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9章 京师棱堡群 - 大明武夫 - 特别白

第1469章 京师棱堡群 - 大明武夫 - 特别白

“皇上喜欢简朴这是好事,可是太简朴了也没必要啊?再说了,皇上代表的是朝廷的威仪,要老是住在这么简朴的军营里面,外面怎么看?”陈宏还是不太认同丞相的意见,“不过,请回皇宫倒也没必要,皇上不喜欢幽居深宫和外界隔绝,这是好事。”

“皇宫确实不是什么住人的好地方。”丞相突然叹了口气。

以前在徐州当个读书人的时候,他暗自也羡慕过大明的皇上、畅想过皇上在紫禁城里面的生活。可是他现在的办公地点就在皇宫,所以对皇宫的好感和憧憬也就直线下降。

那里大归大,可确实不是什么住人的好地方,冬天冷不透风,而且大殿的起居相当不舒服。所以虽然他也觉得皇上住军营里有些不大得体,但是也没有坚决请求皇上迁居宫中。

“所以我们这些做臣子的应该为君分忧,让皇上有个好地方可以住。”正当他还在感叹的时候,陈宏突然顺着话头说了出去,“紫禁城不大好住人,我们就另外找个好地方啊?”

“怎么?”丞相更加严肃了,“你是说……”

“是啊,我们干脆提请,给皇上修一座别宫吧。朝廷每年从江南运过来的粮食,有不少就是发放给这些流民的。因为各地的攻防对劳力的需求很大,所以新朝并不热衷于分配无主的田地,所以大部分的滞留流民一下子陷入到了无事可做的窘境里面。从这一方面来看,让他们有工可做,去给朝廷修建离宫,总比白白发放粮食养着他们要好多了。

“这事跟工相说了没有?”他的态度马上软化了下来,“这事没有工相发话可不大好办。”

工相是指现在在内阁当中任大臣的卫国公徐厚生,他负责的就是全国的工矿和建造事业,如果要修建离宫的话,选址、建造都离不开他的主导,也只有他能够组织起足够的工匠和人手把事情办成。

更何况,他是皇上的妻弟,和皇上的关系更加非同寻常,如果他也参与到陈情的大臣们的行列里面,皇上更容易被说服。

“工相现在在郊外,督造棱堡,这个构想我当然还没有来得及跟他说。”陈宏笑了笑,“不过,想来他应该不会反对这个主意吧?”

前明经营了京师很多年,原本京师可以说得上城高池深,防御拿着刀枪弓箭的步兵和骑兵可以说是固若金汤,但是现在时代已经不同了,枪炮的威力已经越来越大,原本京师周边的那些防卫措施越来越显得无用。在前明的最后几年,赵家军几次北上进军,京师的防御都可以说是不堪一击,城墙在赵家军的大炮面前显得格外孱弱。

既然把京师定为了新朝的首都,那么京师的防御就显得格外重要,而朝廷上上下下的共识就是京师现有的防御设施完全不堪使用,必须整个推翻重建。因此从几年前开始,新朝就开始了京师外围防御设施的建设。

和之前历朝历代不同的是,这一次的建设是由工相徐厚生亲自领衔负责的,而且他的身边还有一些来自于西洋的建筑师作为顾问。

此时,西洋各国已经用枪炮交战了百年之久,就在不久之前还曾打了持续30年的各国混战,所以他们对建造防御枪炮的要塞最有经验,因此新朝一开始就注意吸取他们的经验,通过传教士从西洋聘请了不少建筑师来协助徐厚生,在京城郊外修筑防御性的棱堡。

这些棱堡十分厚重,而且行状呈六角星形,里面多置枪炮,可以从各个角度对攻过来的敌人射击。在工匠们的设计当中,要修建十几座这样的棱堡,星罗棋布围绕京城一圈,可以真正让京城的防御变得固若金汤。

卫国公徐厚生素来行事谨慎认真,而且京城的防御工事又是头等的大事,所以自从他领到了这个任务之后,他一直亲自督办在工程的第一线,经常在各个棱堡之间来回视察,生怕下面懈怠,影响了眼见临近年关了居然也没有回家休息,着实让人有些敬佩。

“他应该不会反对。”丞相也马上同意了陈宏的看法,“只要有他在,这倒好办了许多!他最近不是在京城郊外天天跑吗?那给离宫选址的事情不就可以一并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