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寺庙之谜 - 凤心雕龙:龙丧凤哀鸣 - 豪不逊色
俊龙问道士说道:“大师,这宝藏之事是否真的存在?”
老道笑着说道:“在我看来是确有其事,我在这里已经住了二十年,起初我也是为了寻宝而来,后来在寻宝途中,我的好友不慎被毒蛇咬伤,自此失去了一只脚,我深感内疚便遁此空门了。”
俊龙十分好奇地说道:“大师,可以给我讲讲你们寻宝的故事吗?”
道士皱了皱眉说道:“也罢,这件事已经好久没有跟人说起了,既然你问了,我就跟你说说!
当年我和我的好友霍元乙,一同听说这青城山上有宝藏,便一起到这边来寻宝,我们为什么确定宝藏就在这山上呢?源于这山上有座寺庙,叫做普照寺!
普照寺早期叫“金花庙”,供奉的是蓥华祖师,是由一座家族弃祠改建而成的贫穷小庙,“无食以养僧,无房以妥神”。
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穷庙子,却在乾隆三十年以后,突然大兴土木,广置田产,到道光二十九年前后,经百余年间的连续扩建,普照寺一跃成为川西四大丛林之一,远近闻名。
据估算,这段时间普照寺修建费用在万两金银以上,而普照寺碑文载:未受捐施,不假募助。那么,这巨大的耗资从何而来呢?”
清代光绪三十二年(1873年)都江堰贡生高履和曾在《普照寺源流记》中说:“寺历数朝,世有传人,明末火于献。”明确指出普照寺是被张献忠焚毁的。
道光年间,方丈鉴山在未向社会各界民众化缘的情况下,突然大兴土木,修成占地400亩,殿宇五重,与二十四诸天暗合的24个天井,与黄道貌岸然周天同数的365间堂舍的宏伟大寺院。
此事也却有考究之处,清同治年间(1868年)任灌县知县的钱璋在《重建普照寺并建藏经楼记并赞》的文章中说:“道光庚子,接代鉴山主方丈事,念累世之祖劬思懋建,真功德精诚所结,可格苍穹,即于是冬天示神奇,山裂石出,不劳雕琢,不烦辇运,自致良材以显名胜。灵峰于是因旧基而重新之,不加募助,添修广厦数十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