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2章 秋意浓 - 大明武夫 - 特别白
怎么打?萨尔浒那边号称是猛将名将,武家将门云集,可打的怎么样,全军覆没,战死的战死,自尽的自尽,那辽镇铁骑号称天下第一,可怎么样,自从开打就没有什么胜利。
孙承宗、熊廷弼、王在晋都是知兵的名臣,都不是纸上谈兵的昏聩之辈,做事也从不冒进,可最好不过是相持,彻底崩溃也是几次。
甚至还有人讲什么“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搞得天下人都以为这是说大明和建州女真之间,实际上那是北宋末年和金国之间的说辞。
身在兵部,每日里接触的就是这些军事战事,身为兵部官员,自然能感觉到那种无奈和无力,大明这边差不多已经想尽一切方法了,但都没有任何的效果,只能拖延失败的来临,眼睁睁的等待绞索收紧。
不知道为什么,兵部众人商议的时候,始终有个感觉,那就是明军若对建州女真开战,赵家军搞不好不会趁虚而入,所以大家考虑着调陕西三边的兵马去往辽东,但察哈尔的林丹汗盘踞在晋陕以北的归化城虎视眈眈,而原来的土默特部则是在河套西部伺机东进,拿掉陕西三边的边军,那么蒙古骑兵会不会趁势南下东进,重演过往的入侵,那时候就是前门进虎后门进狼的危急局面,更是无奈。
在这样的无奈之下,也有人暗地里发狠,你赵家军图谋这个天下能如何,你取了天下,可你也要面对建州女真和草原蒙古这样的虎狼,只怕你到手的好处还没有变热,直接就要被人抢走了,这样也好,这样就是反贼的报应。
今日验看过首级,看到了这些衣甲兵器,从不能置信到相信,然后再感觉到震撼,身在这一座座人头堆起的京观之中,所看到的并不是一个个女真兵卒的头颅,而是这大明帝国,朱家江山社稷的头颅,到了这个时候,大家终于能确认一件事,大明气数已尽了。
大明倾国之力,百万兵马都无计可施的建州女真,却被徐州赵家军轻易战胜,而且是这样的大胜。
如果说建州女真强,那么赵家军强到了什么地步,那么大明弱到了什么地步,再说什么圣贤大义,再说什么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都比不了这样悬殊的实力对比。
原来大势如此,真的是无从逆转了,那么接下来该怎么选择,是为这个毫无希望的朝廷尽忠殉葬,还是去投奔赵家军?
************
这才入秋,也冷得太快了。
见到了魏忠贤之后,杨涟也没有说话,只是打量着魏忠贤,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不知杨阁老前来,所为何事呢?”沉默了许久之后,眼见杨涟还是没有开口,魏忠贤禁不住问了。
虽然喊他阁老,但是魏忠贤的语气里并没有多少敬畏,还端着点权倾天下时的架子,没有转过弯来。尽管明知道现在命都悬在人的手上,但是他也不肯低下头来向对方告饶。
他甚至也没有邀请杨涟到厅中再叙,反正现在这里不算是自己的家了,等着他来发号施令即可。
不过杨涟并没有和他计较那么多,他又打量了魏忠贤一会儿,最后沉下头来,长叹了口气。
“哎……魏公公,到了这个时候,我们就不要再讲门户之见了吧。在下现在是有事想要请益公公啊……”
“阁老说得差了,咱家现在是一败涂地了,哪还有资格和阁老讲什么门户之见呢?”魏忠贤以为他在嘲讽,于是硬起了脸色。“若要处置咱家,尽管发落便是!”
“魏公公,我此来并非为了讥讽你的。若要讥刺你,难道我手下还怕找不出人吗?”杨涟知道他误解了自己,所以只好苦笑了起来。“如今国事已经到了这个田地,我也没有心思再打什么嘴仗了。”
听到他的话之后,魏忠贤的激动不安渐渐地平复下来了。
也对啊,就他对杨涟的了解来看,他确实不是这样的人。杨涟可以说古板,也可以说执拗,但是至少还是东林党里面少有的有些风骨的人。
等到他平静下来之后,杨涟还是没有说话,只是把视线也同样转到了庭院当中。
枯黄的衰草,四处乱窜的寒风,在他的心中激起了和刚才魏忠贤一样的感触。由于最近朝廷是他在当政,坏消息一个接着一个,这种感触变得尤为浓烈。
“魏公公,关于你的处置,朝廷已经商议好了。”看着在寒风中摇荡的灯笼,杨涟略微有些艰难地说。
魏忠贤心里突地一跳,但是很快就又恢复成了那种从容的平静。
“哦?不知道朝廷打算如何处置咱家呢?”
“朝廷……朝廷决定……将你发配到凤阳安置。”
发配凤阳!
魏忠贤心里倒抽了口冷气。
凤阳那里是宗庙之所在,宗室当中只要有人犯了不赦之罪,就会被发配到凤阳高墙圈禁,之前秉国政的时候,他自然知道那里是什么样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