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世界上最贵的披肩——沙图什 - 校花与野出租 - 雷立刚

38 世界上最贵的披肩——沙图什 - 校花与野出租 - 雷立刚

38世界上最贵的披肩——沙图什越野车悄然无声地开出了曲阜,向北而去。

我一看,越来越不对劲,心里有些紧张,赶紧说:“你们这是要离开曲阜吗?”

我旁边的黑衣大汉,友好地说:“是的,但你不必有任何担心,我们绝对是你可以信任的人。”

我看了看,凭直觉,相信了他。可是,一想到我买的火车票,我还是有点心急,说:“但你们到底去哪,还是应该告诉我啊,而且,我晚上11点要去兖州赶火车,能及时把我送过去吗?”

领头的黑衣人说:“我们也只是奉命行事,至于晚上能不能及时赶回去,这不是我们说了算的,但我相信,即使错过了那趟车,也一定有人能让你更安全地顺利回去,请雷先生相信我们,绝对是善意的。”

我听他这么说了,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好安静下来,看着车窗外面的风景。汽车一路向北,开了三个多小时,我一看路边的地名,已经进入了济南境内。

在还没到济南市区的时候,汽车拐向了东方,来到了一处僻静的建筑物前。那几个黑衣大汉,十分礼貌地陪着我,走进了建筑物一楼的一间房子。

只见一个身穿西服的中年男人,正等着我,正如预料那般,他的面容和他的声音一样威严。

这个威严的神秘中年男人,和气地对我笑了笑,说:“我就是和你通电话的那个人。

接着,他没做更多的自我介绍,而是问起了我遇到那两个农夫的细节,对于他俩老是看我的围巾,甚至其中一个农夫还给我那围巾照了张像,颇感兴趣。

“可以看看你那围巾吗?”中年男人问。

“当然可以。”我虽然还不完全分得清楚他的身份,但想,区区一块围巾,要看就看,谁在乎。

我将围巾掏出来,中年男人接过去,凑近仔细看了看,又反复抚摩了一阵,而后,对我说:“雷先生,严格说来这不是围巾,而是一块披肩,是世界上最贵的一种披肩,叫做沙图什。”

而后,他依然用不急不慢的声音,告诉了我关于沙图什的更全面的信息:

沙图什,发音来自于波斯语,“沙”这个音意为皇帝,“图什”的音意思则是羊绒,“沙图什”也就意为“羊绒之王”。

目前,“沙图什”在全球不少公开的台面上,并不允许买卖,但在许多华贵的角落,都有着沙图什的交易商,上等质地的“沙图什”黑市价在25万到30万港币一条。有个瑞士商人走私了537条,卖掉了500条,获利300万瑞士法郎。

西方时尚界评价“沙图什”为装饰类衣物中的“极品”,因为沙图什如此朴素和简单,又是如此能轻易地被鉴赏家的双眼捕捉住。

神秘而昂贵的“沙图什”,历史十分悠久,几百年前,印度人和巴基斯坦人就把“沙图什”视为在贵族家庭里上等装饰品和收藏品。在印度北部,“沙图什”是最好的嫁妆,母亲们从女儿一出生就开始攒钱,以期到女儿出嫁时能为她买一条披肩。

18世纪中叶,“沙图什”披肩开始流入欧洲,拿破仑曾将一条“沙图什”送给他的情妇约瑟芬,约瑟芬对这种精美,轻柔的披肩十分珍爱,竟一下子又订购了许多。

近几十年来,“沙图什”逐渐在欧美市场成为时尚,不仅在豪门大行其道,连中产阶级也以拥有一条“沙图什”为荣。“沙图什”往往在高档时装店甚至珠宝店半公开地出售,成了财富和身分的象征,质量上等的可达到四万美圆一条,比相同重量的黄金还贵。

但这种极品披肩到底是用甚么原料制成的,却一直是个谜。经营“沙图什”的商人一直声称,原料来自西藏喜马拉雅山的野山羊、家山羊,甚至一种鸟,即西伯利亚鹅的羽绒。他们说,在换毛季节,动物的毛蹭在它们出没的灌木丛上或岩石上,然后由当地人极艰苦地从这些地方一点点收集起来。这些故事使“沙图什”蒙上一层神秘色彩,对消费者产生了很强的吸引力。

很少有消费者知道“沙图什”的真正来源,而这个秘密,也是“沙图什”不能太公开交易的原因所在。

一些克什米尔商人,在几十年前,透露了“沙图什”的秘密——KashmirGovernmentArtsEmporium曾经公布过一张用词华丽的广告传单——“神话般的‘沙图什’和帕什米那披肩”。传单上说,“沙图什”披肩来自“一种稀有的生活在喜马垃雅野地里的藏羚羊。它住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上,忍受着冬季零下40摄氏度的寒冷。为了帮助它抵御严寒,上帝赐与它独特的毛皮——沙图什……沙图什不仅仅是一件披肩,它更是代代相传的宝物”。

这些传单,时至今日还在全球奢侈品市场里,被富豪和显要人物们传阅着。

利用现代绒发鉴定技术,经过在欧洲、美国以及印度进行的实验,并从几百条“沙图什”上取样品进行鉴定,结果都确定无疑地表明,这种绒只来自一个物种——藏羚羊。而采集这种绒的唯一办法是先把藏羚羊杀死,因为由于藏羚羊的栖息习惯,当夏季换绒时,在任何靠近人类居住的地区都很难发现它们,用搜拣地上落下的绒毛这种方法进行收集,是不可能的。

藏羚羊是青藏高原独有的动物,分布范围以羌塘为中心,南至拉萨以北,北至昆仑山,东到青海西南部,西抵中印边界。在夏季,偶尔有少量种群进入印度最东北部的草坡。

由于长期适应高寒的恶劣气候,藏羚羊绒又细又柔,保暖性极强,传说把鸽子蛋包在藏羚羊绒披肩里,就可以孵出小鸽子来。藏羚羊绒披肩又轻又软,可以从戒指中穿过,因此又被称为“戒指披肩”。正是藏羚羊绒这种与众不同的特性,导致了无数偷猎者捕杀藏羚羊,这个物种数量急剧减少,以至濒临灭绝。

羌塘高原曾是藏羚羊的乐园,它们的种群数量曾象非洲大草原的野生动物群一样壮观。1903年,最早进入西藏的一位英国人诺林上校描述了他所目睹的藏羚羊迁徒的情景:“从我脚边到目力所及的地方,成千上万只藏羚羊源源不断地涌向西方……我估计不会少于1.5万只或2万只。”

但如今,藏羚羊数量急剧下降,已经很少有数目超过2000只的羚羊群。据估计目前我国藏羚羊的总数约为7.5万至10万只,其中约5万只分布在西藏,约2.5万只在青海。

早在1979年,《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简称CITES)已将藏羚羊收入,并列入附录1,意味着销售和购买藏羚羊绒都是非法的,将被处以10万美圆的罚款,或判1年监禁。拯救藏羚羊被视为《公约》的十大难题之一。

根据中国法律,藏羚羊是一级保护动物,与大熊猫等同。猎杀3只藏羚羊就是刑事特大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