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是否突围 - 问鼎 - 当归
城中守军不敢出城作战,这是汉中军目前所面临最大的窘境。吕弘毅虽然可以在紧急关头召集城中百姓协助守城,不过让这些青壮和自己麾下的军士出城作战,吕弘毅却是无论如何也不敢下令。
在城中守军根本不敢出城的前提下,鹰扬军在城外不断的运送土石填平壕沟,虽然在此期间也受到城头之上投石机的轰击损失了一些人手,不过在鹰扬军本部投石机的反击之下,城中守军同样是没有讨得好处。
随着城外的壕沟逐渐被填平,赵弘可以明显感觉到城头之上那些守军的脸色越来越难看。汉中郡辖下除了一个南郑城之外,其余数个城池已经全部落入鹰扬军手中,所以南郑城本身就成了一座孤城。
虽然鹰扬军此时还未破城,不过城中守军兵力终究有限,再加上汉中郡大战根本没有其余势力能够介入其中,所以如此算下来,城破已经是早晚的事情了。
鹰扬军斥候和暗影卫早已经在城中散播消息,一旦城池被攻破之后肯定不会轻易放过城中的将士,所以这几日以来城中守军的惊惧自然是与日俱增。
等到城外的壕沟全部填平之后,赵弘这才吩咐大军开始正式准备攻城。本次攻城主要是以投石机为远程压制,然后出动井阑和攻城梯等物向前冲击。
虽然一番大战之后最终还是被城中守军给击退了,不过在鹰扬军投石机和长弓手的全力压制之下,城中守军同样是损失了不少人手。
如此一连数日,鹰扬军和城中守军双方各有损失。
汉中军占据地利之便,而且吕弘毅下令准备了不少守城器械,再加上城高墙厚防备充足,所以鹰扬军自然难以占到便宜。不过赵弘军中同样是准备充足,无论是云梯、投石机、攻城梯甚至井阑等物都并不缺少,再加上鹰扬军之中长弓手的压制,所以在面对汉中军反击之时倒也并不示弱。这几天下来,双方伤亡只能说是相差无多。
元和十二年,七月初三夜,南郑城郡守府。
因为城外的鹰扬军兵力充足,再加上赵弘根本就没有想要发起总攻,所以这段时间以来城外的鹰扬军轮番上阵,城中守军所受到的压力明显是越来越重。
吕弘毅最开始时候还对于守住城池抱有极大的希望,不过鹰扬军的轮番进攻之下,这种希望已经是慢慢化成了恐惧。
一想到自己当初拒绝向赵弘开城纳降,再一想到摇摇欲坠的城池,吕弘毅已经是连续几天没法好好休息了。
此时在郡守府书房之中,只有吕弘毅和杨国忠两个人相对而坐,府中侍卫已经被吕弘毅赶到门外去了。
杨国忠正面色沉重的对着吕弘毅开口道:“主公,今日一战下来我军又损失了近千人!鹰扬军明显是不准备发起总攻,先是出动刀盾手攻到城下,然后立即以后方长弓手压制城头杀伤我军。只是我军虽然明知是计,却也不能不派出兵力前去守卫啊!”
城中守军兵力相对有限,所以赵弘只是吩咐刀盾手和云梯队佯攻,同时抽调本部长弓手在城墙下方进行压制,同时射杀城头之上的守军。
只是鹰扬军虽然佯攻,这一招却是可虚可实。当城中守军派人守卫的时候,自然是就是虚的。可若是一旦城中守军不肯防卫这一段,刀盾手和云梯队很快就能攻到城墙之上。所以为了保证城池不丢,吕弘毅只能下令让城中守军前去守卫。
“能不能让我军正兵负责指挥,将那些征调而来的普通青壮排上去负责抵挡?”听到杨国忠的忧虑,吕弘毅沉吟片刻开口道。
城中正兵乃是自己能够坚守城池最大的保证,不过连续数日的消耗之后,原本还有一万八九的大军现如今已经只剩下一万三四了。就是剩下的这些大军,同样是心惊胆颤不知道还能撑多久。
为了保证自己麾下本部正兵折损过大,吕弘毅只能是从城中抽调青壮协助守城。不过这些青壮尚未经过训练,比起城中正兵明显是差了不止一筹,很多时候只要城下鹰扬军一放箭,阵型立即大乱。
“主公,我们已经从城中征调了五千青壮,不过这几日以来青壮方面的伤亡同样不小。若是继续以他们为主力进行防守,只怕损失过多之后城中百姓不稳啊!”
