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理解不同 - 抗日之我为战神 - 风雪云中路

第二百四十七章 理解不同 - 抗日之我为战神 - 风雪云中路

  战场如棋盘。不仅要走一步看三步。而且要看的更远。在整个战役结束之前。任何一步走错影响的不单单是一场战役。甚至会影响到整个今后各个方面的发展。这都是需要他慎重对待的。

  苏德战争爆发之后。实际上眼下抗联周围的处境。可以说处在自局面改变以來最困难的时期。尤其是在眼下还无法自行生产的物资供应方面。几乎是自杨震改变东北局面之后最为严酷的一个时期。

  苏联人眼下已经是自顾不暇。恐怕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内已经不可能。也不在向抗联方面出售包括油料在内的任何物资与军工原料。而美国人是在日本人咄咄逼人的攻势以及压力面前。选择了进一步的退让。还是其他什么不清楚的原因。

  就在杨震赶來热河之前。美国人正式通知抗联方面。除了已经交付和已经签订供货合同。正在组织供货的货物。以及火车机车与电子器材原料之外。不会向抗联再出售任何直接可以作为武器生产与军事用途的物资。虽然并未停止出口机器设备、卡车和农业机械。但是很多军工生产急需的原料。以及是一些战略物资却被禁止。

  而在在禁售物资名单之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停止对油料以及军工原料钢的出售。以及炸药等原本按照杨震的计划增加进口的化工产品和橡胶制品。Www。。com美国人的这一手。无疑更让抗联目前正在囤积军工原料与油料储备的计划雪上加霜。

  原本在苏联停止供油之前。抗联就曾经计划过向美国购买所需油料。而且美国人也原则上同意在抗联目前资金已经不算充足的情况之下。以抗联目前存在美国银行之中剩余的资金做为抵押。提供一笔为期三年的一千万美元的低息贷款。专门购买抗联所需的各种油料。

  不过美国人提供这批贷款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如果抗联目前存在美国银行中的资金。低于一千五百万美元下限的时候。银行内的这笔资金。将由美国方面直接扣除冲抵贷款。却沒有想到这笔合同中央已经批准。到最后关键的时候美国人却是翻了脸。Www。。com

  不过虽说美国人在最后的关头。禁止抗联从美国进口一批军工原料。但却是不知道美国人抽了什么疯。还是自己大量的棉花库存无处消化急于找地方清仓。他们拒接出售抗联最急需的一些物资以及工业原料。却是向抗联提供了一千万美元用來专门购买棉花的低息贷款。

  除了这笔棉花贷款之外。美国人倒是大方的还额外提供了五百万美元的汽车与飞机零部件。尤其眼下是急需的飞机螺旋桨、机轮、刹车片等配件。以及战斗机和各种车辆使用的防冻液。而且这两笔贷款。也一改之前的做法。不再需要任何的抵押。

  美国人翻脸的原因。Www。。com表面上看是受制于日军的压力。但直到美国人真正参战之后。杨震才清楚。之所以最后关头出了问題。除了日本人对去年美国人通过苏联方面出口大批的军需物资、工业设备、军工原料。甚至是作战飞机相当不满。而再三利用其在美国国会与民众目前内心尽可能的避免参战的心态。向美国政府与国会施压之外。重庆方面也横插了一竿子。

  重庆方面通过其驻美大使馆。以抗联根据地为中国地方政府。抗联目前只是国军建制一部分为借口。多次向华盛顿方面提出抗议。鉴于目前中国国内的形势。尤其是汪伪政权成立之后。为了拉拢重庆方面继续与日本作战。

  在重庆方面多方抗议之下。美国人经过慎重考虑还是取消了原有的合同。并暂时终止了以一切以信贷为方式的对抗联军工原料出口。甚至为了短暂的安抚日本人。就连抗联目前急需的油料也停止了出口。

  毕竟皖南事变之后。中国国内态势微妙的变化。美国人还是很清楚的。不知道是为了敷衍日本人。还是为了敷衍重庆方面。无论抗联方面如何的据理力争。美国人最终还是取消了这份合同。

  只是以救济难民为借口。维持向抗联出售棉花以及卡车。不过对于重庆方面希望美国能将这笔贷款转交给重庆方面。以在美国购买重庆方面急需的军需物资的想法。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美国人还是拒绝了。

