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卷 冷眼向洋看世界 第一百七十三节 攻势要有 - 官道无疆 - 瑞根
陆为民离开省政府大院时,脑袋里仍然轰轰隆隆的着响。
此时的他几乎失去了思维能力,始终回响着杜崇山的那几句话。
“你自己需要多考虑一些,考虑远一些。”
这话听起来很中性,乍一听,也没有半点倾向性,就像是很普通的叮嘱,但是在特定的环境下,那就完全不同了。
中央不会容忍这样的状态下去,这个观点,陆为民也赞同。
一年也就罢了,昌江连续两年都呈现这种不容乐观的状态,中央是肯定有看法的,也肯定会有动作。
比如自己被派到昌江就是一个“小动作”。
但像尹国钊和杜崇山这样人,站在这样的位置,也很难做出退让,更主要的是他们都认为自己的观点更正确,但又无力说服对方。
杜崇山的话语意思很明确,昌江班子会在年后可能面临大调整,这个大调整只能是指主要领导的调整,而且杜崇山的意思也就是他自己离开昌江的可能性比较大。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如果昌江真的要换主要领导,陆为民当然更倾向于杜崇山,有一份私交在里边,很多工作的开展都更方便,工作氛围也会更融洽,但是他也知道这不现实。
还没有书记和省长不睦中央调整书记的,除非书记年龄面临到点。
更何况杜崇山来昌江的年成也相当长了,而尹国钊来昌江不过两年多时间,仅仅两年多时间就要给一个一把手的政治前途下定论,也不合适,所以走人的只能是杜崇山,这也是陆为民基于现实和政治规则做出的判断。
连秦柯也觉察到了老板的不正常,起码他给陆为民当秘书这么久,还是第一次看到老板有这么怪异的表现,毫无疑问,老板有心事,而且是无法宣之于人的心事。
*************************************************************************************************************************************************************************************************************
一直到接近十二点,陆为民才慢慢把思绪梳理顺畅,开始琢磨该从哪几方面来着手。
第一,宣传攻势要有。
这一步,陆为民已经考虑好了,既然杜崇山也问及了自己对脱贫工作的看法,那么也就是暗示自己脱贫工作上边很重视,如果在这方面有新思路,可以吸引到高层的注意力。
当然,这个新思路必须要在一定层面的媒体上来展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求是》、《半月谈》这一类的报刊杂志上发表一些这一类的文章,应该是可以达到这种效果,现在网络相当发达,如果在人民网强国论坛来这么一发,也能够起到独到的效果,但是从官方的层面上来说,还是传统杂志报刊更靠谱。
单纯的脱贫战略,固然可以吸引到高层的注意力,但是陆为民觉得可能在力度上还弱了一点,还应该更系统的阐述自己的一些观点。
但是现在自己身份所限,不宜过于露骨的发表一些太有针对性的东西,否则反而会弄巧成拙,所以只能再从党建这个角度来拔高一下了。
谈一谈对基层党建工作的一些看法观点,这也是信手拈来的东西,这几个月自己下基层望闻问切,也了解到不少东西,总结一下,陆为民觉得还是能够拿出一些有价值的东西来,这不是什么难事。
这一轮宣传攻势,陆为民还得要找曹朗,这家伙虽然到了文化部,但是宣传这条线上的影响力犹存,这点忙他还是帮得上的。
第二,宣传攻势有了,那么还要有一些侧面策应。
侧面策应很敏感,也很考技巧。
而能帮得上自己的人,屈指可数。
地方上的不行,像花幼兰。
中央的,高立文那里,倒是可以去一去,但是年后去,就有点儿太过于形诸于色了,要去就只能春节期间去,拜访一下,说得过去。
有齐鲁一起工作这层渊源,高立文本来也很欣赏自己,自己回了地方,干了这么久,有些感受去拜访和汇报一下,也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