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可怜 - 我在印度当老爷 - 炒腰果

第360章 可怜 - 我在印度当老爷 - 炒腰果

比哈尔邦的首席部长叫普LS德.亚达夫,他出生在比哈尔农村一个赤贫的家庭,他的童年衣衫褴褛,没有鞋穿,靠照料村里的牧群为生。

这正是亚达夫种姓的本职工作,后来他考进巴特那大学,并自此进入政界。

29岁时成为最年轻的人民院议员,90年的时候靠着坑蒙拐骗,组建了如今的比哈尔邦联合政府。

就和印度许多官员一样,亚达夫在贪污上也是好手。

前两年他曾假借购买药品和牛饲料的名义,侵吞了3700万卢比的公款。

就在罗恩他们抵达巴特那的这几天,中泱调查局还就这件事对他发起诉讼。

这已经是亚达夫因同样的罪名,被第四次起诉。

也就是说他是个惯犯,为了搞钱一直朝牛饲料下手,演都不演。

如此粗暴的贪污手段,每次都被抓个证据确凿,亚达夫却拒不承认。

在比哈尔邦,法律什么的,根本没人在乎,他依旧是首席部长。

不仅他本人,他妻子、他九个孩子中的五个,都是社会党的政要议员。

就是这么离谱,搞政治,当然是全家一起上。

罗恩和萨蒂亚是在一处花园里见到了亚达夫和他的妻子,空气中有熟悉的麻草味。

院墙上挂着比哈尔邦社会党的党旗,一双砸碎手铐的巨手。

寓意着社会党人,仁慈地为穷人砸碎了锁链。

两人坐下,有仆人端来柠檬茶和比哈尔糖果。

罗恩刚介绍完自己的姓氏,亚达夫就迫不及待的打断他。

“你说你姓苏尔?”

“是。”

“这个姓氏不错,苏利耶最大的贡献就是守护了生命的诞生。当然,我认为亚达夫代表的克利须那神更伟大。”

“克利须那神?”

“是,所有亚达夫都是克利须那神的后代,我们是牧牛者,就和史诗中的克利须那神一样。”亚达夫兴致勃勃。

罗恩表情有点古怪,他搞不懂,是不是所有亚达夫都有这个执念。

萨蒂亚的哥哥也是,恨不得向所有人宣传,亚达夫是克利须那神的后代。

眼前的比哈尔亚达夫根本没在意罗恩的表情,依旧在喋喋不休。

总之依照他的观点,亚达夫的遗传基因应该和婆罗门的一样纯净,或比他们更为纯净。

亚达夫之所以落到今天这种地步,是历史的不公和骗局否认了他们在上层阶级中的正确位置,他们应该属于上层种姓而不是被污染的种姓。

那是谁造成了今天的这种局面?当然是诡计多端的婆罗门啦。

嗯,就是坐在他面前的罗恩这样的人。

至于嘛,我只是自报家门,你就跟我扯那么多。

罗恩本想转移话题,但亚达夫又开始自顾自的吹嘘,他执政比哈尔以来的各种政绩。

“我们最大的两个成就是社会公平以及共同和谐。”他说。

“很棒。”罗恩敷衍的点头。

“我们给了被压迫的人们勇气,达利特现在可以将他们的头昂起来。他们现在不再被婆罗门和地主压迫,而牧民也是安全的,我们已经击败了印度极端民族主义者。”

大多数婆罗门根本接触不到达利特,你这个傻蛋,罗恩在心里暗自腹诽。

即使是生活在比哈尔乡下的贫穷婆罗门,他们的村落周围也绝对不会有达利特出现。

亚达夫吹嘘的这些政绩和北方邦的玛雅瓦蒂在选举时的许诺,有异曲同工之妙。

他们根本不谈什么善治,也不谈发展,嘴里说的公平、和谐之类的空话。

罗恩没兴趣和亚达夫扯这些政治话题,他在北方邦大选期间,已经听的够多了。

于是他隐晦的瞥了眼萨蒂亚,后者立即接过话茬。

“部长先生,我们今天来是想聊聊比哈尔的矿产开发,这有利于本地的工业发展。”

“噢,是这样,比哈尔邦需要工业。”他突然变得兴奋起来,坐直身体。

一旁的仆人及时送上烟筒,亚达夫长吸一口,眼神中闪过莫名的光亮。

“说吧,你们看上了哪里的矿?”

