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九章 曾经熟悉的身形 - 抗日之我为战神 - 风雪云中路
虽说那位皮尔逊少校。利用手中的职权。将大部分的轻武器订单。交给了与自己有联系的公司。但为了保证交货的进度。更是为了利益均沾。在其他生产厂家的抗议之下。也美国陆军部秘密协调之下。也拿出了二十万支配额。交给了其他生产厂家。
为了尽快在杨震要求的时间之内交货。更是为了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扩张产能。甚至专门为美国陆军生产轻武器的春田兵工厂也在一个月之内。为杨震生产了五万支步枪和五千万发弹药。
实际上美国人在这件事情上可谓是一举三得。即扩充了杨震所部的实力。让他们有更多的资本。可以更多的给日本人造成麻烦。Www。。com又变相的绕过国会。为几个主要的轻武器生产厂家提供了改进设备的资金。
最关键的是通过这六十万支的订单。在投入战争之前检验了自己轻武器的生产能力。为今后大规模的扩军做好了准备。对于美国人这种慷他人之慨。利用给其他国家的生产武器的机会。利用其他国家资金扩充自己生产能力。以便在有必要的时候可以快速的扩大产能的做派。杨震心中当然是一清二楚。
不过对于这种两利的事情。他即沒有能力。也更沒有理由去反对。毕竟美国人从现在。到今后的几年之中都是自己的盟友不是吗。在今后几年的战争中。有了这样一个奶水充足的奶妈。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自然是一件好事。
至于美国人通过生产这种武器。从而掌握这种武器性能的事情。杨震更不在乎。以美国人在轻武器上的保守观念。以及同样优秀的M一加兰德半自动步枪已经开始量产。他们不会看得上这种使用中间型枪弹的步枪。
而且在全世界都在使用全装药子弹步枪的情况之下。这种有效射程只有全装药步枪弹一半的中间型枪弹。美国人是不会同意仿造自己这种步枪的。尤其是这种枪弹和枪械。还是中国人设计的。
杨震可是记得在后世。在德国人在二战中投入大批量生产使用世界上第一种中间型枪弹的STG四四自动步枪表现优异。Www。。com战后苏联人使用中间型枪弹的AK四十七步枪已经大批量生产的情况之下。美国人却还在固执的使用全装药的M十四自动步枪。
至于其他的方面。正像他说的那样。在战场上最沒有保密价值的武器就是轻武器。动辄产量几百万支。几乎是人手一支的轻武器。在战场上很难做到保密。更谈不上不被敌人缴获。美国人先知道了。总比日本人先知道要好的多。
在感叹了一番美国人的生产能力和工艺之后。杨震先拿起那支自己兵工厂生产的小批量试制品。快速打了一个弹匣出去。又拿起美国制造的。同样打了一个弹匣出去。在轮番完成试射之后。杨震仔细品位了一下两者之间的性能后。转过头对熊大缜道:“你们做的还不错。”
“外观上虽然比不上美国造。但具体性能上。倒是相差无几。虽说精度与美国造相比。略微逊色了一些。但这中间的差别却不显著。加工工艺上的差别。必然会造成精度的上不同。以我们的老底子。能做到这个程度已经是不错了。”
说罢。杨震又拿起两支步枪分别换上新的弹匣。又各自打了两个弹匣后。仔细看了看准星。发现两支枪的准星。在连续射击之下。沒有发生任何的改变。Www。。com不用重新校正。枪身同样也沒有任何走形的情况出现。
看到准星和枪身沒有发生任何的改变。杨震这才彻底的松了一口气。看來。自己后世见到的那些问題多多的六三式步枪。果然是擅自改变生产工艺和原始图纸造成的。原始设计。并沒有什么毛病。
在连续的打完了两弹匣后。杨震才满意的拍了拍手中步枪。转身对身边的王光宇和熊大缜以及张镇华道:“你们知道我为什么在量产的步枪上取消了连发射击。而改为只能使用三点式的射击方式吗。”
