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5章 东征军的组成 - 大明武夫 - 特别白
“不错,你挑的这个人有脑子也有拼劲,是个能做事的材料,这下我放心多了。这件事交给你们来办,应该可以办好。”
“谢丞相夸奖!”孔璋也站起来,向丞相行了礼。
“好了,你也下去吧,我要处理别的国事了。”丞相又做了个请他离开的手势,“记得,国朝的体例就是有功重赏,但是有过也必罚,赏我已经摆给你们看了,但要是没做好,罚我也会摆给你们的。”
“下官明白!下官告退!”孔璋也深深一躬身,然后转身离开了偏殿。
就在丞相召见孔璋和周璞,听取他们的汇报并且面授机宜的时候,在城外的大军营地里面,预定将要成为大汉不久之后对日本远征的大军统领者的勇勤子爵赵松,也再次得到了皇上的召见。
不过,这次皇上并不是只召见他一个人了,跟着他一起被调回的那几个参议军官也一起被宣召了。
虽然蒙皇上再次召见是一种莫大的光荣,但是赵松却表现得有些疲惫。没办法,这几天他一直都没有怎么休息,所以脸色十分难看,就连眼睛都有些浮肿,他废了老大的劲才没有让自己的眼睛合上,勉强打起精神来应对这次召见。
“哦,这确实是极大的劣势……”皇上苦笑了一下,“要你们去以一当十,甚至更多,确实是苦了你们。”
“皇上,虽然人数上有劣势,但是我军所处的优势却更加多,所以臣反而极有信心!”
赵松突然加大了声音,然后昂然看着皇帝,“皇上,我军优势有四点。
其一,打仗从来不是靠人多者胜,反而要看谁更加精锐。我军从起家以来,年年连战不停,将士经过了多年的战阵厮杀,将士上下一心,官兵用命,纪律严明。而日军,自从幕府初定之后,已经差不多有二十年没有打过仗了,承平之下早已经武备松弛,更何况如今幕府的前两代将军都已经过世了,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光并没有上过战阵,肯定不习兵事,敌军上下必定不齐,指挥定然不畅。
其二,我军的军械,包括火枪,大炮,都远远胜过对方。据现在所得到的情报来看,日本军大多数用的是刀枪等兵器,少数人使用火器,但是做工粗糙、威力极小,就连准头也不行,他们自称铁炮,但是现在连我军最差的火枪都不如。所以两军交战的时候,即使敌军的人数可以超过我军,但是我军的火力反而会比对方强,依照我们同满洲和蒙古人交战的经验,他们在经受了我军的猛烈打击之后一定难以维持阵线,甚至有可能快速崩溃。
其三,我军海军占据绝对优势,可以坐收转运之利――日本是个狭长的岛国,各地临海,所以我军依靠海军可以四处转移,攻略任何一点,而日军却只能在狭长的陆地上疲于奔命,无法形成合力,只能处处疲于奔命、被动设防,甚至无法在一处战场集中过多兵力,无法发挥自己最大的长处――人数优势。
其四,我军是奉皇上之命,起大军征讨不臣之国,扬我国威于四海,布我天命于四方,名正言顺;而幕府身为臣下,架空君主,本来就名不正言不顺,是为乱臣贼子。同时,幕府是强行掠取天下,各地却还留存着一些豪族割据地方,他们手里有着私兵却对幕府心怀怨愤,所以他们一有机会就会暗中生事反对幕府,这样不仅可以分薄幕府的兵力,还可以让他们无暇全力来应对我们,心不齐他们又如何能够与我们为敌?”
滔滔不绝地说完了这一大段话之后,赵松的脸上已经是信心满满,他抬起头来看着皇上,“皇上,手握如此多的优势,就算是我军人数少上许多,又有何惧?臣必能为陛下擒下日军!”
“哈哈哈哈……”皇上一直听着他的话,默不作声,直到他说完之后,皇上终于大笑了起来,“有意思……一点两点的居然说了这么多,赵松,你越来越会说话了。”
“不是臣会说话,这是臣与几位参议一起共同谋划几天之后得出的结论。”赵松微微垂下了视线,不再敢直视着皇上,“初时接到这个任务,臣等还有些忐忑不安,深怕准备不好坏了皇上大事,但是经过详细参研之后,臣等现在反而已经极有信心了,此战我军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