“丹巴德。”

“那可是个好地方,印度的煤炭之都。国家煤炭公司、印度钢铁管理局都在那儿有大投入。”

“我知道还有一些矿处于未开发状态,我只做水泥和煤炭生意。”

在贾坎德邦未成立之前,比哈尔邦的地盘很大。丹巴德这座工业之城,现在还没被划出去。

它位于比哈尔邦的东部,矿产资源极为丰富。最有名的当属煤炭,不仅储量大,煤质也很优良。

塔塔和印度钢铁公司都在这建立了钢铁厂,煤炭资源就地利用。

当然丹巴德除了煤炭,还有石灰石矿、铝土矿、稀土、铜矿等其他矿产。

罗恩没指望能从印度煤炭公司、印度钢铁公司和塔塔钢铁这些庞然大物口中,争夺那些储量大的优质煤矿。

他看上的是周边次一级煤矿,以及苏尔家的老本行--水泥厂。

吃不了肉,跟着喝点汤总行吧,罗恩知道自己的速度得快。

随着能源、矿产行业许可证制度渐渐放松,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打这一行的主意。

现在来丹巴德谋求矿产开发还不晚,虽说大公司拿走了最肥的那块肉,但剩下的那些随随便便就可以秒杀松巴得拉的煤矿。

罗恩的要求不高,能到搞一块中型煤田就行。这样他名下就有两个产煤地,足以支撑苏尔电厂的下一步扩张。

“丹巴的德确实还有很多煤矿闲置,你是准备在这里建钢铁厂?”亚达夫问。

“不,准确的说是煤炭生意。”

“哈!”亚达夫笑了起来,“让我来猜猜,你看上了这里的煤炭,但并不打算在这里投资?”

“我知道因为政策的原因,煤炭不能远离”

“不,不,苏尔先生。”亚达夫笑着摆摆手,“我想你误会了,在比哈尔比邦,一切政策都可以商量。”

“你是说”

“是的,丹巴德的煤炭你运去哪都没问题,重点是你愿意开什么价?”

煤炭只能用于当地的发展?哼,谣言!

在比哈尔,法律都没有丝毫的存在感,联邦的政策又算得了什么。

是,印度钢铁公司和塔塔确实都在丹巴德建立了钢铁厂,直接把煤炭资源就地消耗。

但这是大公司,无数人盯着,他们当然老老实实的按照政策规定的来。

同样是在丹巴德,这些大型工厂以外,人烟稀少的荒野里,无数小煤矿挖出来的煤,在源源不断的送往外邦。

他们能无视政策限制,大肆赚取卖煤的钱,全是眼前这位亚达夫的功劳。

只要卢比到位,比哈尔邦所有监管人员,都会选择性失明。

罗恩有预想过比哈尔邦的混乱,却没想到他们是如此的胆大妄为、手段之野蛮直叫你叹为观止。

“我想每月拉走一万吨的煤炭。”

“80万卢比。”亚达夫立即开价。

“什么?”

“老兄,这是行规。你拉一次煤,给一次钱,我们两清。当然,你一次性付完一整年的钱,我也没意见。”

罗恩快速算了算,按照每吨煤800-1000卢比的市价,这正好是一万吨煤炭价值的10%。

这就相当于亚达夫默认这批煤卖了出去,并且抽成十分之一。

“如果长期开采,不会有其他麻烦吧?”

“许可证邦政府会搞定,运走的煤也会得到妥善的记录,你觉得把它写成钢铁厂消耗怎么样?”

“不,煤都用在了水泥厂。”

“水泥厂?”

“对,这正是我想和你谈的另外一笔生意。”

“你详细说说。”亚达夫越发的感兴趣。

生意越多,他收的钱就会越多。

“我会在丹巴德建一座水泥厂,那需要大量的煤。这完美符合政策规定,不是吗?”

“噢,你是想把运走的煤,都做到水泥厂的账上?”

“是。”

“那你得需要很多煤。”

“所以我才来了丹巴德。”

“让我想想。”亚达夫精明的眼睛快速闪动。

他觉得光收运煤的钱,不划算,这是笔大生意。

“除了刚刚说的,你的水泥厂用煤,也得照此付价。”

“没问题。”

“还有每年200万卢比的好处费。”

“首席部长先生,我的水泥厂甚至还没建起来。”

“好啦,再按照邦法律正常纳税,这是我最后一个条件。”

“我没意见。”罗恩点点头。

亚达夫就是首席部长,比哈尔邦收取的税金,最后大抵有相当一部分进入他的口袋。

名目他都想好了,给牛群买饲料,这个理由简单又好记。

“成了,你现在可以去丹巴德挑选你喜爱的矿了。如果不够,可以多挑两座拼凑一下。”

“我会去的。”罗恩起身告辞。

总的来说,这次和亚达夫碰面还算顺利,他们已经把生意谈的差不多。

只是罗恩有些意外,亚达夫的开价并不算太高,不是想象中的狮子大开口。

煤炭的抽成符合行情,水泥厂才200万卢比,确实低了很多。

他哪知道,亚达夫已经“狮子大开口”。

比哈尔邦在这之前没有工业,也没有大商人给他送过钱,亚达夫不知道行情。

最后他只能根据那些小煤矿的老板,他们送的钱,来定收取水泥厂多少好处费。

丹巴德这样的野矿很多,大部分小老板给亚达夫的贿赂多在一两百万卢比。

于是他直接开了封顶的“高价”,并为此沾沾自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