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是不是应该事先通气 - 抗日之我为战神 - 风雪云中路

第二百四十章 是不是应该事先通气 - 抗日之我为战神 - 风雪云中路

  听到老总的这番感慨。杨震笑了笑道:“老总。这你就不要担心了。我想他不叫苦。是形势还沒有到那个真正危急的时候。这个干部我还是了解的。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是不会讨价还价的。”

  “从眼下太原周边的敌情态势來看。日军第一目的还是解救太原城。然后向北增援大同战场。至于合围他们。现在的日军恐怕还顾不上。日军现在看攻势极其猛烈。但真正的目的还是将他们吓走。而不是要一鼓作气吃掉他们。”

  “否则以三十二师团的兵力和装备。完全可以在正面攻击太原东山。而以一部兵力强行向太原城北的阳曲、周家山、黄寨。直至石岭关一线攻击前进。而以我军在阳曲至石岭关一线不过晋察冀二分区两个小团的兵力。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即便依靠有利地形。也是很难长时间守住。”

  “他不说话。就说明太原周边的形势。还沒有恶化到最后十几个小时也无法坚持的地步。他坚持在打十几个小时。应该还是能坚持下來的。更何况我们针对日军航空兵重新出现在战场的新形势。已经加强对太原战场上的空中支援。”

  “我已经调集了七架美制重型轰炸机。进驻归绥机场。准备对东山一线日军三十二师团纵深。展开一次地毯式的轰炸。另外。我的两个攻击机中队。一个战斗机中队进驻清涧机场。一旦真的出现危险。航空兵也会全力配合其撤离。”

  “虽说这次的突击行动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但是这批机器设备和工人能够安全的抢运出來。运往陕甘宁边区。将会极大的增强西北我军的军工制造能力。至少部分改变我军目前缺枪少弹的现状。”

  “特别是大批的熟练工人能够抢出來。可以说至少到目前为止。这笔买卖我们还是稳赚不赔的。老总沒有办法。谁让咱们人穷志短。如果我们也有苏联的工业基础。我们又何必去冒这个风险。”

  “老总尽管此次会战从发起到现在。至少从现在看來战局的发展。还正在向我们当初判断的那样來。虽说也有挫折。不过总体的局面还是在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但即便是打通了东北与关内的直线联系。如果关内部队全部所需的弹药和物资。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全部由东北转运的话。在我们规划的集宁至通辽铁路建成之前。对我们的负担太大了。”

  “一吨弹药从北满根据地运到晋北、山西境内。需要消耗一吨的汽油。关内几十万部队的武器装备的换装。弹药上的巨大消耗。即便一半的数量由东北负责。但这个压力也超过我们能够承受的能力。去年冬季的空投。差一点使我们破产。”

  “最关键的是时间上的巨大浪费。一车弹药从东北运到陕北。至少需要半个月的时间。一旦战役突然爆发。这无疑是相当致命的。去年的反扫荡作战。如果我军弹药充足。在相当一部分部队已经完成换装的情况之下。华北各个根据地不应该打的如此被动。”

  “我们运來的山野炮。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但关内部队却严重的缺乏弹药配套能力。我们运來的炮弹打光了。除了等待我们的空运之外。几乎沒有任何的补充能力。甚至很多的部队。因为无法补充炮弹。在训练之中束手束脚。更进一步的限制了部队的作战能力。”

  “去年在与挺进军配合作战之中。我们就发现挺进军的炮兵射击技术。远远的低于我们的想象。无论是炮兵的反应速度。还是炮兵干部的培养。都沒有达到我们想象的标准。尤其射击的精度。除了步兵炮和迫击炮之外。山野炮与速射炮普遍都很低。”

  “经过与挺进军的两位老帅研究之后。我才明白为了节省炮弹。在接收了这些火炮之后。他们的炮兵每门炮实弹射击训练只有三发。山野炮的实弹射击训练。多的两发。少的甚至只有一发。”

  “老总您是老兵了。知道技术兵种不是靠节省就能训练出來的。一门百发百中的火炮效率。远远的高于一门百发不中的火炮。眼下这种情况必须要改变。否则我们就算提供再多的装备。又能发挥多大的作用。”

