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7章 郑家人 - 大明武夫 - 特别白
年纪尚且还算幼小的太子,住在那里之后,一边平常在一群老师的教导之下学习各种知识,一边也经常来军营里面向父皇学习治国的实践,倒也进步得非常快。
在侍臣的带领之下,一身便服的太子很快就来到了皇上平常处理奏章的小偏厅当中。
这个小偏厅的布置,和其他地方的简朴实用作风一脉相承,除了四壁的书架和文牍之外,只是有书桌一些凳子和一张供累时小憩的床而已。当太子走进书房的时候,皇上正坐在微微摇晃的摇椅上面闭目养神。
“儿臣参见父皇!”一进来,太子就身鞠了一躬,向父亲行礼。
尽管很多教他的老师都告诉他太子最重要的就是守拙,要时时刻刻保持对皇上的尊敬,不要在任何方面惹得父皇不高兴,但是父皇在礼仪上对他却从没有要求过太多,甚至在他第一次下跪对父皇行礼的时候他还大发了一次脾气,斥责了他的老师,然后叮嘱太子父子之间最重要的是亲睦,见了父皇的时候不必下跪,只需躬身行礼即可。”皇上脸上的笑容慢慢敛去了,开始显得严肃了起来。“玩归玩,过了年之后,就有的你忙了啊,儿子……”
“郑家的小子?”太子先是有些惊愕,然后马上反应了过来,“父皇是指郑森吗?”
郑家就是指郑芝龙一家,郑芝龙从万历末年开始投入到了海上,先是在海上巨盗颜思齐手下,通过在海上走私和劫掠逐步起家。在颜思齐死后,郑芝龙结合诸海盗首领,号称十八芝,拥有当时福建沿海实力最强大的一支武力及商业团队,领导海贼数万人,经营走私与劫掠事业,横行于台湾海峡。等到新朝定鼎之后,经过了郑氏家族多年的经营,他们已经成为了赫赫有名的大豪商。
当新朝平定了北方,并且开始向南方席卷而下的时候,这位出身福建、横行一时的海上巨豪,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犹豫权衡之后,毅然也投入到了新朝当中,成为了大汉朝廷的一员。
在郑家归附之后,他捐了一大笔财富给了朝廷充作军费,而那些原本跟着他们家在海上闯荡的海盗和走私商,一部分随着他们上岸,各自买房置地重新过上了陆地上的良民生活、一部分还有功名心的则留在海上,被编入到了朝廷的海军当中,这些人经过多年的海上闯荡,有操船的经验也有海战的战术素养,所以极大地扩充了海军的实力,当然,还有一小部分人习惯了抢掠的生活,不识时务不肯归顺朝廷,他们也成了被朝廷大力打击的对象,很快便被从海边扫清殆尽了。
为了表彰郑家捐献财富和率军归附的功绩,朝廷在数年之前将郑芝龙封为了会稽侯,另外还进行了多番封赏,令这个一心想着衣锦还乡的海上巨豪心满意足地回家当了富家翁。而且,最近朝廷还将他虚岁十岁的儿子郑森召入到了朝廷当中,当了太子的侍从――当然,底下有些人嚼舌头说这有让他儿子当人质的意思,不过朝廷和会稽侯两边都是绝对不会承认这种荒唐无稽的谣言的。
一听到父亲说起,太子就想起了那个郑森。
这个少年人虽然年纪比自己还小几岁,但是虎虎生威,有一种英姿勃发的雄气,就连对着自己这个太子也一直不卑不亢,应对得体,看得出来有那种少年英杰的气象。也正是因为郑森平时在对他的应对当中展示出了这种少年英气,所以让太子留有了深刻印象,。
“没错,就是这个姓郑的小子。”皇上点了点头,“看你好像对他很熟似的?”
“也说不上很熟,只是这个郑森英姿勃发,让儿臣暗为赞许,所以儿臣能够马上想起来。”太子低声回答,心里则在寻思父皇的用意。
“英姿勃发?这个评语可不低啊,你平常不轻易夸人的,看来这个姓郑的小子真的很不错,那我就放心了。”皇上又笑了笑,“你这阵子就好好带着他吧,用得着!”
“敢问父皇,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太子稍稍沉默了片刻,最后还是大起胆子问了,“为何……为何要突然提起郑森?”
难道父皇要对会稽侯一家有所图谋了吗?如果是那样的话,朝堂和福建地方上可有的动荡了啊……在多年的教育之下,太子考虑问题的时候,已经开始带有政治家的色彩,虽然还有些生涩,但是比起同龄人来说已经不知道高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