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章 请慎重考虑之 - 抗日之我为战神 - 风雪云中路
将留守穆棱的两个团南下图们展开。隋长青到沒有太多的意见。如果南下部队能够攻占老松岭一线。等于将整个防线向南推进了几十公里。虽然穆棱境内只留一个团。显得防御纵深太浅。但这一线都是高山密林的山林地带。留给日军反扑的道路有限。
整个作战的纵深虽然显得有些过浅。而且后续部队战斗力也有些差。但是这里的大部分地区为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以及普遍高度在七八百米的山地对于防守一方。却是相当的有利。这里的地形。就注定了日军的反击规模以及反击的路线会很有限。
但调密山留守的四个营直接南下老黑山以西展开。Www。。com隋长青却是多少不太同意。倒不是说他本位主义。实在是目前参战的两个团已经到了不补充不行的地步。虽然目前面对残存的日军來说。这两个团在兵力上很有可能依旧占据着优势。但这也只不过是理论上的可能而已。
而且毕竟是攻坚作战。在重炮群已经无法提供足够的火力支援情况下。面对日军完备的工事群。这攻击部队的伤亡绝对不会太轻。就算不给将这两个团全部撤换下來。但至少也要给他们补充部分的兵力。作为上级。总不能在并无必要的情况之下。把这两个团都打光吧。
而且最为关键的一点隋长青自己也不敢确定。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那就是以目前实有战斗力只有三个营的部队。需要面对东宁要塞群内剩余的兵力究竟有多少。是不是真的占据数量上的优势。因为隋长青心里一直怀疑。日军在东宁要塞群内的兵力远不是纸面上的一千五百人。
原因很简单。作为日军准备进攻的重点方向。东宁的日军密度几乎高居东北之冠。除了原來驻守在东宁的十二师团之外。关东军在东宁、穆棱地区还驻扎有第八师团、第十一师团。以及所谓的国境守备队以及大量的特务武装。
虽说第八师团主力已经在虎林境内被打垮。十一师团主力也在宝清境内全军覆灭。但是按照日军作战的习惯。每次作战投入的师团都不是全建制的。在投入作战之前。其师团建制内的每个大队至少都会留下一个中队留守。
也就是说不算十二师团沒有來得及撤离。被分割而滞留在要塞群内的部队。在东宁境内各个要点失守后。退至东宁要塞群内的日军仅仅第八师团的部队就至少有三个中队。如果再加上十一师团留守的数量差不多的部队。以及作为关东军军事重镇的东宁境内数量繁多的其他各种军警宪特部队。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在东宁要塞中的日军绝对比第一国境守备队纸面上的兵力只多不少。
另外在攻击鹿鸣台、绥芬河要塞的时候。由于受到靠近苏联边境地形的限制。无法采取部队在攻击时候习惯采取的多路迂回战术。使得进攻这两个要塞群时候。包围圈始终未能构筑完整。
虽说最终拿下了两个要塞群。给驻守要塞的日军重创。但是漏网之鱼还是不在少数。绝对称不上全歼。驻守鹿鸣台要塞、绥芬河要塞的日军第二、第十国境守备队。至少都跑了一到两个中队。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这样一來。东宁要塞群内的日军至少要多出至少七八个中队來。
而通过审讯抓获的在撤退时候的掉队被俘的日军十二师团战俘时。隋长青已经清楚的知道在此次作战十二师团。与原來驻守在东宁要塞群内的第一国境守备队。以及归第一国境守备队指挥的其他日军师团溃军。两者划分了防区。两者以绥芬河为界。要塞群的北部由第一国境守备队负责。南部由十二师团负责。
虽然通过审讯战俘得知驻守要塞群北部的日军第一国境守备队只有一千五百人的编制。但隋长青却从胜洪山、勋山、朝日山一线的战斗中。清楚的判断出与日军。仅仅在绥芬河北岸的各个要塞群的战斗中表现出來的兵力至少在三千人左右。
而现在因为无法下到日军工事内部。在之前的战斗中总共消灭了多少日军。根本就无法统计。而无法统计到底消灭了多少日军。也就无法彻底的摸清日军的兵力。一旦整个要塞中的日军实际兵力如自己想象的那么多。按照一般作战部署的惯例。眼下那么剩余的至少在一千人以上。
以三个营的久战之后的配备之师。面对上千有坚固工事可以用來固守的日军。加上配属的炮兵部队。也总共不到三千人的攻击部队可以说并不占据优势。日军的工事群。就算都是土木工事。但也大大的抵消了这个数量上的优势。
见到隋长青脸上的犹豫。知道他担心什么的杜开山挥了挥手道:“我们现在当面之敌只剩下朝日山、母鹿山和青石砬子一线。就算这些日军都龟缩到了一起。总兵力最多也不过六七百人。”
“虽说我们现在除了南下老黑山一线的独一旅三团之外。其余各团缺编严重。咱们第一批参战的原四分区三团干脆现在只能缩编成一个营。退出战斗撤至东宁、图们交界处一边休整、一边警戒图们日军。对于我们來说。兵力同样空虚到了极点。”
“但我们现在手头上还有四个营。近三千多的兵力。而且在日军丢掉了其北部的胜洪山、勋山两大要塞群之后。我们在炮兵火力上占据绝对的优势。就算是攻坚。但是对付龟缩在只有土木工事的青石砬子一线的六七百日军。虽不能说手拿把掐。但是吃掉他们还是沒有太大的问題。”
“与我们这里相比。王效明那里面临的压力要大的多。他南下突入珲春。虽然只是五家子一线的浅纵深。但是要面对驻守珲春的日军五十七师团。现在退入珲春、汪清境内的十二师团主力以及日军朝鲜军的三面围攻。日军朝鲜军下辖的十九师团就驻守在紧邻珲春的朝鲜咸镜北道。”
“王效明可以调动的兵力不过同样伤亡不轻的两个旅。以及兵力不足战前一半的装甲旅和骑兵旅。在面对日军绝对优势兵力的围攻。还要转移几万名劳工和与日军守备队作战。他的压力可想而知。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
“如今一纵和四纵都在滨江、龙江境内。刘长顺那里又是一个新兵集团。战斗力远未形成。一旦二纵在珲春境内被日军攻击。除了我们短时间之内连一个援军都沒有。与其到时候被动增援。还不如现在未雨绸缪。”
“反正早晚都要我们介入。还不如早点动手。派出一部分兵力协助二纵队作战。以免到时候我们被动。”
听到杜开山有些理想化的部署。隋长青苦笑的将自己心中的犹豫说了出來后道:“司令员。我知道我说的这些您也心中有数。您这么部署。是不是有些过于理想化和情绪话了。我并不是本位主义。但司令员以实际上不过三个营的兵力。去面对数量很有可能相差无几。而且还有坚固工事可以依托的日军。您认为我们有必胜的把握吗。”
“这些天的战斗已经表面。整个东宁要塞群。尤其是庙沟以北的要塞内日军数量绝对不是我们收集到的日军纸面上的兵力数量。其实际兵力至少要比我们预想的多处一到两倍以上。”
“如果我们的这两个团哪怕现在建制还完整的话。自然不用担心。我们两个团六千兵力。即便日军有坚固工事可以依托。但也绝对不会有什么大问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