,决不是因我处境艰难而落井下石,只是感谢父亲对他的知遇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