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金弹通关 - 江山战图 - 高月

第459章 金弹通关 - 江山战图 - 高月

东海岛就是今天的连云港连岛,东西两座大山隔一条狭窄的海峡相望,西面叫做胊山,胊山县就位于山脚之下,海峡东面的大山叫做谢禄山,也就是现在的云台山,在东北面还有一座山,叫做郁林山。

但隋朝时代的东海岛要比现在的连岛大得多,不仅有山,还有大片可耕种的土地、森林和一座县城,生活数万人不成问题。

整个东海岛山地和丘陵占据了大半,小县城叫做东海县,目前县里人口已全部被孟海公迁徙到对岸,整个岛上只剩下几座小渔村,不足五百人。

东海岛被孟海公经营得很不错,开垦了上千顷土地,还修建了一座规模巨大的码头,可以停靠两万石的横洋舟,孟海公的战马就是从新罗运来。

由于朐山县对面的海岛是乱石和沙滩,大船无法停泊,码头是修建在北面郁林山右侧的一处天然的港湾内,从大陆方向看不到,非常隐蔽。

张铉乘坐大船抵达了东北海湾内的码头,等候在码头上的尉迟恭和沈光上前施礼,“卑职参见将军!”

“两位将军辛苦了!”

张铉打量一眼四周的山峦,笑问道:“弟兄们驻扎在哪里?”

“回禀将军,弟兄们暂时驻扎在县城,多亏军师谈判成功,孟海公残军撤走时没有烧毁粮食,仓库内还有近两万石粮食和大量兵甲。”

张铉点点头,这次房玄龄收复东海郡确实做得很漂亮,各项计划都圆满完成。

张铉又回头看了看码头,问道:“目前岛上有多少船只?”

“大约有二十余艘船只,其中千石海船有八艘,其余船只都是小船。另外还有就是渔船,属于渔民财产。”

“渔民有多少?”

“四个小渔村,共三百余人。之前孟海公也想把他们迁走,但他们死活不肯。最后也只得罢了。”

张铉想了想,若要保守秘密的话,就算把这些渔民迁走也没有什么意义,只要让他们少和对岸接触就没有问题了。

这时,尉迟恭低声问道:“将军想在海岛驻军吗?”

张铉点点头,“我打算在海岛驻守一千军队,主要控制住码头。”

尉迟恭笑道:“应该问题不大,反正海岛上有足够的土地。仓库里也有粮食,军队可以在海岛上囤田,养猪养鸡,粮食蔬菜完全可以自给。”

旁边沈光又笑着补充道:“还可以在朐山县设一座商行,一些日常用品由商行筹办,另外也是情报点,将军觉得如何?”

张铉忍不住笑道:“不愧是斥候的头子,三句话不离本行,开一家店都还想到搞情报。”

众人一起大笑起来。

........

隋帝杨广在关中只呆了两天,连长安城也没有进。

张铉是想控制东海郡,这个许延年应该被他控制住了,还有刘普,应该是彭城郡刘盛公的儿子,看来张铉和刘家也有交易,控制住了太守和郡丞,整个东海郡实际上就被张铉控制了。

张铉的用意很明显,他不想放弃青州,而东海郡正好是江都和青州之间的通道,这个张铉,野心倒不小啊!

虞世基身为手握大权的朝廷重臣,他很清楚隋朝的危机,隋朝的危机并不仅仅在于各地造反烽烟四起,它更深的危机在于世家和权臣对大隋渐渐失去了认同,这种危机从先帝削除关陇贵族的兵权时就开始了,而危机深化则是被杨玄感造反引发。

虞世基在拼命收取贿赂的同时,他也要考虑自己子孙和家族的未来,得给他们留一条后路。

.........

王帐内,杨广正坐在御案前全神贯注地批阅奏卷,这时,宦官在帐门口禀报:“陛下,虞相国求见!”

杨广放下朱笔笑道:“请他进来!”

片刻,虞世基匆匆走了进来,躬身施礼,“微臣参见陛下!”

“虞爱卿还没有休息吗?”

“陛下,微臣正在草拟徐州之战的正式嘉奖,有些任命,需要再和陛下商量一下。”

“爱卿请坐下说!”

虞世基坐下,缓缓说道:“关于彭城郡太守的任命,陛下考虑调离石郡陈太守出任,但微臣仔细看了陈太守的家族背景,发现他一个女儿嫁给了贺若弼的侄子,陛下知道吗?”

杨广一怔,他确实不知道这件事,陈济居然和关陇贵族是亲家?他眼睛里闪过一丝怒色,他是看这个陈济的考评不错,而且在离石郡呆了八年,才想调他去彭城郡,没想到他竟然有关陇贵族的背景。

虞世基太了解杨广,只要涉及到关陇贵族,杨广绝对不会任用了,果然,杨广一摆手,“罢了,再考虑其他人选!”

“陛下,微臣倒有一个建议。”

“虞爱卿请说!”

“陛下,徐州四郡在此之前都比较偏向朝廷,无论税赋、奏报以及民生民情,四郡地方官府都做得很不错,这次孟海公迅速衰败也和他们的暗中抵抗有关,微臣觉得应该延续这种状态,而且徐州官场已经形成一种平衡,对地方朝廷都有利,微臣担心一旦打破这种平衡,最后损失的是朝廷啊!”

虞世基的方案之所以屡屡被天子杨广采纳,关键就在于他洞察天子内心,他知道天子最在意朝廷对地方失控,所以从这个角度敲打,就正好打动了杨广软肋。

杨广沉吟片刻,“那依爱卿之见呢?”

“微臣建议就地提拔,不从外部调入官员,不仅是彭城郡,东海郡也是一样,提拔郡丞为太守,大县县令升为郡丞,这样就能保证继续平衡,也能保证朝廷对徐州四郡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