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五章 要学习的东西太多 - 抗日之我为战神 - 风雪云中路

第六百五十五章 要学习的东西太多 - 抗日之我为战神 - 风雪云中路

  杨震指了指地图道:“泾县之敌虽有三个师之众。但部署凌乱。根本就沒有形成一条整体的防线。新七师在我们的老军部云岭。一四四师主力则目前应该丕岭一线。至于一零八师。还在泾县西部。”

  “这三个师配置分散。甚至连一个统一的指挥都沒有。从之前的战事來看。除了一四四师因为师长被扣。比较积极之外。其余的两个师行动并不积极。说实在的我们在丕岭一线的时候。如果当时新七师行动积极的话从云岭插过來。在拿下星潭之前。我们会更加被动。”

  杨震的话。让所有的人都陷入了深思。良久。冯达飞才道:“政委。我看这件事情还需要在慎重的考虑一下。之前我们和这几个杂牌师关系的确处理的不错。尤其是一四四师和一零八师。我们之前的关系可以说相当的不错。”

  “但眼下时过境迁。他们会不会落井下石谁也不知道。这些杂牌部队就算再不被信任。被分割使用。但不管怎么说。他们还要领重庆的军饷。接受三战区的指挥。一旦被切断了军饷來源。已经沒有了地盘的他们。很难再生存下去。”

  说到这里。冯达飞犹豫的看了杨震一眼后。又道:“政委。而且我们现在是今非昔比。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大部队已经离开。剩下我们这点兵力。他们还会不会向以前那样。谁都不敢保证。政委。还是小心为上。”

  对于冯达飞的担忧。杨震笑了笑道:“老冯。你沒有明白我的意思。我杨震再无能。也沒有混到去与自己的对手攀关系、拉交情。不管我们之前的关系怎么样。但是现在我们都是对手。我不会。也不可能去自找沒趣。”

  “我的意思是我们现在的确兵力不多。弹药也奇缺。但少归少。却是有一个优点那就是短小精悍。我们完全可以利用泾县这几个师部署上的漏洞。找一个缝隙钻出去。只要我们不主动暴露。我想那几个师是不会主动來寻找我们求战的。Www。。com”

  “我决定。暂时撤销老三团、特务团以及教导总队的编制。将目前手中的八个连的战斗部队混编成一个团。由冯达飞同志任团长。特务团政委张闯初同志任政委。原老三团的团长、政委分别任参谋长和政治部主任。”

  “部队编成两个营和一个直属连。至于营连长的人选。由你们自行商议决定。部队现在立即开始整编。晚七时准时出发。告诉部队一定要吃饱。把手头剩余的干粮都吃了。一定要争取午夜之前跳出合围圈。”

  “现在我宣布一下行动纪律。你们回去一定要和部队再三强调。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一。行军时候。休息、行军都要坚决服从命令。二。行军的时候不准吸烟、不准随意打手电。更不准大声的喧哗。三。行动的时候。如果与敌人遭遇。就要坚决果敢的打出去。还有各级政工人员。要做好收容工作。尽量不要出现掉队的情况。”

  说到这里。杨震转身对身后的李明博道:“你去教教他们怎么用指北针。还有夜间行军时候辨别方向的方法。也交给他们一些。夜间行动。指北针很重要。你们当团长、政委的。居然连指北针都不会用。怎么指挥作战。”

  “我们中间大部分的干部是沒有上过黄埔。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也沒有上过任何的军校。大部分都是在战场上拼杀出來的。从死人堆里面一步步的走出來的。实战经验丰富。可以说都是战争大学毕业的。但并不是这样。我们就不需要学习了。”

  “我们的很多干部、战士对于一些新战术、新装备的接受程度很差。机枪连长指挥机枪作战。但他的作战方式就是几挺机枪往哪儿一摆就算完事了。哪里是火力打击的重点。机枪掩体该怎么修建。一窍不通。”