对于杨震的问題。作为步枪的主要试制者熊大缜也是百思不得其解的有些挠头。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他也搞不明白一号为什么要做这种改变。明明这种步枪可以连续射击。而且其精度在连续射击的情况之下。因为使用短步枪弹。而且枪管也足够长。发射药可以完全燃烧。连发的时候。使得精度虽然略有下降。但也沒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除了射程稍短之外。这种步枪连发的时候。不亚于一挺轻机枪。二十发的弹匣容量。也和关内部队使用的捷克式轻机枪相当。在熊大缜看來。两支这种步枪在近距离之内。连发的状态之下。甚至可以有效的压制一挺日军普遍装备的九二式重机枪。
但一号却偏偏在量产型上取消了连射功能。第一时间更新 www..com只保留了三发点射功能。这实在让熊大缜有些搞不懂。他只听说过想尽一切办法改进武器性能。增加射速的。有意压制一种武器性能的。却还是第一次听到。
这种步枪刚一生产出來。作为生产者的熊大缜就彻底的喜爱上这种既有冲锋枪和轻机枪的射速。又有接近步枪的射程。其精度更不亚于手动步枪的武器。在他看來。射程稍近一些之外。这就是一支取消了两脚架的轻机枪。
而且后坐力却不是现在普遍使用的轻机枪可以相比的。最关键的是这种步枪的生产成本。却并未比手动步枪贵。虽说整体锻件机匣。与专门给军区直属侦察营生产的那种短自动步枪使用的冲铆组合机匣相比。Www。。com加工工艺略显得复杂。而且在原材料的使用上也显得多一些。
但整体的生产成本并不高。其使用的三棱刺刀。造价和加工也比一般步枪使用的剑型刺刀便宜。按照熊大缜的估算。在拥有极高机械加工能力的美国。生产这种性能优异的所谓一号口中的自动步枪。每支的成本不会超过手动步枪。
不过熊大缜搞不明白。但不代表着边上的王光宇和张镇华这两位参军多年。久经沙场老将不清楚。对于杨震的问題。王光宇想也沒有想的直接回答道:“一号。一种轻武器射速快。也代表着弹药的消耗快。Www。。com”
“在战场上。什么情况都能遇到。谁也不能保证补充弹药能够按时送达。如果战士们习惯了打连发。那么自身携带的弹药无法维持太长的时间。一旦手头弹药因为武器的射速过快。在补给上來之前消耗光自身携带的弹药。那么对于战局的影响将会极大。”
“而且长时间的连发射击。势必会造成枪械的损耗过大。同时。枪管也容易发红、走形。与其让战士们白白的消耗弹药。还不如直接取消了连发的设置。三发点射。在战场上也足够了。至于更多的火力压制任务。完全可以交给机枪。”
对于王光宇的回答。杨震点了点头道:“到底是老同志。更多更快章节请到www..com。想的多。你说的沒有错。我就是考虑到这个因素。才决定取消连发功能。统一改为三发点射。就是尽可能的想要在保证火力密度的情况之下。让战士们可以依靠自身携带的弹药。坚持更长的时间。”
“我们为这种步枪设计的携行弹药装具上是六个备用弹匣。再加上枪身上自带的一个。也就是说一个战士自身携带的弹药量为一百四十发。而一百四十发这个基数对于单发步枪來说。可以维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但是对于一种速射武器來说。几个连发就打光了。”
“尤其是沒有上过战场的新兵。遇到情况很有可能会扣着扳机不放。如果使用连发。二十发子弹的一个弹匣。一两分钟之内就会全部打光。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即便是配备了七个弹匣。维持的时间也不会太长。而在战场之上。这种情况根本就无法避免。”
“而且对于一支手动步枪來说。必要的精度还是要保证的。三发点射。既可以有效的保证射击精度。又可以维持必要的火力强度。已经是足够了。要是步枪也都和机枪一样。那我们还装备机枪做什么。”
说到这里。杨震将手中的步枪放下后。对张镇华和熊大缜道:“你们从美国运來的步枪中。仔细的挑选和比对一下。挑选出最好的一万支。配上美国运來的步枪瞄准镜。单独入库。我要有其他的用处。”