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9章 太子的疑问 - 大明武夫 - 特别白

第1459章 太子的疑问 - 大明武夫 - 特别白

“儿子,你去了高丽之后,虽然那里上上下下都是你的臣下,但是你切切不要骄纵,也不要一味强势逼迫他们。”将高丽的条陈交给了太子之后,皇上继续叮嘱太子,“有什么得怨的事情,你交给使团的人来做就好了,不用自己出面,你要在高丽人面前做好人,这样才能得他们的心!”

“儿臣明白!”太子连忙点了点头,“儿臣一定会小心应对高丽人,不至于让他们离心。”

“也不用太过于小心,你是太子,就是要摆出点我们****的威风来。”皇上又笑着拍了拍太子的肩膀,“其实我们要打日本,高丽人开心着呢!万里初年,日军登陆高丽,荼毒杀戮甚重,可谓与高丽人血海深仇,以至于他们现在还将日本人的那次进攻称作‘壬辰倭乱’,提起来就咬牙切齿,所以这次你去,是行王道,伸张正义,他们感激还来不及,只要不做得过分,你就是他们的圣主!”

太子没有答话了,只是少年人的眼睛里面越发闪耀着激动的光彩。

这就对了,有哪个少年人不喜欢建功立业呢?皇上欣慰地想。

“父皇……请息怒!”太子看着皇上的怒容,略微有些惶急地说,“父皇平常教导儿臣切不要因怒而行事,以免冲动之下作出追悔莫及之事,那今天也请父皇息怒……不要,不要因怒而杀人,师傅们虽说犯了糊涂,但是……但是罪不至死!儿臣不仅是为了他们的性命求情,也是怕父皇的声名有损啊!”

在太子恳切的喊话之下,皇上终于渐渐地平静了下来,只是微微皱着眉头。

这个略有些消瘦的少年,此时已经扑到了自己的身上,虽然害怕得全身颤抖,但还是义无反顾地抱住了自己,然后劝谏自己不要因怒而杀人。

他有仁心,但是并不柔弱,敢于说出自己的看法来。这样的资质,才能当好一个太子,做一个理想的接班人皇帝吧。

皇上脸上的怒气慢慢消退了。

“杀人?我为什么要杀人,让他们演一把舍身取义的范儿吗?你想多了,我不会杀他们的。”他抓住了太子的手,然后轻轻推开了,“但是不杀他们也不代表我不处罚他们,从明天起,那几个人我都会全部斥退,一个也不留!”

“他们自有过失,儿臣也同意换了他们。”太子点了点头,同意了父亲的安排,“文辞之道,在于初心,儿子已经学到了这么多了,接下来自己阐发就可以了,不必依赖于那些文人。”

“文辞之道,在于初心……”皇上眼睛一亮,然后喃喃自语,“不错,不错!难得你小小年纪,就能说出这等话来,看来你真是学懂了啊!”

因为心里高兴,他重新又让太子坐了下来。

“太子,你不必将那些儒生饶舌当真!大凡强国,只要还有余力,就一定会想尽办法扩张,将力所能及的地方都变成自己的疆土,正所谓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什么守拙中庸,统统是一派胡言!若是周人搞什么守拙中庸,现在汉人不还是得缩在中原出不来吗?不说别的,就是我们脚下这燕京,还不是周人一寸一寸扩张出来的?儒生最好粉饰,黑的都能说成白的,明明是无力扩张,处处被动挨打,非要说成是为了行王道、以德服人,这种自欺欺人的事情也只有他们做得出来。”因为对儒生素来不喜,所以皇上的语气也骤然变得尖刻了不少,“那等酸儒,就知道拿些经书喋喋不休,你决不能听!按初心,按初心!”

到了如今这个时候,大汉的疆域比之前明已经大有扩张,尤其是在蒙古和西域一带,经过多次的征伐,现在大汉朝廷不仅收回了河套地区,而且已经将自己的控制区域扩张到了敦煌一带,并且还在打算继续扩张,既然如此,那儒臣的“中庸守成”那一套,自然就极其不讨皇上的喜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