  在美国人看來。短时间的禁运应该不会给抗联带來多少威胁。因为之前大批的物资出口。美国人认为抗联手中目前至少会有相当一部分的储备。而且原來抗联并不是单纯从美国进口物资。从苏联方面更是进口了大量的物资。尤其是之前并未从美国进口的油料。

  有了这部分的物资储备。抗联还不至于在短时间之内发生严重的物资短缺。而眼下陆军只有很少的数量。并不了解一支相当规模装甲部队每天物资消耗量的美国人。却不知道他们这一厢情愿的判断。给抗联带來的相当大的困扰。

  尽管现在对于美国人翻脸的原因。Www。。com杨震还不清楚。但眼下美国人这一手。还是给抗联带來了相当的困扰。让抗联通过进口美国部分战略物资。取代目前实际上已经终止的苏联通道的计划全部落空。

  不过这些东西对于抗联來说。倒也不是一点需求沒有。但是这些物资。却不是最急需的物资。美国人眼下心里面究竟想的是什么。杨震沒有时间去想。但美国人停止出售军工原料与油料。却给眼下抗联的作战带來了相当大的困扰。

  为了解决油料的困境。杨震经过与中央协商之后。甚至已经通过科瓦廖夫向苏联方面提出以目前抗联储备的一部分美式战斗机。以及卡车换取苏联储备在远东方面的部分油料。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尤其是汽油与航空用油的建议。

  虽然苏军在开战到现在。已经损失了大批的油料储备。各个工厂不是丢失。就是正在搬迁过程之中。油料储备目前也不是很充足。但是按照目前抗联手头并不是太多情报显示。在远东地区其储备数量还是很大的。如果能搞來一部分。至少也会解决一部分燃眉之急。但眼下苏联方面。还沒有给予任何的答复。

  而抗联方面的炼油厂还正在抓紧时间建设。位于齐齐哈尔周边的油田。只进入开采前期的准备。也就是说目前刚刚在那位绕路香港、苏联。在自己那位早在大革命时期入党的学生以及老部下也是国内著名地质学家的动员之下。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以治疗肺结核名义來到北满的中央大学前校长。国内著名的地质学家带领之下完成前期的勘探准备。各种采油机械也刚刚运到现场。

  尽管经过两大地质专家的苦心勘测。已经验证了杨震之前的预料。这里有一个相当大的油田。甚至被那位中国地质学领袖。称之为中国未來的巴库。但什么时候能正式出产成品。至少年底之前是不要考虑了。也就是说美国人如果不提供油料。苏联人不答应交换。抗联目前基本上已经沒有任何的油料來源。

  这一点不能不让杨震慎重的考虑。也多少让他有些迟疑。部队的机械化、合成化能力越高。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对石油这种现代工业血液的需求量也就越高。尽管已经是极为精打细算了。但随着大量的现代化装备的使用。目前战役只进行了三分之一不到。油料的消耗量却还是要高于预期。

  这个结果。使得杨震很是头疼。在目前外购油料渠道已经被切断。而自己自产原油暂时还指望不上的情况之下。怎么样才能用好每一滴油。尽可能长的维持目前储备油料的消耗。都是杨震必须要慎重考虑的。

  想到这里。杨震抬起头來看了看外边的天色。心中却是有些犹豫不决。他自來到这个时代。恶劣的环境逼得他一向杀伐果断。只要下定决心从來沒有犹豫过的。因为残酷的现实让他不能。也不敢有丝毫的犹豫。但是像今天这种犹豫不决的情况。还是第一次。

  看着在看完资料之后。脸色有些变化不定显得很沉默的杨震。那边挺进军的司令员和政委对视一眼之后。司令员开口道:“杨震同志有什么想法就说出來。我们大家可以一起讨论一下。三个臭皮匠还顶一个诸葛亮呢。我们这三个人总比臭皮匠还强一些吧。”

  “虽说我们之间在这件事情上有一定的分歧。但毕竟我们的目标都是相同的。大家有什么想法。还是都拿出來相互沟通一下。相互找出对方计划之中的不足。两相比较一下。取最好的一个就是了。交流、交流。有交才有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