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1章 谋划 - 大明武夫 - 特别白
关于日本,他所知道的情况实在太少,所以当然难以很快做出准确的判断来,只能根据自己所知的一鳞半爪来考虑。所幸最近几年来他一直都在作为高级将领领军作战,所以多年的战争生涯也给他培养出了一些战略思维,这让他可以站在全局高度开始考虑征伐日本的军事问题。
“如今天下只是初定而已,女真和蒙古虽然被打得狼狈逃窜,但是总归还没有彻底倒下,四川和广西虽然已经拿下了,云南还有桂王和沐家领衔的朱明残党在作乱,另外,日本孤悬海外,保证军士的粮秣也耗资巨大,所以,以臣之愚见,最好不要是用倾全国之力来征伐……”考虑了许久之后,赵松低声开始说了起来,同时小心翼翼地偷瞟着皇上,生怕自己惹得皇上生气,“最好是精选精锐士卒,然后依靠海军,水路并进,尽快同日本之大军进行决战,击溃其大军,然后结束战事。不过,不知道……不知道皇上是想要灭国,还是只想要攻伐其国呢?”
这里面的区别就很大了,如果只是想要攻伐其国、昭示大汉天威的话,那么只需要精选陆海大军,打垮敢于反抗的势力即可。
而以赵松的经验,如果想要灭国的话,就要起大军击灭日本的每一个有反抗能力的势力,然后还要让大军留驻在那里,经过多年的占领之后,才能慢慢地将占领地消化下来,这其中所需要耗费的兵力、财力和物力,简直难以计数。
所以,他心里猜测,皇上只是想要攻伐其国而已,出于某种他现在还不知道的理由。”赵松再度躬了躬身。
马同济,黎黄河这两个人他都知道,马同济是巨鹿侯马冲昊的大儿子,黎黄河则是颍川侯黎大津的儿子,他们两个现在都可以说是大汉军中的后起之秀。他们不仅家世优越、是大将勋贵之后,本人也是素有才能而且战功赫赫,在军中也闯出了不小的名头,皇上将这两个人调配到自己的麾下,只要他们能够服从自己的指挥,那这场远征的胜算肯定又会增加几分。
“谢皇上隆恩!”赵松再度谢恩,然后继续说了下去,“皇上,臣还有最后一个问题。”
“你的问题倒是挺多的啊?”皇上仍旧微笑着,“说吧。”
“出兵在外,后方的供应乃是重中之重,尤其是这种渡海远征,粮秣弹药的供应更是一时都短缺不得,所以……这次后方万万不容有失……”赵松说得有些吞吞吐吐,但是皇上是能够听明白他的意思的。
他说得没错,远征在外,后方的供应是最为重要问题,绝对不容许拖延和混乱,所以皇上之前也已经考虑了这个问题,并且有了相应的打算。
“你放心吧,这次的远征,后方的统筹我已经有了人选了。”皇上的声音还是那么平淡,“你觉得让太子来负责怎么样?”
虽然他的声音并不高,但是这个问题,再度让赵松一时间震惊得瞠目结舌。
这次的远征,后方由太子来统筹负责?
太子可是国之储君啊,皇上居然让他来亲自负责这次远征的后方供应?
“怎么,你不放心吗?”皇上打量着低着腰的赵松,表情里面看不出任何含义来,“我知道太子现在还小,不过你放心,我会有其他的安排的,不会让你为难。”
太子是在徐州龙兴之时和皇后生下的嫡长子,前朝天启元年出生,今年算虚岁不过十三岁,就算明年夏天开始征伐,他也不过是十四岁而已,让这么大的来负责后方,听起来是不大可能,不过皇上的谋划向来深远缜密,他肯定到时候也会为太子配备一个智囊团,协助他做好后方的工作,赵松并不担心没人办事。
是的,这个决定对赵松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而且太子出了名的早慧,性格也是沉稳刚毅,大有皇上之风范,绝不会轻浮孟浪给赵松在后方添乱。最重要的是,太子是未来的皇上,谁敢在他亲自负责的事情上敷衍塞责?
有人敢拖延他赵松的事,有人敢让他赵松不高兴,但是有谁敢让未来的皇帝不高兴?
无论如何,绝不会有人胆敢懈怠。所以这次他不用担心后方的问题了。
同时,赵松也明白,皇上既然这么安排,那就绝不容许自己失败。他感受到了皇上那种志在必得、绝不容有失的决心。
千钧重担压到了他的肩膀上,同时也代表千载难逢的机会来到了他的面前。
既然皇上把精兵强将给了自己,还让太子亲自在后方坐镇,自己还有什么理由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