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4章 召见 - 大明武夫 - 特别白

第1474章 召见 - 大明武夫 - 特别白

就在平原侯陈宏还在跟孔璋、周璞两位朝中大臣谆谆告诫的时候,在另一间隔间里面,蔡国公、元帅石满强也正在和他在军内的后辈们倾心交谈。

这位身材高大魁梧的元帅,此时正穿着军服,坐在一张方形茶桌旁边,而赵松也穿着军服坐在他的对面,而他两边的位置上也坐着不同的青年军官。

石满强和赵松都是军内响当当的大人物,这两位军官能够同他们坐在一起,自然也绝不会是泛泛之辈,他们正是被皇上钦点进未来的征日大军的大汉军队后起之秀黎黄河和马同济。

这四个人刚刚一落座,上茶的人就来了,不过因为这几个人都没有说话,所以在那种军人特有的肃杀气氛之下,侍者老觉得浑身不大自在,倒茶的时候就连手都有些发抖,好不容易倒完了茶,立刻如蒙大赦一般地逃了出去,深怕惹得这些军爷们不高兴。

即使侍者跑了出去,这里一时间也没有人说话,气氛还是有些沉闷生硬。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蔡国公石满强把他们一起叫过来之后,一直都没有说话。

军队最讲上下之分和阶级资序,多年呆在军队之后这些人都已经把这当成了金科玉律,即使是到了远离前线的地方也放不下,元帅没有开口,所以没人敢于开口。

再加上元帅的地位最高,而且掌兵多年,所以虽然他态度随和,但是自然有一股气势在,震慑得其他人也不敢轻易开口。

喝完之后,他将茶杯放回到了桌子上,然后冷静地打量着对面和旁边的两个人。

“赵松,黎黄河,几年不见,你们真的出息了。”

他没有跟马同济这么说,因为马同济这几年一直都在他的麾下作战,也是他着力培养提携的一个青年军官。

“哪里当得起元帅如此夸赞!”赵松笑了笑。

“你怎么当不起?”元帅瞟了他一眼,“我听说你已经被皇上敕封为荥阳伯了,一个伯爵,这满朝上下才多少个?难道还称不上出息吗?”

伯爵?!

当听到了这个词之后,黎黄河和马同济两个青年军官都是心头一颤,禁不住对望了一眼。

赵松因为其特殊的身份和资历,一直都被视作是军队系统内除了几位元帅之外最有资格的人,也被看做是承接军内第一代和第二代的特殊标杆人物,他这次已经被皇上封做了伯爵,那说明第二代军官也将开始崭露头角,逐步成为军队的主要领导者。

这让他们深感刺激,也激起了他们想要上进的心。

从古至今,封侯拜相是每个有志青年的共同理想,他们怎么可能免俗?

“承蒙皇上抬爱……老实说赵松一直心里惶恐。”赵松半是谦虚半是真心地说。

“没必要惶恐,虽然你是皇上的堂弟,但是这么多年你怎么带兵打仗的、立下了多少功劳,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要害怕什么人言?照我看,皇上这次晋封你,还算是封晚了一些呐!你的战功和资历,早就该封个伯了!”石满强元帅笑了一声,“不过,封伯晚点是可惜,但是你以后封侯倒是可能快上不少了……”

“还请元帅提携……”赵松连忙向对方致意。

“你是大汉的将军,是皇上寄予厚望的爱将,我谈得上什么提携不提携你的?”石满强元帅轻轻摇了摇头,然后突然抬手指了指旁边的这两个年轻人,“倒是你,这两个年轻人还得靠你来提携,他们可是大有希望的青年后进,皇上交到你手里了,你可要悉心培养啊。”

“黄河跟同济都是军内有名的青年骁勇,又是大家知根知底的人,是他们帮我才对。”赵松仍旧微笑着,“当然了,赵松只要力所能及,一定会帮上两位后辈,绝不会让他们为难。”

这若有深意的话,让两个年轻的军官听得有些有些明白,但是大多数地方还是一头雾水。

他们是近期才从服役的地方被调回来的,马同济之前一直在贵州四川等地的山区辗转作战,而黎黄河也是董冰峰元帅的麾下,在两广之中辗转作战。他们被调回来之后,马上就被叫到了皇上的军营里面来接受觐见,但是调令上语焉不详,并没有告诉他们为什么要被调回来,也不知道自己接下来会留在京城多久、会不会有别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