鹰扬军斥候早就在城中四处传播城破之后的种种条件,只是城中兵权还在吕弘毅手中,所以普通百姓根本无法协助城外鹰扬军入城而已。但是这些青壮可全部都南郑城本地人士,若是一旦他们死伤过大,万一城中百姓发了疯,同样是会威胁到城池的安全。
看到杨国忠似乎还有话要说,吕弘毅略一皱眉道:“有话直说就是,吞吞吐吐的像什么!”
杨国忠拱手道:“主公,此处就你我二人在此,所以属下就有话直说了!此前赵弘劝降城中,主公直接拒绝。以赵弘的手段来看,就算是我们现在想投降,赵弘也多半不肯接受了。”
略一停顿之后,杨国忠继续道:“赵弘此次前来汉中郡,摆明了是不拿下南郑城死不罢休。虽然城中大军所剩不多,不过赵弘还能从凉州方面征调大军前来攻城,所以南郑城已经是迟早都保不住了,属下还请主公早作打算!”
这也就是此处无人,再加上杨国忠跟了吕弘毅几十年,所以才敢说些真心话。如果是换个人换个地方这么说,早就被吕弘毅以扰乱军心的罪名拉下去砍了脑袋了。
听到杨国忠如此一说,吕弘毅先是一脸怒气的盯着他,不过半晌之后终究还是叹息道:“你的意思是,我们要准备趁机突围了?”
仗打到这个时候,赵弘确实已经不可能接受城中大军归降了,所以想要活命,那就只剩下率军突围这一条路可走。
“正是如此主公,眼下城中大军还有一战之力,如果主公下令突围,我军突围之后还有一线生机。可若是再等下去,一旦城中大军彻底失了锐气,到时候只怕主公也未必能够继续调动他们了!为今之计,只能是想办法尽快突围,然后率领大军赶往成都了!”
“往成都方向突围?鹰扬军在城外进攻,东西北三处城墙都有大军攻城,只有南门附近并无大军攻城,这是摆明了围三缺一在北门外已经做下埋伏了,我军还如何向成都方面突围?”听到杨国忠建议向成都方向突围,吕弘毅略显迟疑道。
“主公,这已经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了。除了逃往成都方面之外,我军已经是彻底无路可去。南郑城西门外乃是鹰扬军大营,主力部队之所在。出了北门不远就是武都郡,同样是鹰扬军老巢,而东部地区西县城等地虽然是我军辖地,此时却已经落入鹰扬军手中。若是就算是南门外肯定有埋伏,我军也必须走上一遭了!”
赵弘不肯催动大军全力攻城,所以只能是一面继续威逼城中,另一面则是故意在南门外留下一条活路来引诱城中大军突围。
只是吕弘毅到底也是一方郡守当了数年,自然能够看出来北门乃是鹰扬军故意埋下的围三缺一之计不肯从此处突围。
只是在听到杨国忠这一番建议之后,沉思片刻开口道:“你确定我军只能是从南门附近突么?”
“主公,除了南门附近的防卫最松弛之外,其余几处城门外都是防备森严,我军根本就无法彻底冲出去啊!所以想要突围只能是选择南门!”
听罢杨国忠这一番建议,吕弘毅沉思良久之后开口道:“此事就先这么定了,不过现在万万不能传出风声!你去通知陈平原前来此处,我们仔细商议一番再作计较!”
上次陈平原率领五千大军前去夜袭,虽然赵弘早有防备将他们一举杀败,不过陈平原倒是侥幸逃了回来。吕弘毅麾下大将不多,所以心中虽然对于陈平原有些不满,最终却也只能让他继续戴罪立功。
听到吕弘毅如此吩咐,杨国忠略一拱手应命,然后自去将陈平原叫来书房之中。
与此同时,南郑城西门外鹰扬军大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