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七章 棘手的战场 - 抗日之我为战神 - 风雪云中路
至于袁芷若的事情也并不复杂。日军驻哈尔滨宪兵队长却看上了老人的小女儿。也就是袁芷若。想尽办法软硬兼施。甚至可以说是不择手段。就是想要逼迫老人将这个小女儿给他做情妇。
杨震估计。那个中佐宪兵队长看中的不仅仅是袁芷若这个人。恐怕还想要通过这种手段。变相的一点点的将老人的家产霸占过去。要知道。老人的家产虽然转移到了关内相当一部分。但是留在东北的也足以让人眼红。这个老牌特务出身的家伙。早已经垂涎三尺。
在那个宪兵队长三天两头派人催促。并派出大批特务部署在自己家周围。并天天对家里的皮货行和旅店、饭店的生意进行骚扰。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使得这些生意几乎无法做下去的情况之下。为了保住生意老人被逼无奈。只能先违心的答应稳住这个家伙。
然后在想办法利用自己多年的老关系。想办法将这个自己最疼爱的小女儿先送到关内。再由在关内其他的子女送到香港后。转道美国。只是沒有想到。这个女儿在自己协助之下逃出家门后。却是黄鹤一去不复返。跑去参加了抗联。
那些钱都是老人事先放好的。袁芷若能在日伪特务的严密监控之下逃出家门。也是老人安排的。但因为这一切老人还沒有來得及与袁芷若说明。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这才引起袁芷若的误会。以为父亲为了钱。答应将自己送给日本人当情妇。
对于这样一个老人杨震很是尊重。也引起了他的极大兴趣。杨震心中一直有一个秘密的计划。却是因为始终无合适的执行人而一直在搁置着。在看完这个老人的资料后。杨震虽然还沒有下决心。但是却认为到目前为止。这个老人是最适合的人选。这样一个有强烈爱国心的老人。杨震相信他不会做出违背民族大义的事情來。
对于手头人员现状。杨震很清楚。能打仗的人。不多但是至少也不能算得上奇缺。搞政工的人才也是一样。不能说齐备但是也勉强够用。Www。。com甚至像王效明、陈翰章、王光宇都是军政双全的人才。
目前奇缺的是军工、地方工作以及有商业思维的人才。军工人才。可以通过动员关内的大学生。以及通过选拔留苏学生方式培养。地方工作的人才。中央已经开始从各个根据地调配。而最大的难題就是这个商业头脑的人选。
根据地随着战事的进展越來越大。目前军区控制的大城市也越來越多。目前的整个局面对于无论是东北局还是吉东军区來说。都是一个新的挑战。在这些商业气氛活跃。尤其是本就因为贸易开埠的哈尔滨这种纯粹的商业城市之中。绝对不能一刀切。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也就是说搞战时共产主义。也要分情况。
打仗需要资金。说白了就是需要钱。可钱从那里來。只能从税收上來。沒有了商业。也就意味着沒有了税收。要想活跃经济。至少目前还需要这些资本家。对于这些大城市的管理。是整个东北面对的一个新问題。
而且在东北局和军区资金紧张。有限的资金要用到军工产业以及重工业上的情况之下。一些涉及到民生的基础工业。在短时间之内根本就不可能建设。保留部分民间的民族资本。对于根据地來说是利大于弊。
一是可以利用资本的流通。Www。。com收取税金以弥补资金上的不足。二对于一些目前无力建设的民生基础工业。可以利用民族资本投资替代。三最重要的是可以安排一部分人就业。缓解根据地内非农人员就业的压力。
还有一点就是这次美国人运來的机器设备之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非军工产业设备。这些设备。以军区目前的人力和物力來说。根本就无法使用。将其出售给民族资本。可以回收部分资金不说。还可以加快根据地内工业化的进程。
早在占领哈尔滨与齐齐哈尔后。杨震主持的军区政治部、后勤部以及东北工委的联系会议上。就明明白白的提出。商业不能死。而且不仅不能死。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还要想尽一切办法将根据地内的商业行为活跃起來。战时共产主义。这沒有错。但是绝对不能搞一刀切。要对民族资本即保护。又要支持。
只要不违法。不通敌。那些民族资本要予以保护。同时要有效的利用根据地内。尤其是哈尔滨地区大量的商业人口。加快轻工业基地的建设。以争取对苏出口取得部分税收。缓解东北局资金紧张的现状。同时争取在三到四年的时间之内。培养出一批自己的红色资本家。
但这是对于根据地内的普遍情况來说。对于杨震心中的那个自从取得与关内联系后。便一直盘算的想法。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杨震却始终找不到即可靠。又有商业头脑善于经营的人。可靠的。在商业上达不到杨震的要求。达到杨震要求的。又不可靠。
商业人才这方面虽说可以自行培养。但是沒有一个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是培养不出來的。而且可靠性的方面。也是值得慎重考虑的问題。这种人才中央不是沒有。但是不多。而且多是在沦陷区工作。让中央忍痛割爱。杨震也实在有些勉为其难。
自己的那个计划极为绝密。沒有一个可靠的人选绝对不行。这也是杨震为何早就有打算。而一直迟迟沒有行动的原因。就是因为沒有合适执行人选。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在收复哈尔滨、齐齐哈尔后。再加上佳木斯三大城市。根据地内的商人数量并不少。但是可信任的沒有。
如果这个老人真的像是社会部转过來的资料上写的那样。对于自己來说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老而弥坚。人老成精。这句话用在这种一辈子打熬在商海中的人身上。绝无半点夸大之嫌。
有了这个在商海之中打拼了一辈子老人的经商头脑。再加上这个老人的抗日热情。杨震认为自己那个秘密事业交到他的手上。应该不算选错人。不过。这件事情还需要自己与这位老人面谈之后。才能下定最后决心。但现在。还不是时候。
在袁芷若走后。杨震将自己的那个计划暂时放到了脑后。目前对于他來说。工作的重心还是在东线进行的战事上。在眼下。战事还是要放在第一位的。尤其目前东线战斗。是作为整个会战的收尾战。此次作战能不能全始全终。杨震还是很重视的。
虽然一直沒有亲自指挥。但是杨震一直都在密切的关注着。因为他明白。自己交给王效明的任务。从表面看只是奔袭珲春五家子一线。解救出劳工后立即撤离。任务看似很简单。但实际上却是并不轻送。
珲春、汪清一线如今日军可谓是重兵云集。Www。。com除了原本驻扎在珲春、汪清一线的日军五十七师团之外。如今从东宁南撤的十二师团目前也驻扎在珲春、图们一线。而在其东面。与珲春一江之隔的朝鲜咸镜北道还驻扎有日军朝鲜军的第十九师团。
王效明南下的作战动作。面临日军三个师团围攻的可能性极大。而且在随后的战况之中。二纵所面临的局面也已经证明了这一点。王效明在指挥部队刚一突破五十七师团在汪清、珲春一线的防御。原本在后方休整的十二师团立即全力北上配合五十七师团对二纵发起围攻。
按照王效明拟定的作战计划。二纵并未采取一线平推的战术。而且采取兵分两路。明攻汪清。实指珲春的战术。在增援部队抵达后。王效明将整个战场划分为两大块。由自己和纵队政委陈翰章分别指挥。
由王效明亲自指挥四个团的兵力在装甲旅的配合之下。沿着东宁至汪清、珲春公路直插汪清境内。摆出一副将珲春、汪清两地分割开來。攻占汪清县城以及图们一线。切断关东军与朝鲜军之间联系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