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 名声大振 - 抗日之我为战神 - 风雪云中路
说到这里。杨震转过头对郭邴勋道:“老郭。一周之内要按照预定计划完成对影子部队的组建以及扩编工作。另外命令刘长顺、陶净非立即按照原有的动员计划。半个月之内要完成动员十个团的预备兵员。一个月之内要完成二十个团的兵员动员。”
“一会会议结束后。你就给各部队打电报。命令各纵队司令员、政委。军区炮兵正总指挥、各军分区司令员最迟明天下午四时之前返回总部参加作战会议。”
“此外。军区直属重炮部队。以及下发给两个纵队的火箭炮兵要抓紧时间编组。尽早进入实战状态。各级部队立即按照战时编制开始扩充。这些事情。老郭你要亲自抓。尤其是各部队的炮兵编成。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完成。”
交待完郭邴勋后。杨震转过头对着张镇华道:“老张。你要在最短的时间之内组建一批野战医疗队和野战医院。做好大量收治伤病员的准备。命令兵工厂暂时停止一切武器生产。全力生产弹药。尤其是日式山野炮弹和迫击炮弹。还有手榴弹。”
“在原有的储备之外。日式山野炮弹还要至少在增加十万发的储备。火箭炮弹储备至少要达到十万发。另外防御战所大量需要的地雷也要抓紧时间生产。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一定要保证部队所需。另外。从日军部署了大量的飞机来看。你一定要注意好防空工作。”
张镇华微微点头道:“司令员你放心。我在接到参谋长通知前沿日军有异动后。便已经着手开始部署。现在在松花江两岸的佳木斯、兴山、富锦、汤南地区已经组建了四个野战仓库。囤积了大量的弹药。”
“另外军工厂现在已经完成动员。自年初便实现了最大的产能。现在每天可以生产日式山野炮弹二千五百发。九十至一百二十毫米迫击炮弹四千发。一零七火箭弹八百发。手榴弹两万枚、生产和复壮日式轻武器弹药三十万发。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
“从去年年底到上个月初。也就是您去江北之前。我们共计囤积了日式山野炮弹二十余万发。加上您去江北这段时间又加班加点生产出来的炮弹。总计现在有三十八万发。各种口径的迫击炮弹已经达到了七十万发。一零七火箭弹的储备数量也已经达到了十八万发。”
“除了原有的各种武器、弹药生产之外。我们现在按照您的图纸。已经生产出反坦克火箭筒一千六百枚。反坦克火箭弹两万发。新式的十二点七毫米高射机枪六百挺。十二点七毫米高射机枪弹六十万发。”
“此外各种地雷。尤其是反步兵地雷已经全部完成预定生产计划。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并已经开始下拨给各个部队。同时反步兵跳雷以及反坦克地雷也已经完成试制。已经开始投入生产。只是数量还不多。到月底预计能够生产出各两万枚。”
“还有根据您的图纸。三十六管一二二火箭炮已经完成试制。现在已经生产出二十四门交付给部队。并全部是采用了缴获的九四式卡车作为地盘的自行式火箭炮。一二二毫米的火箭弹。也已经生产出一万枚。但限制与原材料与技术。目前生产的只有杀伤爆破弹与少量的燃烧弹。”
“除了这些之外。现在我们已经解决日式一五零炮弹引信的技术问题。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按照目前的平均每天的生产速度来看。到月底可以有两万发的储备数量。至于日式轻武器弹药。这段时间生产的加上原有的储备已经过亿。一句话。我们现在弹药充足。完全可以保证此次战役所需。”
“另外。电台的生产也已经完成预定的产量。供团以下作战单位使用各种步话机、小型通话、发报两用电台已经生产完毕。并全部下发部队。现在正在抓紧时间成产用来作为储备的电台。”
“我们后勤部卫生处除了已经完成对各旅的医疗人员培训之外。并从军区军医学校、军区总医院抽调精干力量成了六个医疗队。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随时可以出动。并储备了足够数量的盘尼西林、磺胺以及各种卫生器材。同时。军区被服厂也正在加班加点的生产各种绷带、急救包。”
