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 起尸铃 - 鬼舞

第二百四十三章 - 起尸铃 - 鬼舞

其实我说的都算轻的,一般藏书馆里面的书都是仔细分类,井井有条。

而黄仙姑这座石洞里面的书,却是乱七八糟的,就好像是一个大文盲,收集藏书不懂得如何整理,完全是为了装饰门面,胡乱摆放。

“其实这些书,大多数是唐朝的时候安史之乱,我们黄家的祖先从唐代皇宫之中带出来的。”黄仙姑感叹道:“当年我们黄家寄居在长安附近的终南山上,距离皇城不远。当时皇帝崇尚修仙,对于我们地仙精灵礼敬有加,甚至专门为我们修庙。可惜,最后大军攻破了长安城,辉煌的皇城,付之一炬,财宝被收刮一空,成败兴亡,实在是梦幻一场。”

“终南山下……原来黄仙姑的祖先是从长安附近终南山迁居到淮南八公山来的。”我总算是明白了这群黄皮子的来历。

长安也就是现在的西安,地处终南山之东,是古代唐朝的都城。唐朝的繁华可谓是历朝历代之最,许多书籍里面都记载着唐朝的繁盛。

据说唐朝的皇城之中,单单是宫女,就有两万多名,这里的皇宫,一层一层的大殿,每天晚上,给皇帝妃子打更的更夫需要骑马才跑的过来,当时有骑马打更一说。

同时,这座皇城之中也是当时人文中心,上到达官贵人,下到三教九流,达官贵人全部聚集于此,更是有李淳风,袁天罡,狄仁杰这样的高人在长安做官著书立传,传承后世,扬名立万。

只是可惜,到了玄宗后期,因为安禄山联络史思明谋反,大军攻城,这一座皇城在战火之中被付之一炬。

据说这座皇城千年的积累,财富被安禄山大军掠夺了之后,使得安禄山的财政空前的稳固。

这些历史,很多书籍之中都有记载,我倒是知道的很清楚。

“这群黄皮子的祖先当年是终南山下皇城附近居住的黄家,毕竟当时皇帝崇尚修仙之道,将这些黄皮子当做神仙一样供起来,好吃好喝的样子,倒是也安全,而且在皇城之中也能学到很多东西。不过黄皮子毕竟是黄皮子,虽然有灵智,也懂道理,知道了如何修炼,却并不如人类,就算修炼的再强大,也不可能左右历史的潮流。黄家的祖先能够将皇城之中一部分藏书带出来已经算是历史的大幸了。”此时,我心中对于这群黄皮子的来龙去脉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

“不知道老师能不能为我整理一下这些书籍,将其分类?这里的藏书,是我们黄家的底蕴所在。等我们黄家的那些儿孙能够读书认字之后,就能够进来看书了,也算是传承有序,我们黄家正是凭借着这一屋子的藏书,才不会像普通禽兽那样一辈子浑浑噩噩,只懂得茹毛饮血。”

“原来黄仙姑来请我,教书还是次要的。一位成就了地仙的黄皮子,不可能不识字。最重要的是请我给这些书分类,好方便以后儿孙们阅读。想不到这一次与断命琵琶一脉的师姐意外的邂逅,却引出了这样的事情。师姐居然拿两万一个月的薪水请我当这群黄皮子的老师,她和这群黄皮子究竟是什么关系?不过我最多也只能教半年,半年后,我就得去中州,赴阿紫之约。”

给藏书分类是一件大活,尤其是这里堆积的至少二十万册的书籍,一年半载也不一定能够整理的完。

根据黄仙姑的说法,在这里像这样藏书的石洞还有四五处之多。

我虽然也看过《聊斋志异》,不过里面大多数讲的都是女鬼狐女,才子佳人,但是真正自己碰到了这样的事情,却感觉这些黄皮子并不是笔记中记载的那样。

他们也并不是天生就会修炼,而是传承有序,有着属于自己的底蕴。

这一处黄家,其历史渊源甚至能够追溯到唐朝,比起一般的人类大族还要久远的多。

帮着黄皮子整理藏书,对于我来说虽然也是一件大工程,不过每个月两万的薪水,倒是美滋滋,比做乡村道士可是要强多了。

而且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随意翻看这些书籍。这

里足足有二十万册的古籍,百分之八十来自唐朝,里面有风水秘术,也有道家秘典,读起来不仅能够增加我的阅历,对于我的修行也很有帮助。

我一个农村出生的毛头小子,比起阿紫和左天梅这两位同门,缺的就是阅历和经验。

如果能够在这里读书,增加阅历和经验,日后去昆仑山寻找古瑶池,不说能助她们一臂之力,最起码不会成为她们的累赘。

我想这也是左天梅师姐为什么请我当这群黄皮子老师其中一个原因的所在,她就是让我在接下来的半年时间里,快速的增加阅历知识,为明年开春的古瑶池之行做准备。

“老师好好休息,接下来,如果家里没有什么事情,就可以居住在这石洞之中,一切吃穿用度,都由本姑娘来招待。”黄仙姑看见我一本又一本的翻看着书,倒是对于十分的满意。

“嗯!那我从今天开始就为这些书籍分类整理。”我一口答应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