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四章 撤离 - 抗日之我为战神 - 风雪云中路
杜剑秋与项永章两个人闻言。却是轻轻的摇了摇头道:“政委。在参谋长找我们谈话让我们留下坚持的时候。我们就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当年那么艰苦的三年游击战争都挺过來了。如今的形势不是比那个时候好的多了。请政委放心。我们一定会坚持下去。”
听到两个人的保证。杨震依旧沒有答话而是站起身來。走向窗子前一把推开窗子看着外边的群山。良久才道:“主力撤走后。三战区势必会对皖南进行彻底的清剿。此地虽有一定的群众基础。但是回旋余地过小。却始终是一个致命的弱点。”
“主力走后。形势会持续的恶化。今后凡事。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都只能靠你们自己。如果形势持续恶化。实在不可为。必要的时候以保存有生实力为要。你们可以撤往苏南。与三支队汇合。从这里向东。虽然水网纵横限制了大部队的活动。但是小部队通过还是沒有任何问題的。夜长、天凉。多加小心。”
对于杨震的安排。杜剑秋和项永章两个人站起身來。走到杨震的身后。良久项永章才道:“政委。您的安排我们明白了。我们会加小心的。将红旗打到底。路上狼多。您和军长一路上也要多加小心。”
杨震转过身來。几步走到地图之前。拿起指挥棒对着地图道:“今晚二十三时。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你们指挥留守部队五个连先行接替军部特务团的防线。进驻云岭以西石埠桥至星岭山一线掩护全军撤离。”
“军部撤离后。三战区部署在云岭西的新七师势必会逐次推进。抢占云岭一线。如果三战区部队向云岭推进。你们不要与三战区正面接触。更不要直接与他们发生冲突。待军部渡过青戈江后。你们立即从其新七师与一四四师的结合部跳到外线。”
“在跳到外线后。你们向西青阳境内九华山脉秘密运动。在九华山一线秘密先行坚壁起來。无论军部这边发生什么事情。你们都不要管。你们的任务。就是先养精蓄锐。然后就地坚持。”
“浙赣线以东的日军仍然成攻势。第三战区不可能将所有的精锐长时间都放在皖南。除非他们不要浙西和赣东北了。一旦丢了赣东北。赣南也就危险了。所以最多两个月。三战区部署在皖南的部队就会撤离。”
“眼下部署在我们周边的三战区部队大多都是中央军精锐。皖南距离日军前锋的距离很近。按照国军的传统部署。他们是不会将中央军放在一线。我想很可能会在皖南部署的是杂牌军。甚至川军的可能性极大。”
“如果这里中央军撤离。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改为进驻川军。对于你们來说就是重返皖南的时候。但你们要将主要的精力放在苏皖边地区。而不是与川军直接对峙。与杂牌军还是要尽可能的交朋友。尤其是川军这样饱受排挤的杂牌部队。”
“至于怎么从三战区部队眼皮子底下跳到外线。我想以你们多年的游击战争经验。办法是有的是的。否则你们也不会在中央军、粤军甚至杂牌军以及为数众多的保安团围剿之下。整整在深山老林里面坚持三年。我相信你们会有效的运用以往的斗争经验。最终坚持下來的。”
送走两个将要留下來坚持斗争的。看着两个人远去的背影。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杨震却是轻轻的摇了摇头。这一别。自己也不知道还能不能见到这两个人还有他们带领的留守部队。但无论是牵制第三战区追击的兵力。还是与苏南部队相互策应。皖南留下部队坚持是必须的。
只是杨震的唏嘘并沒有维持多久。便被转移之前繁重的工作给打断。晚二十三时。杜剑秋与项永章准时指挥从各个团抽调出來的五个连。接替担任军部以西防御的军部特务团。同时北撤各部也已经完成集结。作为军部前卫的五团已经进抵舒溪边上的章家渡。左路的作为全军前锋新一团也已经渡过舒溪。进至路余家一线。
