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分歧 - 抗日之我为战神 - 风雪云中路
在有限的补充。优先给予作战部队。以及有限的存货已经消耗干净的情况之下。整个部队基本上处于断盐状况。目前即便是挺进军司令部。每天每人的食盐定量也已经达到了最低线。甚至每天两顿饭之中。只有一顿饭放一点盐。
原本就粮食不够吃。全军上下已经出现粮荒。现在又出现盐荒。日伪军反坚壁清野这一手。让挺进军此时陷入了相当大的困境。用那位温文尔雅。极少说脏话政委的话來说。整个嘴里都淡出鸟來了。
除了粮食。食盐成了目前挺进军最急需的物资。而在杨震提供的物资清单上。挺进军政委要求的第一批物资之中。除了急救包、绷带。酒精和碘酒、外伤用药以及干电池等一些物资之外。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最急需的就是食盐。而且政委要求。食盐越快运到越好。
对于挺进军的要求。杨震想也沒有想的就同意了。在攻占了自古为黑龙江地区最重要的食盐产地肇州。全面恢复当地土盐生产之后。抗联原來只能依靠进口食盐的局面已经打破。虽说高级化工用盐。还需要部分进口。但食盐却是已经基本上能做到自给自足了。
如果此次作战顺利。能够抢占整个呼伦贝尔草原。那么这里丰富的盐池出产的各种池盐。基本上可以满足根据地内所有食用以及工业用盐。甚至还有可能对外提供。不说别的。仅仅东乌珠穆沁旗境内的达布苏盐池。就可以满足根据地内全部的需要。此时提供给挺进军部分食盐。是绝对沒有问題的。
在与两位老帅最终敲定第一批空运物资种类后。杨震与两位老帅谈起了他此行來的最终目的。除了两军在此次会战之中的配合之外。就是关于下一步两军的整体战略部署。尤其是打通交通线之最关键的一步。也就是内外长城交通线作战事宜。
这件事情才是杨震在这个时候不惜离开自己的位置。赶來热河与挺进军司令员、政委会面的主要原因。否则这个时候。杨震是绝对不可能轻易离开自己指挥位置的。通过电报联络。对于战局变化的掌握毕竟沒有亲自坐镇指挥及时。
但完成热河作战。只是此次会战之中既定的目标中的一个步骤而已。最多也只能说是踢开了临门的第一脚。完成了关内出关部队与抗联的汇合。但距离打通整个交通线的最终的目标。还远远不够。甚至差距很大。
如果不打通内外长城之间的交通线。即便是挺进军攻占了热河。也无法彻底打开抗联与关内的直线联系。此次会战发起的目标。也就无法实现。所以此次作战攻占热河。特别是热西地区。只能说是完成了第一步。下一步打通长城内外之间的联系。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才是最重要的关键所在。
但究竟是向西打通经察哈尔与晋绥军区之间的联系。还是向南直接打通与晋察冀军区之间交通线。杨震与两位老帅的意见却是出现了分歧。虽说分歧不大。应该说主要是在第二阶段作战的规模上。但这个问題不解决。下一步的作战也就无法展开。
对于在热河战斗完成之后。下一步的作战目标。两位老帅的态度很简单。就是在拿下热河之后。挺进军集中主要精力。在抗联一部的配合之下向西攻占察南地区。而热河地区。主要是热西地区的防务则交给抗联负责。
察南地区的日伪军隶属日军蒙疆驻屯军。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其总兵力数量与日军其他战略集团相比是最薄弱的。除了几个担任守备的混成旅团以及部分骑兵之外。真正可以用于野战的兵力只有一个二十六师团。
不仅兵力是日军几个大战略集团中最少的一个。其炮兵等技术兵种也与其他日军部队无法相比。而且与华北的伪治安军与东北的伪满军相比。这里的伪蒙军的战斗力是最弱的。装备也是最差的。兵力更是最少的。
虽说蒙疆驻屯军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得到华北方面军驻山西第一军。以及华北方面军主力策应与支援。但山西、河北两地。目前都是关内部队的抗日根据地所在地。不仅目前留守在晋察冀、太行两大军区的部队可以参与对日作战。在晋西北的晋绥军区也随时可以出动增援。
