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九章 搅他一个九天寒澈 - 抗日之我为战神 - 风雪云中路

第三百八十九章 搅他一个九天寒澈 - 抗日之我为战神 - 风雪云中路

浅川悌二对自己本以为十拿九稳的攻势。却屡屡被对手那种近似乎无赖的战术给挫败。而恼羞成怒。此刻就坐镇在宝清县城的杨震。也在时刻的注视着靠山与夹信子。两个宝清西南方向最重要的支撑点上的战斗。

相对于只是作为策应和保障自己的侧翼方向安全。而只派了一个中队的靠山一线。浅川悌二将主要力量都放在了夹信子一线。所以夹信子一线所承受的压力也是最大。在浅川悌二将主要压力都放在夹信子一线的情况之下。杨震自然也将主要的目光放在了夹信子这边。

由于重视。所以按照杨震的要求。夹信子一线的战况每半个小时就要上报一次。对于前边的战事。杨震虽然在宝清县城内。但仍旧可以说了如指掌。尽管靠山一线的压力不大。但对于彭施鲁将摆在两处之间一个营调往夹信子一线增援的建议。杨震在仔细思索了一番后。摇摇头还是拒绝了。

在杨震看来。夹信子一线的形势还没有到最关键的时刻。两个连阻击日军一个大队。虽然兵力略显的单薄。而新兵和没有作战经验的部队过多。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部队的战斗力。但在杨震看来。至少现在柳一虎打的还算是游刃有余。情况远还未达到必须使用预备队的局面。

他关心的不是夹信子一线的日军这个大队。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而是到现在还踪影皆无的十一师团主力的真实去向。至于夹信子一线日军这个先头大队后边的四十四联队主力。他倒是还没有在乎。杨震一直认为。相对于已经暴露出的敌人来说。潜藏在暗中的对手威胁往往会更大。

这个牛岛满太狡猾。杨震一直担心他的十一师团现在进入宝清只是虚晃一枪。只是以一部兵力进入宝清。虚晃一枪吸引自己的注意力。实际上的真实目的。还是西进勃利县与二十九师团配合作战。

这也是他此次针对十一师团采取敌不动。我不动。敌若动。我在动的后发制人战术的原因。如果这个十一师团真的北上。杨震反倒是不怕。只是这个牛岛满真实的战术意图究竟是什么。难道真的是犹如自己预测的那样。想要趁虚全力北上。攻占佳木斯。

翻了翻前沿发回来的战报。杨震有些兴趣索然的对彭施鲁道:“虽然目前看日军四十四联队被吸引到了夹信子至靠山一线。但你的东南方向也要派出警戒部队。至于预备队。现在使用还为时过早。”

说到这里。杨震皱了皱眉头突然道:“老彭。你说日军两个联队再加上部分炮兵。哦。就打一个炮兵联队来计算。这一天的粮食消耗量有多少。如果在没有后方补给的情况。Www。。com全靠自身携带。能够维持几天。如果这些补给全部依靠士兵自身携带。负重会有多少。”

彭施鲁听到杨震这么一问。一下子愣住了。对于这些他不认为一号不了解。可他却想不明白。这些一号应该很清楚的东西。怎么会想起问自己。

不过对杨震的发问多少有些疑惑。但彭施鲁犹豫了一下还是道:“据我了解。按照日军三八年发布的战时补给规定。如果日军长途行军。中途又无补给点的话。必须要携带六天的配给量以及两天的应急口粮。”

“而其所谓的战时配给标准为精米五百八十克、压缩干粮二百三十克、罐头一百五十克、干菜一百二十克。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再加上其他的副食配给。大约合七公斤左右。再加上所谓的应急口粮。大约在九公斤。”

“但考虑日军此次无法乘坐火车等其他工具。此次携带的干粮应该不会这么多。但至少也会在七公斤左右。日军士兵身材虽然矮小。但身体强壮。负重能力还是很强的。一般在负重二十公斤左右。并不影响其行军。”

“不过从宝清与密山交界处的地形来看。在还要携带自身武器装备的情况之下。日军又是长途奔袭。恐怕很难能按照规定携带九公斤的补给。当然如果他们携带大量可以在相对复杂地形下驮载大量补给物资的驮马的话。又另当别论。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