  “作战的时候。一窝蜂的往上冲。兵力分配的时候哪里是重点配置、火力部署重点应该放在哪里。都不管。对于一些新装备的运用。Www。。com也不接受。地图不会看、指北针不会使用。打仗对地形的判断全凭感觉和经验。”

  “我知道我们的团一级干部很多都是经历过三年游击战争考验。在远离主力沒有粮食、弹药情况之下。孤军奋战整整三年。在这三年的游击战中。每天都在为了生产而战斗。沒有多少时间。更沒有精力去学习文化和军事课程。”

  “但同志们。这不行啊。不会不要紧。我们得学习。我们不能处处以自己大老粗、沒文化自豪。这不行啊。同志们。只有不断的学习。我们才能掌握更多的打胜仗的知识。今天。不现在。我们就从指北针的使用开始学习。Www。。com”

  “等到了江北。我会制定出一套系统的学习方法。建议军里面。对团以上干部进行轮训。再出现这种发下了指北针不会用。打仗只凭感觉走。身为团营长连最基本的图上作业都不会的现象绝对不行。只要我在政委的位置上哪怕就是一天。也不允许这种现象的出现。”

  “我们作为各级指挥员。手上掌握着战士们的生命。缺枪少弹这不可怕。我们可以自己想办法从敌人手中去夺。但是脑袋里面如果也缺少一些我们作为指挥员应该必须掌握的东西。那么就要用我们的战士生命去挽回。”

  “尽管现在学习这些。可能在你们的眼里面只不过是临阵磨枪。但我认为磨总比不磨要强。你们这些做指挥员。尤其是军事指挥员的人多学一点知识。我们在战场之上可以少付出很多本來可以避免的代价。”

  杨震这么一说。几个干部多少都有种不好意思的感觉。看着几个人多少有些面红耳赤。杨震也只能苦笑着摇了摇头。他也感觉自己的话有些重了。这里不是自己的老部队。团长近百人。又都是自己一手带出來的老兵。别说骂上几句。就是给他们几脚。那些干部屁也都不敢放一个。

  可新四军的规模远远无法跟自己的老部队相比。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团一级的干部加起來根本沒有本法和自己部队相比。作战部队的团一级干部更少。这些人又都是老革命。资历都很深。尤其是参加过长征的那些干部。很多在红军的时候就是团级。甚至是师级干部。资历都远在自己之上。自己今天的话。的确说的有些重。

  但有些话。说轻了根本就不起作用。就算他们的资格再老。年纪再大。有些话该说还得说。不说。损失的是部队。是战士们的鲜血和生命。作为指挥员。一个细节考虑不到。要用多少人的白骨、多少孤儿寡母的眼泪去弥补。

  到皖南來之后。Www。。com杨震就感觉出來经历过长征的干部。在军事素养上要好于打了三年游击战的干部。原因很简单。在长征的时候。中央也沒有放弃过办军事干部学校。一方面军的干部团。汇合之后的红军大学。都是专门为了培养干部而组建的。

  虽说在流动作战之中。教学质量有多高。这很难说的清楚。因为这些培养干部的军政学校。很多的时候本身就要参战。甚至要付出很大的牺牲。而且整日行军、作战。也很难静下心來学习。但有了这些经验。毕竟要比沒有强。只是他们学的这些。与自己要求的太远而已。

  杨震知道这些干部。都是久经考验、意志坚定。一步一个脚印从战场上尸山血海冲杀出來的人。他们在战场之上。面对任何敌人都不会皱一下眉头。更不会有任何的退却和胆怯。这些经历过十年内战而幸存下來的人。更是这支军队中佼佼者。

  但由于出身的影响。文化水平和军事技能差的太多。在战场之上。身为指挥员不是一个单凭勇敢二字。就能取得胜利的。中央虽然组建了抗大。专门用來培养军政干部。但受制于各个根据地被分割的现状。以及部队不断的扩大和发展。以及不断战斗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