  “我们此次冒险。就是为了想要在延安建立一套军工体系。解决目前这种部队即便是完成换装。但也有枪无弹。有炮无药的情况。在部分军工原料由我们解决的情况之下。使得陕北的军工生产能力。能有一个大幅度的增长。”

  “当然指望这些日本人已经调走最好的设备之后。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留下的破烂完全解决整个华北部队的需要不可能。但有了这批相对现代化的设备。以及部分熟练工人的加入。至少能够解决太行山以西的部队。所需的部分弹药和一些轻便装备。以减轻东北根据地的负担和消耗。”

  “这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我们想要得到这批工人和设备。不付出一些的代价。是几乎沒有可能的。从眼下太原方面的战局发展來看。以及获得的成果來看。这次代价总算沒有白费。那些军工设备我看了一下。虽说都是旧式的。但质量还算不错。”

  “从局部來看。此次穿插太原作战的确代价过于高昂。但是从整体上來看。这个代价对于我们來说。还是相当合适的。有了这些机器设备。再加上数量充足的工人。只要原材料运到。军工厂短时间之内我想投入生产应该沒有什么太大的问題。”

  对于杨震的答复。老总微微点了点头道:“是啊。咱们原來缺少设备与熟练工人。除了你们所有的根据地的兵工厂。绝大部分武器装备的生产。都依靠手工作业。不仅生产数量远远满足不了需要。最关键的这质量普遍都很低劣。”

  “手榴弹一炸两半。甚至压根就不响。生产的复装子弹打的不远不说。精度也很差。明明缺乏攻坚手段。但就是因为沒有自己的炮弹制造能力。缴获的火炮打光了有限的炮弹。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只能拆开埋起來。”

  “中央曾经在去年指示过各个根据地。停止一切武器装备的生产。全力生产弹药。但现在來看。即便是集中全部力量生产弹药。也远远无法改变我们目前弹药匮乏的局面。提高我军自身的军工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已经成为我军对日作战最急需解决的事情。”

  “有了你们这次行动获得的大批熟练工人。以及大量的机械设备。至少陕北的兵工厂会在短时间之内。有一个质的提高。不过那位山西王和日军第一军司令官可要骂娘了。你这一手将人家几十年的家底。都给拆卸光了。”

  “我不是说你们的这种做法不对。你们能看到这一点。眼光也很长远。但是你们在事先是不是应该先和中央通一下气。让中央有一个心理准备。突然來这么一大批的工人。你也要考虑一下陕北的压力和安置能力。”

  “这些工人和设备的安置。中央都需要统筹安排。工厂的厂房。工人的宿舍、衣食住行。都要修建的。就算是窑洞。也得抽出时间去挖。你一下子弄來这么的工人和设备。你让中央怎么一下子安置完毕。更何况其中的工人。还要进行甄别。”

  “中央调配各部队参战。所有的作战计划都是按照速战速决。营救完成就全部撤离來制定的。你这么一拖延。给太原城周边的几个军区行动和配合上。陷入了极大的被动。现在整个战场。已经乱成一团。周边各个军区都打成了添油战术。”

  “杨震同志。这个事情的出发点。你是为了中央考虑。这一点中央也不是不清楚。但在行动之前。你能不能让中央有一个准备。要是全军都像你这么先斩后奏。这中央怎么还领导和指挥部队作战。”

  “我们实行的是民主集中制。但这个民主集中制。并不等于放手不管。放任自由活动。民主集中制的最重要的一点。是在后边的集中二字上。一个政党、一支军队。都要有着严格纪律的。”

  对于老总不轻不重的批评。杨震摸了摸鼻子沒有敢解释。这一点。杨震也知道自己做的有些过了。他之所以沒有事先请示。是因为在他看來中央肯定不会允许。他拿着部队去冒这个风险的。

  拆卸大量的工业设备。不是简单的营救被俘人员。所需的时间。在无计划、无准备的情况之下。将会极为漫长。而太原又是整个山西的政治、经济、交通中心。铁路和公路交通异常的发达。

  周边不算公路。仅仅铁路就有白晋铁路、同蒲铁路、正太铁路可以与日军驻扎重兵的运城、长治、临汾相连。更何况那儿还是日军第一军的司令部所在地。打那里是牵一发而动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