“不过按照我对日军的了解来看。就算是日军按照标准携带六天的补给。但以日军士兵的忍耐力来说。支撑十天左右应该不成问题。而且日军一贯有以战养战的习惯。再加上所谓的就地征收。应该还能支撑更多的时间。”

杨震一边听。一边手指不住的敲着地图。沉默良久后才道:“如果能够查清楚日军究竟携带了多少配给。我们就应该能摸清楚日军下一步的作战动向。原因很简单。向北进入我根据地内部。补给困难。日军携带的补给一定多一些。”

“日军不是傻子。他们能猜出我军在发现他们进入宝清后。绝对会进行坚壁清野。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而我们之前对宝清境内的居民北迁的动作也瞒不了他们。日军应该会明白如果他们一旦深入我军根据地内部。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补给的问题。”

“而向西进入勃利境内。由于背靠密山。随时可以得到后方的补给。日军不见得会携带太多的补给。毕竟是作战。弹药的携带量才是最重要的。只是这么才能查清楚日军究竟携带多少补给物资。倒是一个很伤脑筋的问题。”

该怎么才能查清楚十一师团究竟携带了多少补给物资。杨震琢磨了半天也没有想出什么办法。军区直属侦察营刚一从穆棱八面通机场执行完秘密任务回来。就被杨震又派出去执行一项也可谓是头等机密的任务。短时间根本就调不回来。

剩下挑选出来的新兵还在训练。离形成战斗力还远着。现在的水平也就比各部队的团属侦察连高点不多。根本就无法完成这种对敌纵深的侦察任务。最关键的是。这个十一师团的主力。离开密山后的具体去想现在还无法确定。

难道要派出飞机侦察。不行自己没有专业的侦察机。飞行员也还没有接受过专业的侦察训练。派出去这结果效果恐怕不是很好。最关键的是侦察机对于日军战术计划的侦察水平与能力。还无法与战场侦察相比。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

杨震的手中的红蓝铅笔不断地图上画着。从宝清与密山交界的完达山区到松江平原。每一处河流、山川都看的很仔细。挠力河、宝清河、蛤蟆通河、小索伦河、森径别河。尖山子、万金山、龙头、太平沟、三道河子、二道河子。每一处他都要权衡半天。尤其是与东部大片沼泽地相比的西部平原与山地。看的更加仔细。

最后他手中的红蓝铅笔停留在在夹信子一线的四十四联队的身上时。突然脑海中灵光一现。既然这个十一师团迟迟不现身。自己为什么要被动的去等待。而不想法子逼他们自己浮出水面。

想到这里。Www。。com杨震反复仔细的盘算一下。却总觉得出动地面部队去做这种试探。而打乱整体部署不合适。要知道。无论出动北线的一纵队还是南线的杜开山所部。都不太划算。反倒是很容易打草惊蛇。这个牛岛满实在太滑了。一旦被他察觉到自己的部署。这个家伙弄不好要调头溜回去。

在暂时还不想暴露自己的部署的考虑之下。杨震左思右想还是决定既然自己手头的航空兵在奇袭牡丹江浪头机场后。已经暴露。那么还是让航空兵去为自己解决这个难题。不过在出动航空兵之前。杨震还是要摸摸航空兵现在的底子的。

原因很简单。对付这种行军大队。杨震认为还是使用凝固汽油弹是最适合的。虽然因为汽油来源有限。而刚刚生产出来的凝固汽油弹的数量并不多。而且在针对穆棱八面通机场和牡丹江浪头机场的两次奇袭中已经用掉了大部分。

杨震的在规划作战计划的时候。虽然思维有些天马行空。好剑走偏锋。但一旦下定决心。在制定计划的时候却相当的讲究精益求精。历来都是要算了再算的。几乎每一个步骤都要反复的去考虑。

既然决定动用航空兵。那么至少要对自己底子有一个了解。也就是说自己现在有多少本钱可以用来使用。因为在杨震看来。要么不动。要动就要搅合他一个九天寒彻底。既然已经决定出动航空兵去碰碰这个四十四联队。那么就揍他一个底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