“司令员。一句话。我们后勤部门已经做好了一切的准备。只要战斗打响。弹药、物资保证供应。绝对不会使得一线作战部队出现弹药匮乏的情况。”
对于张镇华能将事情想到前边。杨震可谓是相当的满意。不过对于他选择的弹药储备点上。杨震却是摇了摇头道:“其他地方的弹药储备不变。但佳木斯不要储备太多的弹药。抽调出一半出来。转运过江到兴山。”
“另外。你要组织工兵在佳木斯江段的上下游以及本江段上各修建至少五座过水桥以及活动浮桥。活动浮桥就是平时沉在江面下方。需要时候通过拉动铁链可以迅速的抬升到江面上。这些浮桥要能保证满载的马匹通过。而且宽度要能达到一夜通行一个旅的标准。”
“至于过水桥就是桥面在水面下。桥面距离水面三到四十厘米。强度要能保障行驶汽车。宽度要能保障两辆汽车并行。还有你的运输线路。一定要做好防空。不能前送的弹药和物资。没有用在战场上却毁在了日军空袭中。”
说罢。杨震从随身的皮包中拿出厚厚的一叠资料。这是他在江北闲来无事的时候。回忆出来的后世志愿军在朝鲜保障后勤运输而琢磨出来的办法。虽然由于高射炮兵的数量不足。而且缺少大口径高射炮。但也比较适合自己眼下的情况。
日军的空中优势虽然不像美军那样强大。而且日军航空战术比较呆板。更多的是执行战术支援。对于战略遮断以及切断对方后勤补给方面虽然不能说没有。但总体来说因为飞机的数量与性能限制。以及作战思维的不同。力度还是比较小的。
尽管日军战术比不上美军。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但必须得提前做出预防。尤其是日军调集了不少的重轰炸机这种并不适合战术支援的飞机。其出发点很有可能就是对自己的后勤补给线来的。有些事情还是提前做好准备为好。免得到时候手忙脚乱。
杨震将资料递交给张镇华后。将目光转向了军区政治部主任高禹民道:“老高。你们政治部在今后这段时间之内。一定要配合参谋长为总动员做好宣传、动员工作。尤其是军属的安抚工作。并做好烈士的善后工作。同时要抓紧时间做好干部的调配工作。政委不在。你的担子不轻啊。”
“还有陈龙。你要做好战时的情报保证工作。陈泊则要肃清混进根据地的敌特分子。保证后方的安全与稳定。做好东北局、兵工厂以及野战医院、仓库等重要目标的安全保卫工作。尤其是日军战俘的看押工作。”
听到杨震安排二陈倒是无所谓。这个本来就是自己的工作。只是在战时。强度需要加大而已。两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安排。到也不用过多的强调。
而高禹民却有些挠头道:“司令员。这倒是没有什么问题。可有些事情政委不在一时还很难解决。司令员。政委什么时候回来。现在政治部的事情一大堆。尤其是空运过来的关内部队和干部的安置和分配。还有各级政工人员的调配。政委不在。我做不了主。”
对于高禹民询问李延平何时能够返回。杨震也只能摇头苦笑。为了反击某些方面宣扬的**游而不击以及鼓舞全民族抗战士气。中央除了决定将那部纪录片拿到大后方公映之外。还将李延平派到了陪都重庆。亲自现身为抗联宣传。
据中央传回的消息。那部纪录片在重庆上映后。倒是在整个大后方都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不仅重庆的几个电影院场场爆满。一票难求。几个大学还专门将电影放映队请到学校内专场放映。就连那位蒋委员长也专门让人拷贝了一份。召集在陪都的各级党政要员连续看了好几遍。
现在重庆包括整个大后方在内。到处都是一股子抗联热。抗联的几位高级将领。包括他杨震的大名在极短的时间之内。便迅速的红遍了大半个中国。已经到了男女老幼尽人皆知。无人不晓的地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内。杨震的名字始终在重庆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位置上。红的是已经到了发紫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