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说服顾老太爷 - 大梁王妃 - 浅唱清吟

第295章 说服顾老太爷 - 大梁王妃 - 浅唱清吟

等众人坐定了,顾老太爷把萧玄夜好好打量了一下,问道:“安王殿下今天来,必有见教?江湖上讲爽气,你直说好了。”

见他如此开门见山,萧玄夜也很是干脆,直接说道,“叛军在萧南辰在湳阳起兵造反,想必顾老太爷也已经知道了。本王奉命出兵讨伐叛军,但现已进入十二月,陵川缺粮严重,百姓已经没有余粮,但陵川尚且有五十万的将士要养。本王此次来潼关,就是来买粮的,现在粮食已经筹到,希望能够借漕帮的船,将这批粮运送到陵川。”

漕帮既然是做漕运的,和这了粮食有关的消息,自然也不少。顾老太爷虽然在颐养天年,可这潼关城里的一切却也瞒不过他。

安王府的暗卫近些日子在潼关内活动,筹集到了大约三百万担粮食的消息他已经知道了,然而他还是装作一副一无所知的样子,问道,“哦?不知道安王殿下有多少粮食需要运?”

沈云舒在心中骂了他一句“老狐狸”,他摆明了对这一切都了如指掌,却还是要表现出一副刚刚知晓的样子,无非就是想要推脱。

“三百万担。”萧玄夜回答,他自然也是看出了顾老太爷的意思。

听了萧玄夜报出的数字,顾老太爷沉吟了片刻,才开口说道,“安王殿下,不是老头子我不愿意帮忙,只不过这确实是有些令我为难罢了。”

“哦?不知顾老太爷有何为难之处?老太爷若是有苦衷,尽管说出来,看看本王妃和王爷是否能够帮得上忙。”不待萧玄夜开口,沈云舒便接口道,像这样的谈判,根本不需要萧玄夜出马,她来就可以了。

萧玄夜扫了沈云舒一眼,没说什么,重新将目光落在了顾老太爷的身上。

那顾老太爷自然是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他见沈云舒开口萧玄夜并没有反对,心知这位王妃说话怕是也有点分量。

他也不直说,而是反问,“这是漕帮的一点家务事罢了,若是要劳烦二位跟着操心,倒叫老头子我过意不去了。不过,安王殿下既然是奉命出兵讨伐,理应由朝廷拨款拨粮,又如何至于要自己亲自来买粮呢?”

“陵川的粮道都被叛军切断,若是上书朝廷也是远水救不了近火,陵川五十万的将士还等着吃饭,潼关已经是最后的指望了。”萧玄夜说得虚虚实实,倒叫顾老爷子一下子也分辨不清真假了。

不过,他将问题说得如此严重,若是漕帮不帮忙,倒是显得他们不讲道义了。

等他说完,顾老爷子态度变了变,眼光虽依旧柔和,脸上却已没有初见面时,那种表示欢迎的神情,“安王殿下,你晓不晓得,”他慢条斯理地说:“四皇子殿下与我那徒儿老五有交情?”

他口中说得那个“老五”就是杜五爷。

“本王知道。”

“既然知道,那么殿下一定会体谅我的苦衷。”顾老太爷点点头,“粮行那边,我不太清楚,不过做生意归生意,做人还是要讲究个‘义’字。毕竟是有五十万张嘴巴等着吃饭,如果殿下和粮行价钱谈不拢,这道理讲到天下都讲不过去,老头子我一定出来说公道话。漕帮最是讲究义气,但也讲究个先来后到,毕竟结交四皇子在前,即便他现在起了兵造了反,但漕帮就算不帮他做什么,也不能和他对着干,所以殿下倘或是要漕帮出船,实在是有些为难。”

这是拒绝之词,亦早在萧玄夜和沈云舒的估计之中。

“老前辈!”沈云舒抗声答道,“你说这话,本王妃倒是不敢苟同。”

“哦?”顾老爷子的眼皮抬了抬,说道,“还请王妃娘娘赐教。”

“敢问顾老太爷,漕帮所谓的‘义’,究竟为何?”沈云舒问道。

“这义,自然是指兄弟之间的义气和生意场上的道义。漕帮之所以为‘义’帮,自然是因为从未做过对不起兄弟之事,也从未做过任何亏心事。”顾老太爷说到这,语气都有些骄傲了。

沈云舒点了点头,“既然老太爷如此看重兄弟义气,那么自然也是相当关心漕帮兄弟的生计。老太爷可知道,漕帮就要倒大霉了。”

“这话怎么说?”顾老太爷极注意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