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卷 谁主沉浮 第九节 太阳照常升起 - 官道无疆 - 瑞根

第二十一卷 谁主沉浮 第九节 太阳照常升起 - 官道无疆 - 瑞根

关恒行不行?杨达金行不行?李幼君行不行?你很难一言以蔽之。

行与不行,都是相对的。

关恒在阜头工作期间是很行的,但是在西梁,在洛门任职期间,就只能说是表现一般了,杨达金也差不多,在遂安表现出色,但是走到副厅级岗位上,也就有点儿泯然众人矣的感觉了。

李幼君相对来说还要好一些,但昌西州的情况摆在那里,李幼君的表现只能说是尚可。

每个人在每个阶段都有各自的发挥,有些人在副处级岗位上表现优秀,但是在处级岗位上就显得有些不适应了,而有的干部在处级干部岗位上表现出色,但再一上台阶之后,就显得暗淡无光了,而且陆为民发现从处级岗位到副厅岗位上,这是一个坎儿,很多人迈上这个坎儿之后就迷失了自我,找不准定位,找不到方略,在陆为民看来,关恒、杨达金都是如此。

但也有越往上表现越佳的,比如池枫,比如吕腾,比如冯西辉。

还有的则是一如既往表现出众,像秦宝华、黄文旭、胡敬东,在哪个岗位上都能把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展示出来。

这两个人选基本上是体现了尹国钊的意图,陆为民并没有多少发言权,当然这也是早在陆为民就任代省长之前尹国钊就已经在酝酿运作的事情了,。

潘晓良的情况陆为民知晓,从最早宋大成来谈黎阳情况时他就感觉到了,关于黎阳市委副书记人选问题,几方都在角力,而潘晓良悍然推出了宣传部长张海鹏这一冷门人选担任市委副书记这一建议,就足以显现这位市委*书记的底气。

底气源于两方面,一是黎阳这两年的表现不错,二是潘晓良本人肯定有所仗恃。

稍微了解一下,也就知道潘晓良跑省里很勤,尹国钊也多次在不同场合表扬黎阳,所以不言而喻。

所以当尹国钊提名潘晓良为副省长推荐人选上报中央后,省委内部也没有不同意见,至于省发改委主任孙慕河的表现也可圈可点,而且资历上甚至比潘晓良更老,所以也是早就确定下来的推荐人选。

接替潘晓良的黎阳市委书记是省委副秘书长、省委办公厅主任邬侠。

陆为民甚至都有些可惜,他甚至觉得邬侠完全可以成为副省长推荐人选。

他一直很看好邬侠,从省委办公厅主任到黎阳市委书记,也就只能算是一个平调,但邬侠是尹国钊来之前的省委办公厅主任,准确的说并不一定符合尹国钊的意图,能拖了两年多时间才来调整,也算是不错了,好在黎阳这两年的发展势头不错,邬侠去黎阳也算有一个施展自己的舞台。

陆为民感觉邬侠本人也挺愿意去,而和池枫搭档,也能够看一看这两人能不能在黎阳干出点儿什么名堂来。

当然也有可能是邬侠本人不得不去,所以才会欣然接受,他知道留在省委里边也没有他太多的机会,还不如下去一搏,干点儿实事。

潘晓良和尹国钊走得很近乎,再加上一个恽廷国,陆为民也觉得自己这个省长未必当得轻松,不过他也不太在意,他素来就是对事不对人,只要工作拿得起来,恽廷国也好,潘晓良也好,他都一样不吝表扬,拿不起来,管你背后有谁,他也一样要拍桌子骂娘。

由于池枫到黎阳任职,陆为民也对黎阳班子调整比较关注。

潘晓良提名的张海鹏,也就是翟文广的前任秘书,最终并没有留到黎阳担任市委副书记,而是调任西梁担任市委副书记,而宋大成希望的葛建本也没有留在黎阳,而是调任省财政厅担任副厅长,倒是田蕴天推荐的朱森升任市委副书记。

这个情况陆为民也和秦宝华探讨过,主要还是考虑到邬侠和池枫都是新去,对黎阳情况完全不熟悉,需要一个对黎阳情况,尤其是干部人事情况熟悉,且政治可靠的干部来协助,而朱森较为适合,这一点连宋大成本人最后都认为这是最合适的,毕竟朱森政治觉悟没的说,而且对黎阳情况也更熟悉。

接下来还会有一系列的调整,但是调整重心已经开始由正厅级岗位转向副厅级职位,而且延续过程也是由重至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