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横洋之舟(上) - 江山战图 - 高月
张铉一直念念不忘吴应钦告诉自己的横洋舟,回江都后,他立刻派人去查找这种横洋舟,吴应钦曾告诉他,江都有两艘这种横洋舟。
此时他已经得到韦云起发来的鹰信,信中明确告诉他,北平郡船场的四艘横洋舟确实已经被拆除,包括龙骨在内的部分材料目前就在寿光县仓库内,但没有图纸或者样品参考,船匠无法重新建造这种大型海船。
找到那两艘横洋舟就成了张铉的当务之急!
这天上午,张铉正在军营内视察六千水兵训练,虽然朝廷吝啬官职,对他剿灭孟海公的封赏并不大,只是爵位升了一级,但兵部却批准了他扩军的申请,准许他再增兵一万人,以便于两面作战,这样,他的军队额度达到三万人,和杨义臣的军队人数一致了。
军队扩张对张铉而言比升官更令他兴奋,事实上,他的军队已经悄然增加了一万人,一是在下邳县从战俘中挑选了五千精壮加入军队,其次是之前借招募水鬼之名招募了五千江淮水军。
这五千水军都是新募之兵,加上齐亮手下的一千水贼,一共六千水军,虽然水性都很不错,但士兵的交战能力还不行,需要至少几个月的强化训练。
训练军队一向是尉迟恭的长项,他能在短短两个月内将一支乌合之众训练成精锐士兵。
训练场上,远远听见尉迟恭雷鸣般的厉吼声,“你们这群软骨头,一个时辰就站不住了吗?两军交战,杀几天几夜是常事,到时你们哪来的体力?要不就成为别人刀下之鬼,给俺站直了。今天站三个时辰!”
张铉站在高台上,望着六千名站得笔直的士兵,他不由想起自己第一次训练士兵时的情形。脸上浮现出一丝会心的笑意。
这时,水军偏将齐亮匆匆走上前躬身施礼。”
张铉半晌说不出一句话,他想起了在北平郡船场消失的四艘大船,根本没有人把它们放在心上,恐怕李清明说得是实情。
但无论如何,这两艘船他绝不允许卖给江南会,他当即立断道:“立刻去延陵县!”
........
三十艘战船劈波斩浪向长江对岸的延陵县驶去,张铉站在船头,目光严峻地注视着长江对岸。
作为非常人,就必须有非常人的眼光,当江都官府将两艘横洋大船弃之若履,当大隋朝廷根本不把横洋舟当一回事,张铉却以非常人的眼光将横洋舟视为国之重器。
大隋仅剩的八艘横洋舟,四艘被拆除,两艘在洛阳,极可能被编入了杨广的南巡船队,还有两艘在江都一带,就在张铉的眼皮子底下,张铉怎么可能放过它们。
延陵县又叫京口,也就是今天的镇江,是江南运河的起点,江南运河从延陵县始发,一直通向余杭郡的钱塘县,和通济渠连为一体,成为大隋贯通南北的大运河一部分。
延陵县从三国时代便是长江上著名的大港,刘备招亲就在江边的北固山上,山上至今尤存多彩楼,‘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但张铉却没有心思去瞻仰甘露寺旧景,他的所有的心思都在那两艘横洋舟上,当战船渐渐靠近延陵县码头时,忽然有眺望兵在桅杆上大喊:“主帅,卑职看见了,就在最东面!”
张铉急忙站上高台,他也在江边无数船只中看见了两艘巨大的身影,就停泊在码头的最东面,张铉心中轰然狂喜,战船没有被取走,它们还在码头。
战船队立刻调头向最东面驶去,但战船渐渐靠近两艘大船,所有人都惊呼起来,千石战船在这两艘巨无霸面前显得竟如此渺小,张铉也十分震撼,尽管他看过同样庞大的杨广龙舟,但这两艘横洋舟似乎比杨广的龙舟还要大一圈,长约三十丈,高十余丈,相当于后世一千五百吨级的船只。
不过张铉心中有些疑虑,既然这两艘大船无法在江南河中航行,江南会买它们做什么?
此时大船上有百余名工匠正在忙碌地清理船舱,江南会买了这两艘大船已有近两月,一直停留在延陵港码头上修缮,要重新给大船刷上桐油,换掉生锈的铁钉,更换腐烂的船板,忙碌了整整两个月,所以大船还没有开走。
隋军战船迅速包围了这两艘大船,数百名士兵们冲上大船,喝令船上所有的工匠下船,工匠们吓得惊慌失措,纷纷向岸上跑去。
张铉在数十名亲兵的簇拥下登上了最靠岸边的一艘横洋舟,虽然没有杨广龙舟的那种富丽堂皇,却更加气势恢宏,宽广的甲板,高耸的桅杆,巨大的铁锚,一切都显得那么粗壮结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