晚二十四时整。Www。。com杨震与叶希夷军长率领军部以及直属队在军教导总队的掩护之下。准时自云岭出发。在他们的后面。作为全军总后卫的特务团则继续在留守部队的配合之下。继续与云岭以北的新七师一个团对峙。
待军部渡过舒溪之后。特务团则立即按照军部计划。将所有的阵地交由留守部队。自己跟随军部南下。全军按照既定计划。有序不紊的逐次收缩阵地。交替掩护撤离了整整战斗了三年的云岭地区。
此次北撤虽然未经任何的宣传。甚至进行了严格的保密。但上万人的部队撤离。不可能一点动静都沒有。当地老百姓尽管沒有得到任何的风声。Www。。com但是上万大军撤退的准备工作。依旧让这里的老百姓察觉了什么。
新四军军部在云岭整整驻扎了三年。与这里的百姓结下了身后的感情。虽然地方干部已经尽数随军。留下坚持的人员在军部行动之前。已经先行分散隐蔽。沒有任何人去动员。但云岭周边的百姓依旧赶到了军部的出发地。为即将北撤的子弟兵送行。
看着路两边不请自來。带着自家产的鸡蛋以及各种各样的本地特产。忍着泪水拼命往指战员军装口袋里面塞的百姓。站在路边看着一队队按照计划撤离部队的杨震。转过目光几乎不忍再看。
他一直以为这种情景只是出现在后世的电视剧之中。Www。。com却沒有想到真实的情况会如此的真实。直到连担任后卫的特务团也已经全部离开云岭。站在云岭外一个山头上杨震还能看到云岭外那些打着火把向这边张望的老百姓。
站在山坡上。杨震与军部几个主要首长看了一会山脚下是正在行色匆匆的部队。又转过头看向云岭方向那些依旧在依依不舍的老百姓。放下手中的望远镜杨震对身边的军政治部主任道:“鱼水之情难忘啊。”
凝视云岭方向良久。杨震咬咬牙才最终下山。临上马之前。杨震对身边的通讯参谋道:“命令部队加快行军速度。明天上午务必抵达茂林地区。Www。。com电告前卫部队。做好战斗准备。如遭遇敌情。一切以军长之部署为准。”
“我这里留下两个作战参谋。其余参谋处的人员全部去军长那里辅助军长工作。再次通告全军。在此次北撤行动之中如有人不服从军长命令。将以党纪、军法严惩不贷。我杨震杀起战场不服从命令的人。是绝对不手软。”
不仅通讯参谋被杨震语气中的冰冷吓了一跳。站在杨震身后的政治部主任以及东南分局副书记也同样被他这个杀气凛凛的语气吓了一跳。但是看到面沉似水的杨震。两个人张了张嘴却是什么都沒有说。
作为皖南部队最高政治首长之二的两个人。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都在杨震抵达前后分别接到过中央的电报。中央在电报上的语气之严厉。对于两人來说都还是第一次见到。中央再三要求。杨震全权负责皖南部队党政军所有事宜。皖南部队所有军政首长。必须要严格服从杨震命令。
为了尽快稳定皖南部队大战之前换将引起的混乱。中央在电报上明确告诉皖南部队各位军政首长。对于皖南部队。支队一级的干部杨震有直接撤职的权利。而对于军部副参谋长、政治部主任一级干部。如有不服从指挥者。可以先行停止其工作。上报中央之后。可以随时就地免职。
为了挽救皖南部队。中央甚至授予了眼前这个年轻干部先斩后奏的权利。而这个权利自当年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之后。无论哪一个战略区的主官都是不曾拥有过的。为了避免再次出现当年一四方面军会师时候。拥兵自重、逼迫中央一类的事情发生。在深入敌后后。中央对各大战略区高级干部的任命控制极严。
像此次甚至连军副参谋长一级干部。有不服从命令的情况发生。都可以就地免职的情况。自七七事变全面抗战以來。无论在十八集团军还是新四军之中都是第一次。中央电报中的严厉语气。让几个高级干部只能选择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