而且除了实际上已经投入到这次会战的关内部队之外。在山西日军第一军的辖区。还有太岳军区等部队。如果这些部队在需要的时候全部投入战场。可以牵制最可能增援蒙疆军的第一军无法北上。这几点。无疑是一个相当有利的条件。
相对于其他方向。察南地区之敌是虽然相对集中。但却是下一步作战可以选择的各个目标之中最弱的。如果拿下察南。抗联与晋察冀军区之间将会实现直线联系。而作为眼下华北最大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打通了与晋察冀军区之间的联系。也就意味着此次作战目标已经完全实现。
晋察冀军区作为整个华北抗日敌后根据地之中最大的一个。也是实力最强的一个。虽说位置最靠北。但是西隔北岳山区与晋绥军区相望。南隔正太铁路与太行军区相连。而且是整个华北各个敌后根据地之中。与抗联直线距离最近的一个。
辖区除了河北冀中、冀东地区之外。还有山西东北部、察南地区。甚至整个北岳山区、五台山区都在其作战范围之内的晋察冀军区。其所在的先天地理位置上的优势。使其在此次会战之中占据得天独厚的条件。也就是说只要打通与晋察冀军区的联系。也就意味着打通了除了山东地区之外。整个华北各个敌后根据地之间的联系。
在热河正南方向。作为整个华北心脏地带平津地区日伪军兵力众多的情况之下。将下一步的作战目标放在察南地区。选择日伪军兵力较为薄弱的地区展开。还是比较理想的。同时那里还有晋察冀军区北岳区的部队活动。可以在下一步作战之中起到一定的配合。同时在必要的时候。晋绥军区也同样可以参战。
在两位老帅看來。南下察南可以背靠外蒙作战。虽说需要面对两方面日军。但至少可以避免出现腹背受敌的情况。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同时察南地区紧邻热河。可以最有效的缩短必要的补给线。也有利于与关内老根据地的部队配合作战。
而且这不单单是两位老帅的意见。也是中央的意思。对于中央來说。此时正是抗联大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机。打通与关内陆地联系的重要性。中央不是不清楚。但是在中央看來相对于打通与关内陆地交通线的重要性。保护北满抗日根据地更为重要。
眼下中央绝对不希望抗联的实力。在大发展的前期受到太大的影响。以影响其下一步的发展。毕竟作为抗联的直接对手。至少现在关东军还是日军所有重兵集团之中。兵力最多、装备最好、战斗力最强的一个集团。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一旦抗联在此次战役之中损失过重。无疑会对整个北满根据地发展。带來极大的影响。
对于两位老帅的意见。杨震并不否认的确在整体部署上相当的有利。但杨震认为这个计划。还是有些过于保守了。察南地区的确有一定的先天优势。但眼下只拿下察南地区却是弊大于利。原因只有一个。不打掉蒙疆驻屯军的主力。这条交通线即便打通也显得很脆弱。
察南地区。距离日伪军驻扎重兵集团的平津地区还是太近。与山西的日军第一军辖区也紧密相连。日军蒙疆驻屯军的主要兵力。也部署在察南的张家口与大同两地。这里的纵深过浅。一旦周边的日军围攻。缺乏有效的回旋余地。这条交通线随时有被重新堵死的可能。单纯拿下察南地区。对打通交通线并无太大的好处。
而且与之交界的晋察冀军区只能控制乡村。大部分的交通线与城市还控制在日伪军的手中。尤其是公路线。还大部分控制在日军手中。大部分的人员和物资运输。还要经过层层的封锁线。这种情况之下不仅效率低下。而且运力极为有限。这在相当程度上也遏制了抗联与关内部队。互相补充血液的能力。
既然已经下定决心。拿出这么大的力量來打通关内外的交通与联系。那么与其做的保守。还不如放开了打。集中挺进军大部。抗联眼下在林西的王光宇所部。抢占整个察北与绥北地区。直接打通与晋绥军区之间的陆地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